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臺灣米倉田中馬拉松地方創生之研究
    (2023) 任宜芬; Jen, Yi-Fen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從1989年起,以臺灣319鄉鎮推出「一鄉鎮一特色」(One Town One Product,簡稱OTOP) 為發展目標,在各部會推展地域振興的過程中,農委會是早期就提出「三生一體」的單位,強調「生產、生活、生態」,也就是人們在當地從事農作物的生產和生活的同時,也要兼顧維護生態永續。地域振興發展至今樣貌日趨多元,不再局限於農作物的產銷,還包括新創概念的加入。2012年號稱「最有人情味賽事」的臺灣米倉田中馬拉松從田中鎮起跑,靠著全鎮熱情動員、豐盛創意補給品與比賽前晚選手之夜,讓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小鎮,舉辦出全臺人氣最旺的馬拉松。田中鄉親志工用滿滿珍惜土地的幸福感,營造友善熱情賽道,一路幫跑者加油,使臺灣米倉田中馬拉松打響國內外知名度。本研究目的在瞭解臺灣米倉田中馬拉松在地方創生的發展與策略管理行銷。本研究透過質性研究方式,以半結構式質性訪談法針對臺灣米倉田中馬拉松的利害關係人進行深度訪談,以期驗證半結構式訪談所得資料之真實性。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和建議。
  • Item
    臺灣國際體育事務志工知覺當責、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
    (2019) 楊逸如; Yang, Yi-Ju
    我國各單項運動協會近幾年努力爭取國際賽事在臺舉辦,除了增加我國在國際舞臺的曝光度,也透過國際賽事的舉辦,讓各國選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進一步亦促使民眾、志工與體育相關人員對臺灣國際體育事務的關注和參與。其志工在從事國際體育事務的服務過程中,發揮自己專長、承擔責任,亦是一種當責的表現,其涉入程度正向且顯著的影響工作滿意度。本研究以臺灣國際體育事務志工為研究對象,於2019年3月2日至3月17日期間內,共計發放問卷528份,剔除無效問卷後,有效問卷310份。主要統計方法: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獨立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和一般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結果發現如下:一、臺灣國際體育事務志工多為女性、年齡層在21-25歲、教育程度為大專,活動參與次數多為1次、給自評表現的分數為81-90分。二、「知覺當責」、「涉入程度」與「滿意度」具有良好的信度,介於.81~.92之間。三、不同「性別」的志工在「知覺當責」的認知上有顯著差異。四、「知覺當責」、「涉入程度」與「滿意度」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五、「知覺當責」、「涉入程度」與「滿意度」具有顯著的解釋力。本研究建議可藉由參與國際體育事務活動,提升我國優秀國際體育事務人才的品質,未來在志工招募與工作過程中,可藉由調整工作內容來提升志工們的工作滿意度並發揮各自的專長,讓這些優秀志工人才加入臺灣國際體育領域,替體育外交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