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知覺賽會服務品質、賽會價值與滿意度之研究(2011) 林立港; Lin li-gang本研究旨在探討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賽會服務品質與賽會價值對滿意度之影響關係。以2011年3月至5月期間以參與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之參賽者為對象,透過問卷調查法發放450份,回收有效樣本388份,以瞭解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賽會服務品質、賽會價值與滿意度之知覺現況,並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構方程模式進行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身份背景中以男性、21~30歲、學歷在大專院校、曾參加過學校代表隊、參與積分賽次數達十次以上、參加目的為增加比賽經驗、收入在10,000元以下為多數,顯示參與積分賽族群多為男性學生忠實參賽者,且過去都有參與代表隊經驗。 二、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在賽會服務品質與賽會價值之知覺評價介於「同意/非常同意」,屬中上之程度,顯示整體積分賽舉辦已有一定品質水準,而在滿意度部分介於「普通/滿意」之間,屬中等以上之程度,顯示仍然有進步提升空間。 三、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最高運動成就、職業、參賽主要目的以及每月收入會影響參與者之賽會服務品質。 四、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最高運動成就、職業、參賽主要目的以及每月收入會影響參與者之賽會知覺價值。 五、不同人口背景變項之年齡、學歷與最高運動成就會影響參與者賽會滿意度。 六、2011年臺北地區桌球積分賽參與者賽會服務品質、知覺價值對滿意度具解釋力。 依據上述結論,建議未來相關單位在舉辦桌球積分賽時,可以透過各舉辦單位合辦模式,來擴大積分賽規模,增加不同類型積分賽或獎金賽,提高賽會參與價值性;而在環境設施應提升專業與舒適性,做系統性規劃與執行,並透過多元行銷手法,將使積分賽更加蓬勃發展。Item 中國桌球運動員步法訓練之研究(2009) 黃世安步法是桌球揮拍擊球環節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桌球運動中佔著重要的地位,隨著世界各國桌球運動技術水準不斷的迅速發展與提高,比賽雙方皆透過控制落點來調動對方而爭取主動,所以,身體活動的範圍因而就越來越大,對步法靈活的要求也就相對的提高,加強步法和手法的訓練對提高訓練水準至關重要。基於上述,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中國桌球運動員步法訓練發展的情形,並提出具體方案來提高步法訓練效果,以期望能提供台灣體育訓練相關單位及桌球運動教練對步法訓練的參考。研究採用文獻分析和內容分析法,主要從相關文獻探討中國桌球運動員步法訓練的發展。研究結果如下:一、步法訓練方法很多,不論年輕選手或技術水準較高的運動員,其在比賽中步法的運用會因對手水準與打法不同而影響,教練應從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出發,針對運動員實際需要與個人特質來選擇不同訓練方法,主要把握從準備姿勢,判斷與反應、腳蹬地的力量,身體重心的變換和腰的靈活性,腳步移動的方法等方面加強訓練。二、中國桌球步法的訓練,可歸納為由簡到繁,由易到難,由慢到快的原則,結合手法練習統籌安排,這也是中國桌球水準名列世界前茅的一個重要因素。三、新世紀的桌球運動,要適應現代桌球技術的發展,步法訓練要貫徹全面訓練原則,進而突出自身特長風格。桌球手法朝著「積極主動、技術全面、戰術多樣」的方向發展,桌球步法朝著「快速到位、移動準確、簡便實用」的方向前進。Item 桌球正拍拉球之生物力學分析(2010) 簡健華; Chien-Hua Chien目的:探討臺灣大專甲組男子桌球選手在接上、下旋發長球時,擊出直線與斜線正拍拉球動作之運動學參數之變化,並瞭解影響擊出不同正拍拉球動作與路徑的動作特徵。方法:本研究使用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MX13+高速數位影像擷取攝影機(250Hz)拍攝五名臺灣大專甲組男子桌球選手在球檯左側接上旋球擊出直線、接上旋球擊出斜線、接下旋球擊出直線及接下旋球擊出斜線的正拍拉球動作,以Vicon Nexus 1.4 的軟體計算正拍拉球動作過程中的運動學參數。所有參數均透過SPSS 17.0版統計套裝軟體計算,以無母數弗里曼二因子等級變異數分析來檢定,顯著水準定為α = .05,並使用Excel計算軟體進行四種動作的事後比較。其結果發現:正拍拉球揮拍動作會因來球旋轉及揮擊路徑的不同,在各動作分期時間及時間百分比會有所差異,在接下旋球時的引拍動作時間比接上旋球長,擊斜線球比直線球的揮拍擊球動作時間短。擊球瞬間的揮拍速度與最快揮拍速度上,拉下旋球比上旋球有較快的揮拍速度。拉下旋球直線的揮拍動作過程,在引拍終點、擊球點及揮拍速度達到最快時的重心位置最低。正拍拉斜線球在擊球瞬間擊球點與身體重心前後的距離較遠,正拍拉直線球擊球點與身體重心前後距離較近。在擊球瞬間來球為上旋球時球拍角度較下旋球小。擊球點的肩部轉動角度會隨著擊球路徑而有所差異,而在肩部最大轉動角度中,正拍拉下旋球斜線的轉動角度最大,拉上旋球直線的肩部的轉動角度最小。不同的正拍拉球的揮拍過程中,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與角速度,會有所差異。Item 以人為鏡的運動經驗探微-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反思(2018) 徐仲徽; Hsu, Chung-Hui本文旨在探討一位桌球教練選手的桌球運動經驗,研究的進路有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探究國內桌球好手-陳思羽的運動經驗,以無結構式的訪談方式讓陳思羽依照自己的意願敘說其桌球運動生涯的經驗故事;第二階段則以研究者本身服務的小學學生作為觀照的對象,以其為借鏡,探究研究者本身在訓練時的不足之處;第三階段則為研究者本身運動經驗的自我敘說,前三階段的文本皆採用敘事研究的方法來進行描述;第四階段則是以劉一民提煉出梅洛龐蒂的基進反思(radical reflection)作為理論基礎,將上述三階段文本的反思再進行反思,最後提出研究者對於運動經驗的主體思維轉變,以期能夠對自己的過往經驗有更深一層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