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與休閒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6

為配合我國社會變遷與體育發展及本校的轉型與發展,本學院於90年8月正式成立,並將原屬本校教育學院之體育學系(所)、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調整成立運動與休閒學院,並於95學年度增設運動科學研究所:為提升本院競爭力於101學年度運動競技學系與運動科學研究所整併為「運動競技學系」,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與管理學院餐旅管理研究所整併為「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不同握把橢圓機之生物力學分析
    (2009) 李俊義; Lee, Chun-Yi
    現今橢圓機不僅用來健身運動還廣泛使用於醫療復健上,其提供下肢與上肢的訓練,但其並未有完整的握把方面分析。目的:分析不同握把橢圓機之生物力學影響,並建立橢圓機上肢自然運動軌跡。方法:受測者為10名健康成年男性,分以轉速60 rpm分別在三種握把前後距離 (Orig、Middle、Proximal) 和三種寬度 (Narrow、Orig、Wide) 以及3D握把與Free方式進行踩踏。橢圓機之阻力設為0 W,每次進行30秒踩踏,到達穩定之後擷取10秒的資料進行分析。資料分析運動學參數、肌電振幅和手部力量值,使用單因子變異數進行統計分析,顯著水準定為α=.05。結果:傳統橢圓機握把設計無法有效的提供上肢訓練,而利用3D握把較能提高肱二頭肌的活化效果,對於訓練上半身可能會較有幫助。在無使用握把的踩踏方式上,股二頭肌的活化有較低的現象和身體較不穩定的情況,其藉由踝關節的改變來維持身體質量中心的穩定和驅動飛輪。在改變握把前後距離可能會影響到肱三頭肌的訓練效果。結論:一、未來橢圓機可增加上肢的運動量。二、橢圓機握把軌跡可模擬手部自然擺動的軌跡。三、橢圓機握把可考量以多向度的握把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