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高齡者網路使用與客觀身體活動之關聯性探討(2024) 鍾沿諭; Chung, Yen-Yu隨著人口迅速老化,促進高齡者的健康日益受到重視,有研究指出透過網路可能是有效的可行方式。網路提供豐富資訊和服務,越來越多高齡者透過網路獲取各種健康資訊,此外,許多研究已證實身體活動能為高齡者帶來許多健康效益,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探討高齡者網路使用與身體活動間的關聯性。研究目的如下:(1) 了解高齡者的社會人口學特性與網路使用、身體活動間之關聯性。(2) 探討高齡者網路使用與身體活動間之關聯性。本研究招募199名65歲以上、具備獨立行走能力且有清楚口語表達能力的高齡者,研究使用客觀測量工具ActiGraph三軸加速規 (GT3X+, Pensacola, Florida) 記錄身體活動量,進行連續7天的配戴,每日10小時以上,至少配戴4日並包含1日假日。網路使用則透過數位發展部之數位調查問卷以了解使用狀況,並蒐集社會人口學變項,研究資料經問卷編碼和身體活動數據轉換後,剔除數據不全之資料,共納入172名有效樣本,以SPSS 23進行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多元邏輯斯迴歸進行分析。所得結果如下:一、「網路使用頻率中等」的高齡者較「不使用或網路使用頻率低」者有較高的可能性達到WHO所建議的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且有較多的每日平均步數。二、網路使用目的為「資訊取得」的高齡者較「不使用/不知道或其他」者有較高的可能性達到WHO所建議的每週150分鐘身體活動,且有較多的每日平均客觀中強度、中高強度身體活動及平均步數。本研究提供健康傳播支持性的實證結果,可供高齡者身體活動之政策參考,或數位產品開發、健康促進規劃等高齡者服務產業評估依據,達到提升臺灣高齡者健康發展之目的。Item 高齡住宅導入個別化休閒介入之個案研究(2024) 劉凡寧; Liu, Fan-Ling國人對健康議題越來越看重,而台灣現有機構、老人共宅等高齡住宅內之長者休閒相關活動,大多以多數長者功能考量設計活動,無法針對長者個別需求選擇休閒。此次研究目的為建構個別化休閒介入模式原則和流程以及藉由實際介入探討休閒服務模式之個別化休閒介入的可行性。研究對象為居住於高齡住宅內之65歲以上高齡者,於住宅大廳進行個別化休閒介入,休閒介入會分為四步驟進行,包括事前評估、活動規劃、活動執行以及結果評估,個案經事前評估後依照個別休閒能力進行分類,可分為休閒參與、休閒教育和治療介入三種類別,依照不同類別個案進行介入。研究參與之三位個案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休閒能力,研究參與者S1為休閒教育類別、研究參與者S2為休閒參與類別、研究參與者S3則為治療介入類別。本研究根據過去相關文獻及在實際介入後,訂定出個別化休閒介入模式之原則,並且發現休閒介入能夠部分促進休閒認知和休閒情感。建議未來若有相關研究,可適時提升研究取樣數量、與場域內能近距離觀察長輩之人員合作並增加後續休閒追蹤時間;實務面向建議高齡者本身的生心理狀態有些調整、社區、高齡住宅、機構內配有休閒專業人員、休閒課程個別化;另外在政府政策面可加強國人休閒觀念、多宣導國人提前進行退休及休閒規劃。Item 從社會生態學觀點探討高齡者疫情焦慮之模型比較─ 以身體衰弱、心理衰弱、社會衰弱為調節變項(2023) 陳怡君; Chen, I-Chun在2020年初全球進入新冠大流行危機,為了遏止疫情擴散,政府下令禁止社區關懷據點的各項群聚性社交照護活動,許多高齡者減少外出機會、社交聚會、走路運動,導致快速老化與健康問題。本研究探究臺北市高齡者身體、心理及社會衰弱程度之現況,以社會生態系統為研究視角,分析高齡者疫情焦慮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之影響情形,進而探討在高齡者身體衰弱、心理衰弱、社會衰弱三種衰弱模型對其調節影響之比較,以2019年至2021年歷經新冠疫情且居住於臺北市12行政區之65歲以上高齡者為研究對象,透過分層抽樣來抽取樣本,因正逢疫情高峰期,限於政府防疫政策,故以線上及實體紙本問卷發放,收回460筆資料,以剔餘之392筆資料進行描述性統計、相關係數分析及結構方程式分析。