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職業運動球隊社會責任、球隊認同對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以統一7-ELEVEn獅球隊為例(2013) 翁欣瑋; Weng, Hsin-wei本研究旨在探討職業運動社會責任、球隊認同與購買意願間之關係,並選擇至現場觀看中華職棒大聯盟以臺南市立棒球場為統一7-ELEVEn獅為其主場之例行賽的統一7-ELEVEn獅隊球迷為研究對象,於2013年3月29日及30日,透過問卷調查法得有效樣本408份,以瞭解球迷在職業運動社會責任認知、球隊認同與購買意願之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及多元逐步迴歸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統一7-ELEVEn獅隊球迷的身分背景仍以年輕男性學生,月收入在一萬元以下為主要族群,大致與過往文獻相符。在接收訊息的來源上則以網路為主要媒介,顯示網路及社群網路已成為球迷在搜尋球隊資訊的重要載具。 二、球團社會責任、球隊認同與購買意願之現況皆呈正向,意味著球迷對球團在社會責任的付出上獲得球迷的肯定;球團的長期經營獲得球迷的認同;球迷對球團展現高度的支持意願。 三、社會責任、球隊認同與購買意願間皆具正向解釋力,意味社會責任的投入在球隊認同的形成上已扮演關鍵之角色;球迷對社會責任認知程度的多寡影響後續消費行為;球隊認同不單單影響球迷的實際購買行為,更會影響無形的支持方式。 四、社會責任與球隊認同對購買意願間具正向解釋力,且高於單一社會責任或球隊認同對購買意願之解釋力,意味球隊在具備球隊認同的基礎下,透過社會責任的落實,更能吸引球迷進場觀賽與額外消費行為之意願。 基此,本研究建議未來統一7-ELEVEn獅隊除了鞏固原先男性學生族群外,亦可藉由主題日之舉辦以吸引不同客群進場觀賽,同時可將社會責任納入球隊運作核心,加強非賽季的社會責任活動,並將其落實在統一7-ELEVEn獅隊其他主場,以增加球隊的附加價值。Item 消費者涉入棒球運動程度與未參與導因之研究(2011) 阮晧鈞; Hao-Chun, Juan棒球運動一直是國人最關注的觀賞運動,也受到政府相當的重視,臺灣棒球運動參與人口比起棒球盛行的日本卻相距甚遠,本研究旨為探討臺灣未參與棒球運動者,棒球運動涉入程度與未參與之導因,以Stammerjohan與Webster (2002) 的未消費行為導因理論為基礎。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各地區大學生及慢速壘球參與者為研究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618份。分析資料結果顯示:(一)未參與棒球運動者,願意透過媒體關心棒球運動,但成為棒球運動迷的熱忱不高;(二)未參與棒球運動者受個人特徵及情境導因影響較大,又以被其他活動替代的情況更為明顯;(三)參與壘球運動者較不易受到未參與棒球運動導因之影響;(四)參與壘球者棒球運動涉入程度的情形較顯著;(五)棒球運動涉入程度會降低其他活動替代效果的影響。建議相關單位應提供機會予對棒球運動還保有熱忱之民眾,強化參與棒球運動資訊及提昇棒球運動吸引力,從學生時期奠定對棒球運動的興趣。建議未來研究可透過深度訪談的方式進一步瞭解民眾未參與棒球運動的導因,亦探討臺灣棒球運動風氣轉變的緣由,輔以壘球運動推展的成功經驗,運動習慣及生活型態的改變,以做為棒球運動發展政策之參考。Item 臺灣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現況調查研究(2011) 楊俊寬; Jyun-Kuan Yang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現況,探討運作所面臨之問題,進一步分析提出解決對策及建議,以作為臺灣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發展上之參考。