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運動前攝取葡萄糖對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及認知功能的影響(2021) 曾竣瑋; Tseng, Jun-Wei過去的研究發現,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可提高神經可塑性,進而提升認知功能。安靜時,體內BDNF濃度與血糖值呈現負相關,而單次有氧運動能提升BDNF生成。在運動前,較低水平的血糖值能否對運動後有更高的BDNF及認知功能的效益仍然未知。目的:探討運動前攝入葡萄糖是否會對運動提升BDNF及認知功能造成影響。方法:招募12位男大學生,採平衡次序設計,分別攝取75克 (75T)、25克 (25T)葡萄糖以及安慰劑 (PT) 溶液後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跑步運動,並於攝取溶液前、運動前、運動後及運動後30分鐘採血;於運動前、後進行Stroop認知測驗,探討三種處理下,血糖、酮體、BDNF、一氧化氮與認知功能之變化。結果:運動前75T與25T血糖顯著提升,而運動後則明顯下降。三種處理在運動前、後的酮體皆無顯著差異,但PT在運動後30分鐘顯著高於75T與25T。認知測驗部分,PT處理的運動前衝突情境反應時間顯著快於75T與25T (PT vs. 25T vs. 75T:642.82±105.44 vs. 664.14±80.96 vs. 666.78±102.62 ms)。運動後顯著提升一致及衝突兩種情境的反應時間(一致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583.46±77.04 vs. 565.20±69.85 ms;衝突情境運動前 vs. 運動後:657.92±96.34 vs. 626.83±98.07 ms)。三種處理在運動後一氧化氮與BDNF濃度皆顯著提升。結論:本研究發現立即攝取25至75克的葡萄糖會降低認知功能,而運動能抵銷攝入葡萄糖對認知功能的負面影響。Item 攝取瓜拿納對於體重過重者單次運動後脂肪代謝與抗氧化能力的影響(2013) 劉又嘉; Yu-Jia Liu近年來健康食品中開始添加瓜拿納的草藥做為成分,而文獻中常把瓜拿納加上其他草本植物來做研究,對於人體使用純瓜拿納以及劑量的探討並不多。目的:以體重過重者,服用不同純瓜拿納劑量下進行單次運動,探討是否可以增加運動後的脂肪代謝以及減少運動後的氧化壓力。方法:12 名體重過重者,採用重複量數設計,服用低劑量瓜拿納 1000 mg (guarana low,GL)、高劑量瓜拿納 2000 mg (guarana high,GH) 和安慰劑 (control,C)。以 75% 的保留心跳率強度進行 30 分鐘運動,在運動前 (Pre)、運動後立即 (IP)、運動後 30 分鐘 (P30)、運動後 60 分鐘 (P60) 和運動後 24 小時 (P24H) 進行抽血,檢測血液中脂肪代謝和抗氧化能力。資料處理以重複量數二因子統計分析,α= .05。結果:1. 甘油:在 IP,GH 顯著高於 GL 和 C。在 P30,GL 和 GH 皆顯著高於 C (ρ< .05)。2. 脂解酶:在 IP,GH 顯著高於 C。在 P30,GL 和 GH 皆顯著高於C (ρ < .05)。3. TBARS:在 P30,GH 顯著低於 C。在 P60,GH 顯著低於 GL 和 C。在 P24H,GH 和 GL 皆顯著低於 C (ρ < .05)。4. SOD:C 在 IP 顯著高於 P60 和 P24H (ρ < .05)。5. CAT:GH 在 IP 和 P24H 皆顯著高於 Pre。C 在 P60 顯著高於 P24H (ρ < .05)。結論:人體服用純瓜拿納增補可以增加運動後脂肪代謝,高劑量 2000 mg 瓜拿納在人體試驗中未有任何不良反應,且脂肪代謝效果優於低劑量 1000 mg。服用瓜拿納對於體重過重者有正面的幫助。Item AMPK與eNOS基因多形性和耐力運動表現之關聯(2009) 陳怡廷; Yi-Ting Chen運動、缺氧或肌肉收縮會導致腺苷單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活化而調控細胞代謝途徑之運作。AMPK能透過磷酸化內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產生一氧化氮 (nitric oxide, NO) 並經由下游路徑刺激葡萄糖吸收。AMPK或eNOS基因變異也可能會影響能量代謝調控,但目前與運動方面的相關研究極少數。目的:探討耐力型運動員PRKAA2 (rs857155)、eNOS G894T與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分佈和一般民眾是否有差異。方法:採集國內103位曾獲得全國性比賽前三名之耐力型運動員(游泳、划船、自行車、足球、橄欖球、網球等種類)及200位一般民眾之血液DNA檢體,以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片段長度多形性 (PCR-RFLP) 進行PRKAA2 (rs857155) 基因型分析;eNOS intron 4 a/b以聚合酶連鎖反應 (PCR) 進行基因型分析;eNOS G894T以引子展延法 (primer extension) 於變性高效能液相層析系統 (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進行基因型分析。最後以SPSS 12.0統計套裝軟體進行χ2-test,統計顯著定為α = .05。結果:網球及划船運動員帶有PRKAA2 (rs857155) C對偶基因者顯著高於對照組。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及對偶基因分佈頻率在優秀耐力型運動員 (aa/ab/bb=2.9/26.2/70.9%;a/b=16.0/84.0%) 與對照組間 (aa/ab/bb=1.5/15.5/83.0%;a/b=9.3/90.8%) 有顯著差異;男性優秀耐力型運動員與對照組之eNOS intron 4 a/b基因型及對偶基因分佈頻率亦有明顯差異;自行車及划船運動員帶有eNOS intron 4 a對偶基因者顯著高於對照組。eNOS intron 4 a/b與eNOS G894T之間有連鎖不平衡存在,優秀耐力型運動員帶有a對偶基因 (aa+ab) 與T對偶基因 (GT+TT) 分佈頻率顯著高於對照組。結論:eNOS intron 4 a/b基因多形性與耐力運動表現相關聯,可能是選拔優秀耐力型運動員的候選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