根據結果所示,在疫情期間,當臺北市高齡者的身體衰弱、心理衰弱、社會衰弱程度越高,其疫情焦慮感則會越深。在社會環境因素之「社會參與度」中,當臺北市高齡者越消極參與社會團體活動,其越傾向展現越強烈的疫情焦慮感;在物理環境因素之「鄰里生活品質」中,當臺北市高齡者感知到鄰里生活品質越優質,其越傾向展現越溫和的疫情焦慮感。本研究除了探討探索高齡者疫情焦慮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物理環境因素之影響情形,也進一步探討其受到身體衰弱、心理衰弱和社會衰弱之調節效果,並且發現到當高齡者的身體衰弱程度愈高,他越願意參與社會團體活動的情況下,容易展現出較高的疫情焦慮。當高齡者的身體、心理及社會衰弱程度愈高,他所處的鄰里生活品質越優質的情況下,容易展現出較高的疫情焦慮。透過社會生態學觀點能提供健康行為更廣泛的瞭解與探索,並且能適切地反映出改變物理環境與社會環境影響個人健康行為的效果,以期提早發現心理或社會面向較不健康之高齡衰弱者,並及早進行介入,未來如再發生類似的疫情事件能給予社區高齡者更合適的照顧與關懷。Item 高齡者使用體健設施與多元性運動介入之效益(2023) 余義箴; Yu, Yi-Chien營造更適宜的環境並系統性地規劃具體運動方案之策略,是國家公共衛生與運動發展的社區介入重要策略。公園體健設施已成為促進高齡者健康的有效環境因子,可藉由多元性運動訓練的導入,達到高齡者健康促進的益處。本研究目的包含:1) 阻力調節效果的體健設施與多元性運動訓練模組整合,對高齡者的健康影響情形;2)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模組介入的延續使用之策略。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兩階段的實驗設計進行驗證:1) 採用單組前後測研究設計,驗證本研究設計之社區公園體健設施多元性運動課程模組,結合油壓式阻力器材的效益 (n=39);2) 採用準實驗研究設計,規劃個人化的訓練內容,探討個別化課表是否可作為延續使用意願的可行方案 (n= 36, EG= 18),以重複量數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共變數分析等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論如下。(一) 體健設施的阻力調節可能限制高齡者肌肉質量促進與體脂肪降低之效果,但提供個人化課表有助於提升肌肉質量與下肢肌力,且可延續身體功能方面的平衡能力。(二)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無法提升中等至高強度、高強度的身體活動量及跌倒自我效能,但提供個人化課表可能有較高的身體活動量及較高的跌倒自我效能。(三) 體健設施之運動課程可提升高齡者對體健設施的動機與態度之整體平均分數,且可增加對政府政策的認同,但對當前政策推動結果的滿意程度降低;提供個人化課表更有機會使高齡者產生實際前往公園操作與複習體健設施的時間。(四) 提供個人化課表有助於增加運動方案介入結束後的效益,即有較高的前往公園次數與平均複習的時間。建議未來研究將可採用客觀儀器掌握身體活動強度,釐清高齡者於複習操作時所產生的身體活動量之強度,並探討對體健設施的態度與動機的改變因素,進一步制定其他可持續引發高齡者使用體健設施意願的策略。相關政策單位於建置公園體健設施時,可考慮增加使用時的阻力強度回饋機制,並檢視效益較高的特定器材,以利最佳化的發揮社區環境建設。Item 臺北市都市型社區長者休閒涉入、休閒動機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以古亭次分區為例(2023) 林雯玉; LIN, Wen-Yu此研究目的在探討臺北市中正區古亭次分區社區長者參與休閒活動對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研究對象為55歲以上社區長者,於里民活動中心或社區發放「休閒活動參與」問卷,以便利取樣方式共發放369份紙本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44份,另電子表單部分回收69份回覆,再以SPSS統計軟體之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做資料處理分析,得到結論如下:一、年齡、教育程度、目前月收入及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類型在休閒涉入、生活品質各方面有顯著的差異,而運動型及技藝型活動尤其顯著;高齡者在休閒涉入程度不同,對休閒內在動機有顯著差異,且對生活品質各方面也有影響;而共同居住對象不同對休閒內在動機有顯著影響,以獨居者的休閒內在動機比較低。