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工作限制對學習扯鈴長拋鈴之影響
    (2012) 林品緯; Pin-Wei Lin
    團體扯鈴比賽中,團體指定動作是穩拿分數的項目。在指定動作的六個項目中,其中包含有「長拋鈴」動作之項目便有三項。除了教練所給予的口語指導外,還能以什麼樣具體的方法有效練習?目的:檢驗工作限制的練習對於學習長拋鈴之效果。方法:招募完全不會扯鈴之大專院校男女學生共16名,分至實驗組與控制組各男5名女3名。實驗組在練習長拋鈴時加上工作限制,控制組則無。兩組同時學習扯鈴基本動作後,進行長拋鈴動作之前測,再以不同練習方式,練習一週三回,每回150次的長拋鈴動作。最後進行長拋鈴動作之後測。此外另有專家組4人,作為動作表現及型態的比較標準。分析的資料除了長拋鈴成功率及落點距離外,並利用攝機拍攝長拋鈴動作之運動學資料,計算鈴與膝蓋位置的垂直差以及鈴出手前雙手之相對位置,再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進行兩組間前後測的統計考驗;兩組的後測並與專家組進行克-瓦二氏單因子變異數等級分析。結果:實驗組長拋鈴的成功率比控制組低,動作型態比控制組變異性高,但其動作型態除雙手垂直相對位置外,與專家組較相近;控制組的動作型態,除了雙手垂直相對位置外,與專家組差距較大。結論 :一、兩組經過練習皆有顯著的進步,但工作限制組的後測成功率比限制組來得低。二、經過一週450次的練習,限制導向的方式確實可幫助其動作型態與專家組相似,但其動作變異性仍較非限制組為高。三、建議增加對長拋鈴專家的動作分析,做為改進長拋鈴限制導向練習的基礎;改進前擋板限制的方式;延長練習時間至動作趨於穩定且成熟的階段,以發揮工作限制對其動作的影響。
  • Item
    工作限制對學習前翻之影響
    (2011) 張瓊恩; Chyong-En Jang
    Jang & Liu(2009)探討不同層級之體操選手在不同情境下實施團身前空翻之動作差異,發現乙組選手實施前空翻的方法僅能滿足平時練習情境之要求,一旦增加了工作限制,原本動作型態的不足之處則明顯影響其動作表現;根據個體在各種不同的工作限制下會產生不同動作型態的概念(Newell et. al., 1989),進一步探討前空翻之初學者如何於啟蒙訓練時獲得正確之基本動作,以達成有效率的練習,以及對後續進階難度動作有助益之穩固基礎。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加入工作限制概念之訓練對學習前空翻動作的影響。研究方法為招募16名體育相關科系學生(19.14±1.35歲),分為控制組與實驗組各8人,進行約八週之助跑團身前空翻訓練(一週練習3次),前兩週練習內容相同,兩週後進行前測,後六週實驗組操作加入工作限制概念之課表,而控制組則執行一般訓練課表,完畢進行後測及遷移測(高台原地前空翻);測驗時以一台200fps高速攝影機擷取二維影片,再以Kwon3D將動作數據化,並使用普通攝影機拍攝動作影片後隨績排序給專業體操裁判作評分,最後將各項運動學參數及裁判評分以Mathematica與SPSS進行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後測整體表現皆有進步,包括後測動作分數提升、起跳前助跑速度增加、落地穩定性提高及落地前能夠提早緩衝(髖角速度減少至負值),唯團身技巧退步;遷移能力如動作分數、落地穩定性、落地前準備伸展及落地時身體回正皆有顯著提升。兩組差異主要在於實驗組能夠在遷移測減少落地項目扣分,維持落地穩定,而控制組則無。結論:一、整體表現經過練習皆有顯著進步,二、兩組後測之學習成效無顯著差異,三、加入限制概念訓練之組別有較佳遷移表現,因此工作限制概念課表能夠幫助學習者遷移前空翻能力至其他項目中。最後,建議往後對複雜動作的研究,能夠將觀察及學習時間拉長,至動作能夠趨於穩定且成熟的階段,更能發揮工作限制對於動作之影響與幫助。
  • Item
    工作限制對人體多肢段運動學習的影響