本研究第一階段以研究者自編之「臺灣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現況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並以參與九十九學年度大專棒球運動聯賽八十四支球隊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第二階段根據量化研究結果編製訪談大綱,並以三位教練、二位隊長以及一位教育行政機關職員為受訪對象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經彙整分析及討論後,獲致結論如下: 一、臺灣大專學生棒球隊以成立十年以上,由學生自發性成立居多,並且球隊 組成依參賽組別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手、教練、經費及場地來源。 二、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面臨主要問題:(一)選手素質參差不齊;(二)教 練人數不足;(三)無贊助廠商;(四)無專用棒球場地,以致造成球隊 運作困難。 三、大專學生棒球隊運作面臨問題之解決對策:(一)辦理校內棒球比賽、開 設棒球課程,以普及校園棒球風氣,提升大專選手素質;(二)認養棒球 場地、尋求企業贊助棒球場地、普設夜間照明設備、結合縣市政府之資 源,以改善場地及經費不足;(三)配合運動科學選才及訓練、大專教練 培訓及研習機制及專任運動教練普及化,以強化選手技能及完善教練之不 足。 本研究建議,大專棒球隊之運作可從普及棒球運動於各大專校院的重點運動發展項目,確立大專學生棒球隊所屬輔導單位以供協助,以及鼓勵社會資源之投入,以促進大專學生棒球隊永續運作並且健全大專學生棒球運動之發展。Item 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組訓關鍵因素之研究(2012) 謝長亨; Chang-Heng Hsieh在全球化的時代,積極參與國際競賽或舉辦國際性運動競賽,是目前我國與國際社會交流最好的方式之一,台灣的棒球在所有的運動項目中位居第一的寶座,國際比賽之戰績表現,直接牽動國內棒球運動的興衰成敗。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組訓的歷史與現況、影響組訓的關鍵因素,以1998年至2011年,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所參加的十一項國際比賽為研究範圍,並以其參與之中華隊總教練6人、中華棒協秘書長1人、選訓委員2人及對中華隊組訓議題相當瞭解之學者專家或資深媒體記者4人,共13人為研究對象,運用相關文獻的分析、德爾菲法及層級分析法AHP(Analysis Hierarchical Process)三種方式,建構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組訓關鍵因素的層級架構與指標的相對權重,所得資料使用Expert Choice 2000之AHP軟體進行統計分析,求取組訓關鍵因素中各評估指標的權重。本研究回應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組訓關鍵因素評估之層面指標為「選手、教練的組成」等 四個層面;「國內職業選手」等二十二個項目指標。 二、關鍵因素指標經層級分析法分析結果,「選手、教練的組成」為最重要之層 面,再依序為「國內棒球環境」、「培訓方式」和「行政支援」。 三、跨層面項目指標權重分析結果,其重要性依序為「國內職業選手」、「旅外選手」、 「教練團的綜合能力」、「選手被徵召的意願」、「基層棒球的發展」 四、依據本研究結果,國內職業選手、旅外選手與教練團的綜合能力是影響中華成棒國家代表隊組訓成功與否的前三個關鍵因素,但在整體棒球環境因素中,基 層棒球的發展的重要性高於職棒二軍制度,可見「棒球的根在基層」。 本研究結果希望能提供給相關單位正確分析之意涵與決策參考,以提升中華隊的國際賽成績。Item 捕手三種投球動作之運動生物力學分析(2015) James Yenshing Chen對一場棒球比賽來說,捕手經常是場上最重要的防守指揮者。而捕手在場上主要的責任為預防壘上的跑者盜壘。一般來說,捕手使用三種投球方式來預防盜壘:分別為throwing from the knees, traditional throw down 與 pitch-out 。本研究目的在比較三種投球動作對關節運動學與球速影響。關節運動學的資料會使用Vicon 紅外線攝影機進行收集,實驗中會有一人投球給補手,捕手接到球後會利用throwing from the knees, traditional throw down 與 pitch-out將球傳至二壘。主要分析的參數包括上肢的關節角度和角速度以及球速。