二、臺北市中正區古亭次分區高齡者休閒涉入、休閒動機與生活品質呈正相關。基於以上的結論,建議社區長者盡可能及早培養至少一項運動型及技藝型休閒活動,也建議政府及民間相關單位除了運動中心以外也能設置更優質的技藝型、知識型活動中心,讓社區長者有更多元的選擇,希望政府能運用行政資源鼓勵高齡者尤其是獨居者走出家門參與休閒活動,相信對於社區長者的生活品質會有所幫助。Item 日間照顧中心課程規劃之研究(2022) 連火顧; Lien, Ho-Ku日間照顧中心為第一線接觸社區長者的單位,如何設計出能滿足被照顧者需求的課程是一項值得探究的重要主題,有鑑於國內針對日間照顧中心的被照顧者所設計的課程無統一的規範,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透過半結構式訪談,歸納日間照顧中心之課程規劃內容。本研究於2022年6月至7月間,訪談6位於日間照顧中心、機構式護理之家及長期照顧機構之實務工作者。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首先,日間照顧中心的課程類型規劃主要是以認知及生活功能訓練為主;其次,日間照顧中心課程規劃需考量安全性、被照顧者之身心狀態、節慶文化、生活型態以及被照顧者的需求;最後,日間照顧中心的課程須由專業師資進行授課及由專業師資來培訓中心人員,且未來可朝向建構「專業人員設計課程、照顧服務員執行課程」之模式。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發現將有助於未來日間照顧中心規劃相關課程之參考。Item 探討音樂生命回顧課程對社區高齡者自我統整之影響(2021) 黃詩吟; Huang, Shi-Yin臺灣以極快的速度邁入高齡時代,人口老化對國家經濟和醫療所造成的社會結構問題不容小覷,越來越多人關注高齡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討音樂生命回顧課程對於社區高齡者自我統整的影響,採用質性研究之參與觀察法和深度訪談法,以受託於臺北市中山區某日間照顧中心的社區高齡者為研究對象,招募男性4位、女性8位共12位參與者,在2021年2月23日至4月月13日進行每週一次一小時,共八週的音樂生命回顧課程,過程中採完全參與式觀察集行資料收集,以探索音樂生命回顧課程中所觸動的生命事件內涵;再輔以深度訪談法了解課程對參與者自我統整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音樂生命回顧課程在專業人員的引導下,可系統化的喚起參與者在不同生命階段中所發生的人、事、物,並進行一定程度的反思與評值;在計畫性的安排音樂與活動搭配下,音樂具有「引導」的功能,能夠與參與者的生命連結,勾起深層回憶並產生共鳴;最後在自我統整的結論是(一)需適應家庭角色的維持與轉變,喪偶迫使角色失衡需靠時間調適、(二)分化與創造多元社會的角色、培養興趣有利於老化適應、(三)關注身體的改變繼而努力維持自尊、(四)過度關注身體改變容易產生悲觀絕望的想法、(五)活動參與幫助重拾能力,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六)統整生命中的成就與失落,並延續對家庭、社會的關懷、(七)面對或逃避死亡的態度不一。研究建議未來研究對象可以增列不同照護需求的高齡者進行更深入的剖析,並關注課程其他面向的效益、搭配相關心理健康量表進行質量混合研究以獲取更確實之證據;在音樂團體帶領實務上,建議可以事先與參與者建立專業關係、延長活動時數、週數、限制人數以及使用舊物做輔助,強化活動內涵更能達到目標。Item 高齡者手機遊戲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之質性研究(2021) 何咪娜; HO, Mina臺灣早在1993年便成為高齡化社會,拜醫療與公共衛生的進步,國人的平均壽命越來越長,根據統計民國108年國人平均壽命達80.9歲,比較聯合國公布全球平均壽命,我國男、女性皆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分別多7.5歲及9.2歲。