    (2008) 戴遠成; Yuan-Cheng Dai
    工作限制對人體多肢段運動學習的影響 研 究 生:戴遠成 指導教授:劉有德 摘 要 當進行動作協調研究探討時,所面臨的主要挑戰就是尋找出複雜高維度的人體結構是如何被壓縮而形成低維度的協調動作型態。現今,運動行為的研究大都以 N. A. Bernstein (1967) 所提出自由度的問題當成其探討的出發點。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檢視多肢段的動作在運動學習過程中,機械自由度與動態自由度的組織變化情形。本研究以八位大學女生作為實驗參加者且先前沒有任何與本研究動作經驗。在練習的時段要求參加者雙手握持橫木槓站立於動態平衡台,並且盡量維持水平的姿勢。每天二十次試作練習,每次試作三十秒,共計六天 (一百二十次試作) 的練習。以 Kinema Tracer 3D 動作分析系統 (Kissei Comtec),藉由四部高速攝影機以 60Hz 取樣速度,擷取全身肢段十七個解剖標誌點的三維座標運動學參數。採用主成分分析來檢視動作系統的維度變化。所得資料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 檢定及交叉相關等統計進行比較其結果如下:. 從本研究結果中缺乏充分的證據可以支持Bernstein (1967) 所提及的凍結與釋放自由度假說。人體全身多肢段中眾多機械自由度會以自我組織的方式,縮減成少數幾個動態自由度來獲得解決。運動學習過程中,練習不但會改變全身多肢段可控制的維度的數量,而且還會導致其相關變數解釋量的轉變。最後,經由本研究發現顯示,複雜的運動行為其機械自由度的招募與壓縮會深受工作、個體與環境多重限制的交互作用影響,同樣地動態自由度的時間空間組織也會因這些限制而改變。從動力系統的觀點,生物體複雜的型態與動力或許不需要複雜控制結構。協調型態更是取決於不同限制與透過探索策略,尋找出其最佳知覺工作場所的動力。 關鍵字︰工作限制,主成分分析,動力系統
  • Item
    工作與環境限制交互作用引致多頻拍擊形式轉移
    (2008) 黃嘉君; Huang Chia Chun
    Bernstein (1967) 提出自由度問題後,漸有較多研究採用動態系統與生態心理學觀點探討動作行為議題。動態系統觀點著重於探討肢體協調之關係,並以吸引子及複雜系統的狀態轉移等概念來解釋人體動作,Newell (1986) 認為協調形式來自個體、環境、及工作限制交互作用;然而生態心理學則以Gibson (1966, 1986) 所提出的「直接知覺」觀點探究個體與環境間的互動,以及知覺與行動之關係。本研究基於動態系統手段探討雙手多頻動作協調,並透過操弄環境訊息結構以探究知覺與動作協調之議題,另外藉由工作限制的操弄,了解其對個體知覺-行動的影響。本研究招募12名未受音樂或舞蹈訓練之健康成人為實驗參與者,於實驗中同步於多頻訊號表現拍擊動作。實驗操弄為聲音訊號之方位(左右0°、45°、及90°),工作限制為整體動作速度(恆常及加速)與多頻動作之頻率比(1:1反相位、2:1、及2:3)。以六自由度磁力追蹤儀擷取動作資料,由所擷取之資料中計算節奏誤差與變異係數,並計算正確鎖定、其他鎖定、與無鎖定次數,進一步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考驗並討論實驗所得資料,並探討拍擊動作動態;由手掌、手腕、及手肘之運動學資料,探討關節動相對移動形式以及腕關節角度改變形式。結果發現肢體間協調受到工作與環境限制之交互影響,進而產生不同協調形式,以及不同動作動態;訊號方位、頻率比及整體動作速度等自變項皆不影響關節相對移動形式,且僅有動作速度加快會引起部分腕關節角度改變形式轉換。
  • Item
    練習情境對桌球初學者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影響
