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工作壓力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之研究(2012) 彭椿榮; Chun-Jung, Peng工作壓力在過去一直是國內外學者所關注的議題,因為工作壓力對身心健康將造成影響,也都認為壓力與健康確實有某種程度的關聯性存在,而台灣各家電視台駐地記者在面對趕稿壓力及人力不足的狀況下,身心都承受著莫大的壓力。關於舒解壓力的方法,Iwasaki 與 Mannell (2000) 提出休閒調適的概念,其功能為居中調節負面壓力並產生正向的調適結果,來維持身心健康。進行休閒活動後其個人主觀效應的評估,需要進行進一步的分析與探討,另外個人背景因素與休閒調適與休閒效益間亦具有相互間的影響力。國內有關媒體記者工作壓力之研究相當多,但是對於電視台駐地記者的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卻是不多。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不同人口統計變項之電視台駐地記者在休閒參與、休閒調適的差異性以及工作壓力、休閒調適及休閒效益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國內十五家知名電視台為研究對象,共發放220份問卷,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48份,分析方法使用SPSS統計軟體進行統計分析,並配合研究問題進行檢驗分析。研究結果如下: 一、「性別」在休閒效益上呈現顯著性的差異,其與休閒效益的三個構面生理、心理與社交效益間則呈現顯著性差異。 二、女性駐地記者在休閒效益的獲得上高於男性駐地記者。 三、「工作類別」在休閒調適上呈現顯著的差異,特別是在休閒調適的提升情緒上則呈現顯著性差異。 四、休閒調適的三個面向與心理效益具有顯著的正相關。 五、工作壓力與社交效益具有顯著的負相關。 六、友伴休閒與提升正面情緒對生理效益有顯著的預測能力,即提升正面情緒越多與友伴休閒越多,生理上的效益越好。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對於新聞台經營管理的建議如下:一、提供多元休閒管道舒緩工作壓力。二、建立休閒資訊平台提供交流。另外對電視台駐地記者的建議為:一、多透過運動舒緩工作壓力。二、增加戶外活動頻率。Item 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2008) 黃振紅; Chen-hung Huang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及生活品質之現況,其次,比較不同背景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及休閒調適之差異,最後則探討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研究對象為臺灣地區公、私立大學及科技大學體育室之326 位專任體育教師,並以「大學體育教師工作感受、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所得資料,以平均數、標準差、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SEM)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大學體育教師之整體工作倦怠感受呈中度偏低程度,各構面以低個人成就之倦怠感最高,休閒調適整體知覺呈中高程度,各構面以舒緩身心最高,生活品質整體具中上滿意程度,各範疇以生理健康最高。 二、大學體育教師不同之職稱、任教學校類型在工作倦怠的感受有顯著差異;不同職稱變項在休閒調適有顯著差異存在。其中助理教授在「情緒耗竭」的倦怠感受顯著高於教授及講師;私立科技大學體育教師在「情緒耗竭」的倦怠感受顯著高於私立大學體育教師;另不同任教學校類型變項在「去人性化」及「低個人成就」兩構面上均達顯著差異,但組間差異不明顯。教授在「提昇正面情緒」上顯著高於助理教授;另不同職稱變項在「友伴式休閒」上也達顯著差異,但組間差異不明顯。 三、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之間具有線性結構關係,工作倦怠對生活品質有直接影響效果,但透過休閒調適中的緩衝模式,會發揮緩衝的功能,調節負向工作壓力,降低工作倦怠的發生,間接維繫生、心理健康,進而提昇生活品質。 四、大學體育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模式符合各項適配度指標,其中以工作倦怠最能影響生活品質滿意程度。 基於以上發現,建議大學體育教師能持續以身作則多參與休閒活動,並迎領其他領域教師共同參與,形塑體育運動之正面形象,活絡校園組織氛圍。而針對未來研究,可將此模式擴大至其他領域之教師,建立大學各領域教師工作倦怠、休閒調適與生活品質模式。Item 自閉症兒童家庭休閒模式之研究(2014) 鄧宏如; Deng, Horng-Ju本研究根據壓力因應理論、休閒調適策略、家庭功能理論和家庭休閒理論,提出自閉症兒童家庭休閒模型,藉以探討自閉症家庭的家庭休閒模式及相關因素之影響。本研究採立意抽樣,以12歲以下自閉症兒童家長為研究對象,共發出300份問卷,有效回收204份,回收率為68%。實證結果發現:1. 女性在認知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和休閒緩和策略顯著高於男性;2. 大學教育程度在認知積極的壓力因應方式、休閒調適策略,顯著高於高中教育程度;研究所教育程度在家庭凝聚力顯著高於高中和專科教育程度;研究所教育程度在核心式家庭休閒顯著高於高中和專科教育程度,大學顯著高於高中;3.家庭月總收入10萬以上者在家庭凝聚力及家庭休閒均顯著高於月總收入5萬以下者;4.高社經地位在理性邏輯的壓力因應方式顯著高於中社經地位;5.本研究支持修正後的自閉症兒童家長休閒模式:壓力因應方式對家庭功能具直接影響效果;家庭功能對家庭休閒方式具直接影響效果;休閒調適策略對家庭休閒方式具直接影響效果。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建議作為未來研究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