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立高與知覺系統引致之登階高度環境賦使
    (2009) 黃嘉笙; Huang Chia Sheng
    環境賦使乃是生態觀點中描繪動物與環境間交織的一種關係,環境特性的定義必須參照動物本身的條件,其透過身體尺度的概念來詮釋。本研究基於生態觀點旨在探討觸動覺與視覺導引之登階動作可能性,並藉由個體站立高度的改變,檢視其知覺最大登階高度之環境賦使。24 名成人參與本實驗,並隨機分派為觸動覺與視覺評估兩組,參與者被要求操作手杖進行探索活動,與直接透過視覺觀察兩種方式,評估能否以單腳抬起之動作攀登台階。實驗安排參與者站立於真實地板和高 10cm 之升高地板,以及穿著高 10cm 的積木鞋共三種情境。運用可調整高度之台階擷取參與者的知覺最大登階高度,並依據腿長計算登階高度之關鍵比值。此外,採用 2(知覺系統) × 3(立高)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考驗知覺評估的恆常誤差、絕對誤差、信心分數、與評估時間。根據結果與討論發現:最大登階高度之環境賦使並不會受到個體站立高度改變而影響其知覺結果,個體腿長與台階結構的關係會維持不變的特質。以觸動覺探索的知覺最大登階高度,可採用和視覺觀察相同的身體尺度概念來描述,不管站立高度如何改變,其關鍵比值約為 0.97。儘管個體透過不同知覺系統覺知最大登階高度,其準確性與信心都相當一致,支持知覺系統對等的觀點。
  • Item
    兩人對向間隙穿越的行動因應
    (2014) 葉宇恆; Yeh, Yu-Heng
    個體朝向目的地的移動過程,持續地覺察可能產生碰撞之障礙物,並維持行動時的安全範圍,其可使個體從容地調整步態或肢段位置,以因應阻礙行走的物體或他人,此為個人空間的概念。本研究結合生態取向與個人空間的觀點,欲瞭解受視覺訊息調控的移動行為,與社會環境賦使知覺的交互作用,進一步探究環境對於因應行為的影響,同時檢證個人空間調控移動行為之議題。本研究共招募24名健康男性為實驗參與者,兩兩分派為一組,實驗中要求兩名參與者,同時跟隨聲響節拍且對向步行穿越間隙,過程中避免碰撞他人或物體。本實驗的自變項有:(一) 移動速度:參與者跟隨不同速率之聲響節奏方式,表現出較快及較慢的步頻 (100與130 步/分鐘) 及不同步行速度;(二) 空間限制程度:分別為參與者們肩寬總合的0.9、1.1、1.3、及1.5倍寬度進行間隙寬度的操弄。本研究使用三維動作捕捉系統擷取動作資料,計算個人空間範圍以及肩膀旋轉角度,進而探討兩人對向穿越間隙的因應行為,將實驗所得資料進行相依樣本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個體以不同速度步行穿越四種寬度的間隙,偏好維持固定的個人空間,其縱向距離不受到速度快慢及間隙寬窄的影響,但橫向安全界線則受到空間限制的影響而改變;當二人同時穿越間隙時,彼此的肩膀旋轉角度會因為對方與門板的空間變窄,而增加通過時肩膀旋轉的幅度。本研究歸結上述發現,社會環境賦使與個人空間對於穿越間隙的移動行為具有調節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