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身心動作教育應用於改善大學生憂鬱傾向之研究(2024) 吳謙業; Wu, Chien-Yeh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的統計2020年資料顯示,國人憂鬱症盛行率約占臺灣總人口的8.9%,其中三十歲以下的人數更是在五年間成長率為43.3%。以認知行為理論談論憂鬱的狀態,發現其原因源自於認知-情緒-行為三者的相互影響。在心理學的研究中似乎較少提及行為影響認知與心理的可行性,而身心動作教育是透過動作來檢視自我個體的結構、動作、感受等身心覺察的教育過程,認為每個動作皆有想表示的內容,包括:個人意圖、情緒以及想法。因此本研究目的為: (一)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課程接受程度; (二)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覺察生理感受的影響;(三)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憂鬱症狀的影響; (四) 探討透過身心動作教育產生自我覺察對負面情緒的影響。本研究為混合式設計研究,採便利取樣的方式於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進行招募,並以年齡介於18~25歲及「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進行初步篩選,篩選出量表结果分數介於36分到51分具有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質性資料以教學省思日誌、課程錄影紀錄、課後回饋單、訪談紀錄表、觀察員紀錄表為主;輔以量化資料董氏憂鬱量表-大專生版、身心覺察能力量表,作為評量、討論。本研究結果主要為: (一) 大學生個案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學習良好;(二) 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大學生之生理具有正面效果; (三) 身心動作教育對憂鬱傾向之大學生身心健康具有正面的效果; (四)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能提高對負面情緒自我覺察。Ite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生運動態度、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關係之研究(2008) 王逸君; Yi-chun Wang本研究旨在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師大)學生運動態度、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之現況,及其關聯性,以96學年度第二學期修習體育課的學生866人為研究對象,於2008年4月14至18日,以「大學生運動態度、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調查問卷」進行資料的蒐集,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及典型相關進行統計分析,所得結論如下: 一、臺灣師大學生運動態度普遍持正向同意的看法,主要為利益構面的取向,且有規律運動行為學生高於三成,然臺灣師大學生健康生活品質狀況較差,可鼓勵學生將良好的運動態度與運動行為加以連結,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 二、經由瞭解臺灣師大學生參加運動代表隊層級以及規律運動行為程度,能有效瞭解其運動態度情形,支持了態度與行為的雙向關係之說法。 三、臺灣師大學生參加運動代表隊者,其運動行為較多,而健康生活品質的整體身體、心理健康狀態,明顯優於沒有參加運動代表隊、運動行為較少的學生,支持運動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有關之論點。 四、臺灣師大學生的運動態度、行為與健康生活品質有顯著關聯性,即增加其運動態度與行為,則可改善健康生活品質。改善學生運動投入及成就與心理滿足的運動態度,可提升活力及一般健康狀況的生活品質。 有鑑於此,臺灣師大可輔導學生將良好的運動態度加以落實,養成規律運動行為,學生亦應主動留意增進健康生活品質的訊息及管道,進而提升健康生活品質。Item 十二週耐力運動訓練對肥胖大學生心臟結構型態和泵血功能之影響(2005) 朱嘉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十二週耐力運動訓練對肥胖大學生心臟結構型態和泵血功能及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影響。31 位肥胖大學生 (男性之體脂肪百分比>25 %,女性>30 %) 自願參與本實驗,並隨機分配至耐力運動訓練組 (n=16) 及控制組 (n=15)。耐力運動訓練組接受每週 3 天,每次 30 分鐘漸增至 50 分鐘,運動強度為 70 % HRmax,為期 12 週的腳踏車訓練;控制組則維持正常的飲食及作息。受試者分別於實驗介入前後進行一次測驗,並利用生物電阻分析法 (BIA) 和心臟超音波 (echocardiogramphy) 進行身體組成與心臟結構型態和泵血功能各項指標之檢測。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 考驗二組前後測是否有顯著的介入效果。結果發現 12 週耐力運動訓練介入顯著降低體重、BMI、體脂肪百分比、脂肪重、腰臀圍比和內臟脂肪量;降低安靜心跳率與收縮壓,並提高攝氧峰值 (VO2peak) 絕對值和相對值;心舒末期容積 (EDD)、心縮末期容積 (ESD)、心室中膈厚度 (IVST)、相對心室壁厚度 (RWT)、左心室質量 (LVM)、左心室質量指數 (LVMI) 和左心房大小 (LAD) 沒有顯著差異。每跳輸出量 (SV)、射血分率 (EF) 及 E/A 比例則顯著增加。由此可知,耐力運動訓練介入在肥胖治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規律的運動能有效改善身體組成,提升心肺適能及心臟泵血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具有成效。Item 大學生運動休閒參與模式研究(1997/08-1998/07) 程紹同Item 十二週耐力運動訓練對肥胖女大學生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之影響(國立臺東大學體育學系, 2007-12-01) 朱嘉華; 方進隆; 林克隆; 吳兆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