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臺灣餐飲管理系大專生對失智症的知識與態度之探究
    (2021) 邱綉珍; Chiu, Hsiu-Chen
    人口老化這問題早已成為全球經濟高度發展之國家的重要議題,不僅如此,近年來隨著高齡人口越來越多、失智症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多數的失智症患者選擇居住於社區中,接觸者除了社區中的街訪鄰居,餐飲從業人員往往也是容易於第一線接觸到患者的族群。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餐飲管理系大專生對失智症的知識與態度之現況、不同性別、接觸經驗、照護經驗對於失智症的知識與態度之差異性,以及經由公播版失智症知識線上影片介入後,對於餐飲管理系大專生們的影響。本研究採前實驗研究之單組前後測設計,研究對象為現正就讀於中部某科技大學之餐飲管理學系學生,使用完成翻譯的失智症知識 (DKAS) 與態度 (Allophilia) 量表作為評估工具,並使用財團法人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自製之「阿嬤妮 (Amani)」系列失智症知識影片作為介入,實得有效樣本數為124份。根據SPSS 23.0統計結果,受試者的失智症知識現況較為不足、態度現況為中等偏正向,不同性別、接觸經驗與照護經驗分別對於的失智症知識與態度並無明顯差異,但女大生所具備的失智症知識與態度高於男大生、有接觸失智症患者經驗之大專生在整體失智症知識與態度的部分高於無接觸經驗之大專生、有照護失智症患者經驗之大專生在整體失智症知識與態度的部分高於無照護經驗之大專生。而影片介入後僅有部分提升了大專生對於失智症的知識與態度。因此,線上公播版失智症知識影片介入對於提升受試者的失智症知識與態度可能有潛在的助益,建議未來可針對大專生發展失智症相關知識線上課程,有益於失智症知識的提升與正向態度的建立。
  • Item
    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
    (2002) 張威克; Chang, Wei Ko
    本研究以傅柯的系譜學為方法,從歷史進程探索我國學校體育演進所涉及身體、知識的形成與變遷,分析造成變化的權力因素,並嘗試研製我國學校體育身體、知識變化的權力圖譜。經分析探討後,本研究歸納出下列結論: 從身體系譜來看,我國學校體育可以體操期、體育前期、體育工具期與多元自主期等四時期概括。源於軍伍的體操血統,使體操期呈現以「操」為主的公共財身體觀;體育前期,西方思潮輸入自主意識萌芽,出現「育」的身體觀;工具期,在國族生存受威脅時出現,並發展出以「爭」為核心的工具身體觀;多元自主期因社會民主富裕而出現,學校體育逐漸重視對真、善、美的追求,顯現尊重多元價值的身體觀。 從知識演進的系譜看,我國學校體育約呈四期:前學科期、科學前期、實證科學期與整合分裂期。前學科期,「體操」所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尚不明顯,經驗傳承居主要知識來源。科學前期,知識科學化與經驗系統化,兩者並行不悖,但學門分化儼然成形。實證科學期,是在體育研究所出現後正式到來,學校體育逐漸向量化觀念傾斜。整合分裂期,量化與質化研究開啟對話,並促成跨學門整合研究;但體育相關院、所、系的陸續出現,也意味從分化走上分裂,知識的分化雖能滿足知識慾望,卻亦可能危及體育在校園的生存。 在探索造成學校體育變遷的動因後,發現其中至少包括:l.父權與民權、2.國族與個人、3.經驗與科學、4.知與行、5.質與量、6.去與留等六種相抗相生的力量糾結。這些力量的消長,既影響身體亦牽動知識的變化,形成一張身體╱知識╱權力的網絡;但察考權力生成過程,發現「秩序化」與「去病夫化」在集體意識╱潛意識中醱酵,成為主導學校體育演進的核心權力。
  • Item
    誰的運動?析論日治時期臺灣的運動雜誌
    (國立臺灣圖書館, 2016-01-01) 林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