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環境知覺和自我效能因素與青少年身體活動之關係—社會生態學觀點之應用
    (2010) 馮木蘭; Mu-lan Feng
    本研究以社會生態學觀點為理論基礎,旨在探討環境因素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的預測,以及個人因素在環境與個體身體活動行為之間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以臺北縣公、私立高中職全體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有效問卷共1114份。所得資料以皮爾遜積差相關、t考驗、階層迴歸分析、及徑路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環境因素變項和自我效能變項均與身體活動行為有顯著的相關性;(二)在社會環境變項、物理環境變項及個人因素變項,均發現有性別差異存在;(三)環境因素經性別和自我效能變項調整後,社會支持、規範、和學校環境資源重要性對身體活動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四)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對身體活動行為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變項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直接和間接影響有性別差異存在;(五)自我效能在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行為之間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本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有重要的影響。
  • Item
    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之探討
    (2009) 洪誌忱; Heng, Chih-Chen
    跨理論模式應用於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之探討 摘要 目的:瞭解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行為的現況,並探討其個人背景、社會心理變項與運動行為階段的差異。方法:採自編結構式問卷進行調查,研究對象以台南市公立國民中學學生為母群,以簡單分層抽樣,針對各區高身體質量指數(BMI≧22.2)學生發出問卷921份,有效問卷750份作為研究樣本,有效回收率86.4%。統計資料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卡方檢定進行分析。結果:一、研究對象的運動階段以維持期最多(27.5%),其次分別為準備期(26.8%)、意圖期(17.1%)、行動期(14.8%)、無意圖期(9.9%)。二、不同運動行為階段的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個人背景因素(區域、年級 ,性別、自覺健康狀況、體位、自認體適能測驗最不理想、運動時間)上有顯著差異(p<.05),在年齡無顯著差異。三、不同運動行為階段的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運動自我效能、運動改變方法、社會支持上有顯著差異(p<.05),在身體型態上無顯著差異。四、不同性別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在運動行為階段、社會心理變項、身體型態上有顯著差異(p<.05)。結論:台南市之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的維持期比率最高,顯示有規律運動者,為有效控制體重,需進一步注重營養教育的實施;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的社會支持為首要改善的部分,其他社會心理變項中影響運動行為的關鍵因素包括生理意像的知覺運動利益、天氣及時間有關的知覺運動障礙 、自我效能中的運動自我承諾及身體型態的自我評價。建議:高身體質量指數青少年運動時,宜避免高溫的運動環境,降低其運動障礙,並針對不同運動行為階段、採取不同之策略,無意圖期以認知教育為主,配合訂定運動契約與使用運動媒體可進一步提昇其運動意圖;已有規律運動者則急需要營養教育的導正。不同性別策略上男性青少年應提昇運動技能,女性青少年則需強調以團體性運動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