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不同著地型態下赤足與穿鞋跑走之生物力學分析
    (2011) 林冠綸
    目的:探討後足與前足二種不同著地型態之跑步與走路,對人體下肢生物力學特性之影響,並比較二種著地型態之間有無穿鞋的差異。方法:招募12位男性受試者,其著地動作型態皆為習慣足跟先著地,採平衡次序法進行不同著地型態動作穿鞋或赤足的跑步與走路動作,透過動作分析系統、表面肌電儀與裝有負重元之跑步機進行資料收集。統計使用二因子重複量數進行分析,顯著水準設為α =.05。結果:在不同著地型態的跑與走,前足著地產生較小的負荷率,而且產生較大的膝關節著地角度與著地至重心距離。預先收縮期與著地期的肌肉活化表現方面,前足著地跑步的腓腸肌活化程度大於後足著地,然而脛前肌則為後足著地大於前足著地。在赤足的情況下,跑步的步頻、膝關節著地角度與踝關節的活動度均增加。但是,赤腳後足著地產生的負荷率較大,造成下肢勁度增加。結論:前足著地方式可降低著地時的負荷率,主要是改變著地型態後增加膝與踝關節的活動,然而下肢肌肉使用情形又與後足著地型態相反,因此可訓練到不同肌群。由於赤足的後足著地方式會產生更大的負荷率,因此赤足的運動方式必須適當調整著地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