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8

∥ 系所沿革

在全球化潮流下,國際人力資源的發展更趨重要。相對地,國際人力資源專業工作者的培育需求也必然更顯迫切。在此背景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人力教育與發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Workforce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IWED)於民國九十二年(九十二學年度)成立,隸屬於科技學院;於民國九十八年(九十八學年度)更名為「國際人力資源發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IHRD),並改隸國際與僑教學院。民國一百零三年(壹零三學年度),國際與僑教學院與社會科學院合併後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院。

∥ 系所特色

本所成立於民國九十二年,為全國第一所採用全英語授課,並同時招收本國籍與國際學生的系所。以培育國際企業、各國政府機構及國際性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規劃與管理專業人才為目標。本所的成立及發展正是反映前述時勢所趨,希望成為引領此領域之先驅,提供學生發展成為國際化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基礎和專業課程,以培養其具備進入全球化職場的素養和關鍵知能,學生在畢業後授予管理學碩士學位(MBA Degree)。

本國學生的招生方式包含推薦甄選及碩士一般生考試,考試科目為「管理學」和「英文」;國際學生的招生方式為申請入學和僑生海外聯招。國際化是我們的一大特色,除了師大的學習環境之外,本所與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 Champaign (UIUC)長期學術合作,學生在完成課程且通過甄選後,可申請赴UIUC擔任訪問學生,提供學生多元學習的環境與機會。

∥ 本系教育目標

一、培育人力資源發展與管理之專業人才。

二、培育國際化與跨文化管理之專業人才。

∥ 歷屆學生來源

本所歷屆的學生來源除本國學生外,包括美國、加拿大、巴拿馬、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聖露西亞、薩爾瓦多、玻利維亞、聖克里斯多福、海地、法國、西班牙、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捷克、波斯尼亞、塞內加爾、拉脫維亞、俄羅斯、布吉納法索、甘比亞、馬拉威、史瓦濟蘭、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日本、蒙古、越南等國。學生在大學主修有商管、經濟、心理、教育、外語、政治、社會、英語、中文、及工業設計等等,十分多元,是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學習場域。

∥ 學生未來出路

本所國內畢業生英語文能力及人資專業在各界備受肯定,且畢業生遍佈知名企業如:台積電、台達電、宏達電、鴻海集團、緯創、台電公司等知名企業;此外,學生也可朝公務體系發展,或繼續深造博士學位。

外籍學生中,外交部國合會推薦學生大多為各邦交國官員,畢業返國後通常擔任該國人力資源發展之重要職務。

∥ 師資

目前本所的師資係結合了六位本所專任教師,以及多位兼任教師共同投入及組成本所堅強優秀教學陣容,每一位教師皆擁有國內外著名大學博士學位,不但能以英語授課,學術涵養亦十分深厚。未來將持續努力透過傅爾布萊特獎助(Fulbright Grant)計畫與本校學術交流交換等管道,禮聘客座教授或交換教授於本所任教。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雇主品牌對於企業社會責任和求職強度的中介作用:以Y世代的觀點
    (2016) 陳詩語; Chen, Shi-Yu
    由於人力資源供應的減少以及需求的增加,導致了勞動市場上的人才爭奪戰。退休的嬰兒潮也創建了一波波勞動世代的轉換。現今的勞力供需狀況,8000萬Y世代將開始取代現有的勞力。雖然不斷有報導指出,Y世代擁有不同於以往世代的價值觀,但Y世代的工作價值觀的獨特性證據仍是喜憂參半。此外,由於Y世代進入勞動市場時,組織日趨注視企業社會責任(CSR)的相關活動。組織正試圖致力於社會負責任,以便找到更多的「人才解決方案」。然而,很少研究指出組織對社會負責的履行和各種形式的競爭力之間的關係。此外,在人力資源的領域裡,雇主品牌一詞已逐漸受到許多關注與重視。有研究指出,擁有一個強大的雇主品牌,企業較能找到「最好、最聰明」的人才。因此,本研究旨在為一個擁有高程度企業社會責任的組織,能否使其雇主品牌更加有利於未來的員工就職意願。特別是在Y世代勞力越趨於重要的求職背景下,這項議題已經成為當今人力資源管理關注的問題。
  • Item
    工作生活平衡,企業社會責任,組織文化對組織吸引力之影響
    (2016) 劉誠桓; Cheng-Huan Liu
    近年來,組織吸引力在全球人才戰爭下是非常熱門議題,隨著不同族群進入職場,網際網路招募成為企業的重要招募管道。雖然有研究以員工的角度來分析組織吸引力的因素,很少研究直接收集並分析組織資料來研究組織吸引力。本研究探討台灣企業於招募網站呈現關於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企業的社會責任,組織文化的內容,並分系這些內容對組織的吸引力影響。 本研究之對象為Cheers雜誌2015年新世代最嚮往前一百企業之招募網站,本研究從國內外相關研究發展出編碼須知,並雇用已受過編碼訓練之編碼員透過內容分析法去收集企業之招募網站資料,在使用統計分析網站內容和組織吸引力之關係。 本研究結果發現網站上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企業社會責任內容對組織的在新世代最嚮往企業之排名有關。這項研究根據網站內容分析之結果發展出三種不同文化類型,並然​分析不同的組織文化和組織吸引力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組織強調支持,創新,團隊導向和多樣化的文化對新世代員工而言有較高的組織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