隨著平均餘命的增加,過去人們從退休到過世的時間很短,但依據我國勞動基準法強制退休年齡延後至65歲,現在的人退休後至少多出15年的時間度過餘生。退休後時間該如何充分利用,以提升高齡者生活品質、心理健康及精神狀態,除了考慮高齡者福祉、生活及心理需求等議題,設計符合高齡者生理及心理需求的數位遊戲產品,可以讓高齡者有更多的娛樂安排,增加高齡者對生活的滿意度。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招募了6位有在玩手機遊戲、年紀介於55~69歲的高齡者。研究結果如下:(1)容易打發時間是高齡者參與的動機(2)高齡者對遊戲忠誠度高 (3)高齡者覺得遊戲內社交行為麻煩 (4) 高齡者玩遊戲活化腦力防失智,也擔心視力退化。 整體而言,55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擁有許多寬裕的時間,也因此生活感到無聊,若從休閒的視角出發,像手機遊戲這種免費又能隨手取得的休閒方式,足見手機遊戲對高齡者來說是打發時間的最好選擇。Item 高架橋下適老空間規劃-以屏東縣西勢村為例(2021) 黃德榮; Huang, Te-Jung高架橋下的帶狀空間成為近年新的城鄉議題與使用形態,在土地資源日形短缺下,橋下空間之使用其越來越深刻的影響到城鄉景觀、土地資源的利用與社區生活的品質。本研究以高架橋下空間再利用為題,以適老環境作為橋下空間規畫之概念,以屏東縣西勢村為實際規劃之案例。西勢村是屏東縣政府建構在地老化的失智樂齡友善社區。橋下空間再利用之目的在於善用土地資源,滿足村里住民們能有常態性使用的休閒場所。橋下空間因其線狀與空間特性,藉由活用線狀空間而帶動社區面向的發展是為橋下空間再利用的終極目標。研究規劃之目的有四:(一)探討高架橋下適老空間與規畫概念之呈現與建議;(二)分析適老條件,提高社區高齡者參與活動之動機;(三)建構常態性的休閒活動場所,增加社區活動聯誼的機會;(四)建立社區核心意象為目的,強化村里連結與提升社區導覽觀光之價值。Item 台灣高齡者旅遊行為與憂鬱風險之研究(2020) 李謹言; Lee, Chin-Yen憂鬱症狀對於高齡者的身心健康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除增加自殺及失能的風險外,進而產生照護及社會醫療的成本。而從事旅遊行為可為促進高齡者生理、心理及社會層面健康的重要策略之一,然而國內目前探討高齡者旅遊行為及憂鬱風險之相關文獻卻付之闕如。據此,本研究之目的為 (1) 瞭解臺灣高齡者旅遊行為與憂鬱的現況。(2) 探討臺灣高齡者人口學變項與旅遊行為的關聯性。(3) 探討臺灣高齡者旅遊行為與憂鬱風險的關聯性。本研究採用橫斷式調查法,以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的方式,蒐集臺灣高齡者旅遊行為、憂鬱症狀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量表),以及社會人口學變項,共取得1,068份有效樣本,並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與二元邏輯斯迴歸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發現:(1) 研究對象過去一年之內有旅遊經驗者有佔總樣本數的69.9%;而有憂鬱狀態的高齡者則佔總樣本數的8.3%。(2) 研究對象年齡在「75歲以上」、性別為「男性」、教育程度「較低」以及體位為「過輕者」呈現較低的旅遊行為。(3) 「有旅遊」的高齡者之憂鬱風險顯著低於「無旅遊」的高齡者;而高齡者無論是從事國內或是國外旅遊,皆有較低的憂鬱風險;此外,與「旅遊頻率為0」的高齡者相比,旅遊頻率為「低 (1-2次)」、「中 (3-5次)」、「高 (6次以上)」的族群皆有較低的憂鬱風險;最後,與花費旅遊經費「較低的族群」相比,花費為「中等」及「較高」的族群同樣有較低的憂鬱風險。本研究之結果建議未來有關單位可推動高齡者多從事旅遊活動,以做為高齡憂鬱預防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