使用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回歸來比較兩種投球方式的差異。結果發現,pitch-out的球速會比 traditional throw down and throwing from the knees還快(p< .05)。而肘關節伸展和軀幹的角速度在兩種投球方式亦有差異。因此,透過捕手投球時的運動學分析,可能有助於幫助我們瞭解如何促進運動表現和避免受傷。Item 運動與男性氣概論述之研究-以台灣棒球的演進系譜為核心(2010) 甘允良; kan, yun-liang棒球對台灣人而言,是一項別具歷史意義的運動項目,我們習慣稱之為「國球」,這項運動明顯的是以男性為主體的運動,因此棒球不僅是男性優勢的象徵,所彰顯出的男性氣概,更是一種權力的重要形式。探討男性氣概這個權力的議題,研究採用傅科的系譜學的方法論,來建構台灣棒球論述的演進系譜,及描繪其男性氣概的權力關係圖像。研究結果如下: 一、棒球的主流論述、棒球論述的歷史發展,以及棒球展現出的規訓活動,能符合傅科所建議採用論述的三種主要方式,因此棒球論述作為權力分析的主體,有著知識論上的合適性。 二、在台灣棒球論述的演進系譜上,研究針對論述表現出的現象與特徵,依序提出四種組型,分別稱之為反抗馴化、去日本化、對抗強權及商業休閒,進一步說明各組型得以形成的論述形構。依序的各組型/論述形構之間,並不是處必然與累積性的發展,而應是一種斷裂、偶發狀況下所產生,並透過論述的相互競爭所形構出。 三、在男性氣概的權力關係探討上,首先針對系譜組型分別提出平凡英雄、幕後英雄、國家英雄及運動明星,四種男性氣概的類型,並分析權力的規訓、反抗痕跡,以及指出男性氣概是處於多元、競爭與衝突的關係中,最後研究提出身體的表現、外部的權力關係網,以及內部的權力核心三個部分,共同形構出權力的關係圖像。Item 觀眾涉入程度、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關係之研究-以「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為例(2014) 曾鈺倫; Tseng, Yu-Lun本研究旨在探討觀眾對「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之涉入程度、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間之關係,並選擇以實際來參觀「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之觀眾為研究對象,並於2014年4月9日至2014年4月12日,透過問卷調查法得有效問卷390份,進行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式進行資料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觀眾的身分背景為男女各半、21~30歲、居住於南部、大學(專科)學歷、月收入為10000元以下、與家人、親戚同行、以入館得知為多數,顯示本研究之觀眾主要以參觀主辦博物館、居住於南部的大學畢業青壯年為主。 二、「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觀眾在涉入程度、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評價介於「普通」到「同意」之間,屬於中等以上之程度,但仍有提升空間。 三、「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觀眾之性別與獲取資訊方式會影響其涉入程度,而性別、每月收入、同行者與獲取資訊方式會影響其行為意圖。 四、「逆轉勝:臺灣棒球特展」觀眾之涉入程度、知覺價值與行為意圖間皆具正向解釋力,意味觀眾的涉入程度影響知覺價值的形成;知覺價值感受在後續的行為意圖產生影響;涉入程度高低對於未來的行為意圖具有影響力。 基於上述結論,建議主辦單位可將此研究結果作為未來籌設之參考依據,若觀眾擁有高度涉入程度,將影響其知覺價值與未來行為意圖,有利於未來運動相關特展之籌設與發展。而針對未來研究,建議以質量並重方式,或是進行縱向研究,深化研究內涵。Item 國小高年級學童樂樂棒球不同打擊步法之生物力學分析(2011) 江元凱本研究主要目的: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樂樂棒球揮擊時,採用平行式、開放式、封閉式三種站位搭配傳統、非傳統、固定三種打擊步法比較打擊動作之差異。