    (2017) 楊雅婷; Yang, Ya-Ting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討不同練習情境對桌球初學者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影響。方法:實驗參加者為64名國中生(男32、女32名),未曾接受過正式桌球訓練為研究對象,平均年齡為12.6 ± 0.56歲,進行前測(即桌球正手發不旋轉長球技能測驗)後,將實驗參與者採S形排列平均分為四組:無限制組、落點限制組、高度限制組、雙限制組。實驗流程為實驗參加者在球桌左方之指定位置發球,以正手發不旋轉長球方式發斜線至對桌得分區,練習時依各組別之練習情境不同,每次練習200顆,兩次/週,共練習四週,練習期間以攝影機記錄得分區狀況,計算個人進球得分,四週後進行立即保留測驗及遷移測驗,隔週進行延遲保留測驗。實驗資料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檢證在不同組別與測驗之間、不同組別與練習之間是否有顯著差異,再以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比較四組的遷移測驗。結果:一、不同練習情境之立即保留、延遲保留測驗有顯著差異,且高度限制組之學習成績顯著優於其他組別。二、不同練習情境除了雙限制組外,其餘三組之練習表現隨著練習次數增加皆有顯著提升。三、不同練習情境對於遷移測驗無顯著影響。結論:在練習時,有提供高度限制之練習情境能有助於桌球正手發不旋轉長球之學習表現。
  • Item
    不同工作限制對嬰幼兒抓握能力之探討
    (2005) 李梅華; Mei-Hua Lee
    本研究以嬰幼兒運動發展的理論為基礎,選擇抓握動作為特定項目,利用緃貫性的研究方法從9週至37週,每兩週一次,以不同質地、大小的球體,觀察嬰幼兒在不同工作限制下其抓握動作的發展。實驗參與者為10名嬰幼兒,以影片拍攝的方式收集資料。結果顯示嬰幼兒在9週大時由於視覺、動作能力尚未成熟,未能產生自主性的手部動作,至17週時由於視覺敏銳度及身體姿勢控制能力的提昇,可觀察到嬰幼兒產生自主性的手部粗略動作。透過一段時間的探索,嬰幼兒在37週大時,可以應用控觸覺及視覺訊息,完成更順暢、適當的抓握動作。從不同工作限制(質地、大小)的結果比較發現,嬰幼兒抓握動作的發展除了受年齡的因素影響外,工作限制也是影響嬰幼兒抓握動作產生的重要因素。
  • Item
    兒童踢球動作型式之轉移:工作限制與年齡效應
    (臺灣運動心理學會, 2003-07-01) 彭國威; 卓俊伶; 楊梓楣
  • Item
    工作限制對國小學童投擲動作型式的影響
    (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12-01) 李村棋; 卓俊伶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在探討不同的工作限制對單手過肩投擲動作的影響。實驗參加 者為 13 位國小中年級的男學童,平均年齡為 9.5 歲, 以手拿網球投擲動作做為本實驗的 工作,工作的限制有兩種:(一 ) 用力性投擲,及 (二 ) 準確性投擲。 本研究的自變項為 工作限制的類型;依變項為不同的投擲動作的因素的層次。 實驗開始之前,先對 2 9 位實 驗參加者施測兩種不同工作限制的投擲前測,經檢測其投擲速度,及計算投擲點距目標區中 心點的距離後,篩選合於規定的實驗參加者,之後對其投擲動作進行動作因素的層次評定。 經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相依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百分比描述統計分析,發 現不同的工作限制與投擲動作因素之間有交互作用存在;此即,不同的工作限制對軀幹動作 層次的影響,須視所用何種投擲方式而定。動作因素在不同的工作限制下也有顯著的差異; 此外,從描述統計中顯示軀幹動作的轉移現象,比其它動作因素受工作限制的改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