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之影響:事件關聯電位研究
    (2022) 陳泰睿; Chen, Tai-Rui
    抑制控制係一執行功能成分,為心理健康、學習及工作成就及社會發展的必要能力。統合分析指出,急性健身運動可增進抑制控制,且有氧及阻力健身運動型態皆產生效益。結合兩種運動型態的同時健身運動可以增加生長激素等賀爾蒙反應,且相較於單一型態健身運動,進行同時健身運動對於增進身體適能有更多效益。然尚未有研究探討結合該兩種運動成分之同時健身運動對於抑制控制之效果。本研究結合測量神經電生理指標及生理指標對急性健身運動後效益進行探討,採用事件關聯電位及血乳酸測量,觀察P3振幅及血乳酸的變化,並進一步分析血乳酸是否為急性健身運動與抑制控制變化的中介因子。本研究目的為:一、探討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之影響。二、探討同時健身運動對於P3振幅之影響。三、探討血乳酸是否為中介因子。本研究招募78位成人,隨機分派至同時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組及閱讀控制組,分別進行同時健身運動、有氧健身運動以及閱讀。並對抑制控制進行前、後測。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抑制控制測驗之反應時間、準確率和P3振幅,以四步驟法進行血乳酸中介分析。結果發現同時健身運動組之抑制控制作業表現優於閱讀控制組,且與有氧健身運動組相同。然三組之P3振幅無顯著差異。中介分析則顯示血乳酸非中介因子。總體而言,進行急性同時健身運動對抑制控制有效益,未來可進一步以同時健身運動之順序是否影響其對抑制控制之效益。
  • Item
    急性多面向健身運動對認知功能之效果:事件關聯電位研究
    (2023) 黃子菀; Huang, Tzu-Yu
    過去研究指出,急性健身運動有助於認知功能,並提及該效益受到運動型態的調節。多面向健身運動乃是將健身運動與其他針對認知功能相關之非藥物介入 (如冥想、音樂、認知訓練等) 結合之型態,其對於認知功能之促進漸在研究中顯現,甚至表明該效益更勝傳統型態之健身運動 (即:有氧健身運動、阻力健身運動)。然而現今相關研究數量仍有限,部分研究亦存在缺乏控制組/情境、參與者較少或運動時間較短等研究設計限制,整體仍待投入發展。有鑑於此,本研究之目的即聚焦此議題進行深究,旨在探討急性多面向健身運動對於認知功能表現之影響,並配合神經生理指標—P3之探討,亦納入有氧健身運動,比較不同型態健身運動之效果,期能拓展領域知識。研究將84名大學生隨機分派至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有氧健身運動組與觀看影片之控制組,分別進行35分鐘之介入,並在介入前、15分鐘後進行叫色測驗結合事件關聯電位之檢測。結果顯示,兩組健身運動介入後於叫色測驗各情境反應時間皆較控制組快,而兩組無差異;P3振幅的變化則僅有氧健身運動後有顯著效果,顯示相較控制組有較大之P3振幅。當前研究支持多面向健身運動對於認知功能行為表現之促進,但或許需要足夠之運動強度才能有效影響P3指標,期待未來研究進一步針對多面向健身運動組成和變項之劑量關係進行探討,並結合生理指標等機制之探究,以使相關處方更臻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