希望藉由生物力學分析來瞭解運動學及動力學各參數之差異。方法:以八位代表基隆市參加99學年度全國樂樂棒球錦標賽優秀國小選手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12.34±0.23歲,平均身高159.17±8.13公分,平均體重54.25±13.37公斤。以VICON MX13+高速數位影像擷取攝影機10台,與兩塊KISTLER 測力板同步收集3D影像及動力學資料。並搭配Casio EX-FH100高速攝影機一台,拍攝球的飛行影像資料。再以NEXUS 1.6動作分析系統,計算不同打擊步法在揮擊時人體的運動學及動力學參數;球的飛行初速則以Kwon 3D軟體來計算。所有參數透過SPSS 19.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並用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比較不同打擊動作之間的差異,顯著水準訂在α= .05。其結果發現,運動學部分:平行式非傳統步法前、後位移最大,有助於身體前後重心速度,增加最快之揮棒速度。傳統步法擊球時右膝內收角度較大、內轉角度較小、左腕伸腕角度較小、右腕伸腕角度要較大,利於揮擊時的最快揮棒速度;固定步法前揮時間長,身體旋轉較大,不利於擊球重心前移及擊球時腕關節伸腕動作。動力學部分:非傳統步法有助於雙腳提升向前之最大力值,增加前揮時的衝量。由於非傳統步法可以擊出相對快的球速、後腳與前腳兩種不同的步法可以擾亂對手、有比較短的前揮擊球時間,因此在比賽時,建議採用非傳統步法配合不同的站位,除了可以提升揮棒速度,增加擊球的效果外,更可讓守備方不易判斷揮擊之時機與方向,以提高上壘的機會。Item 少棒打擊動作動學分析(2000) 張茂三; Chang Mau-Sa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少棒球員經打擊訓練後,棒球打擊動作對打擊能力的影響。本研究是以7位花蓮縣富源國民小學少棒球員為受試對象(平均年齡為10.57±1.27歲,身高為140.79±6.87公分,體重為35.29±5.31公斤,球齡3.71±2.14月),經過三階段的打擊訓 練輔助器的打擊訓練後,以高速攝影機進行前測與後測拍攝,再以peak performance動作分析系統,觀察各關節的角度變化與打擊能力的情形,經統計處理後之結果如下: 一、 棒球打擊率經過輔助器訓練後,打擊率顯著提昇,總平均74.59%±21.64。 二、 經過三次實驗打擊落點聚集性,中間至中外野的落點聚集性高於其餘位置。 肘、腕關節的角度經三次實驗達顯著差異(P<.05);而膝部關節角度經三次實驗結果無顯著差異。 經三次實驗,各關節點之角速度無顯著差異(P>.05)。 經三次實驗,球棒角速度的變化達顯著差異(P<.05)。 本研究結果顯示,此研究設計對上肢角度變化與打擊率有相關性,與下肢角度變化較無顯著性;以打擊率為預測效標結果顯示,前腳膝部角度、前手肘角度、重心線加速度與球棒角速度有顯著性,其方程式為Ý=0.024*(X8)+0.172*(X7)-0.133*(X4)+0.198 (X1)+46.944 。Item 中華職棒野手球員的國籍、年資、球隊效果與換隊頻率對其績效之影響(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13-09-01) 方進義; 鄭志富; 林欣慧目的:探討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簡稱中華職棒)野手球員於一軍例行賽中,球員的國籍、在中華職棒的年資、所屬球隊、與換隊次數等因素及交互作用對其績效表現的影響。方法:使用二階段分析1990年至2010年所有中華職棒野手球員的資料。第一階段首先使用產出導向型資料包絡分析衡量球員的效率值作為績效指標。第二階段再以截斷式迴歸與拔靴法進行2000次重複抽樣,以降低傳統二階段分析法產生的偏誤。結果:在控制不同球隊的效果後,在主效果方面,國籍和年資對球員的績效有正向影響,換隊次數則為負向效果,國籍與年資則具有交互作用。結論:中華職棒外籍野手球員在一軍例行賽中,績效顯著優於本國籍野手球員。隨年資的累積,野手球員在中華職棒的績效也漸入佳境。但野手球員的績效會隨其換隊次數的增加而下降。當野手球員在中華職棒的年資增加時,外籍球員的績效會隨之上昇,但本國籍球員卻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