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2

歷史與沿革

本系根源於民國42年所成立的工業教育系「工藝教育組」,專責培育我國中學「工藝」課程之師資,配合課程內涵之調整與修訂,在民國61年更名為「工業技術教育組」,並於民國71年正式獨立設系為「工藝教育學系」,為配合學校藝術學院成立,本系隸屬於藝術學院。

民國80年增設碩士班,民國87年增設博士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課程改革的需求,外加上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衝擊,在民國83年正式將系名更改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專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課程之師資,民國87年本系改隸屬於當年新成立的科技學院。為符合本系培育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才之目標,本系獲教育部同意,從98學年度起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並簡稱為科技系。

為拓展本系畢業學生之就業機會並開啟本系畢業生至業界就業的契機,本系自民國83年開始,以既有的師資培育為基礎,先後在「大學部」實施課程分組,目前的大學部課程則分為「學習與科技組」及「設計與科技組」,以培養科技產業界所須之人力資源人才。在「碩士班」階段則先後規劃「科技與工程教育」、「人力資源」與「網路學習」等多元之課程內涵,協助學生發展各該領域之專業與研究能力;在「博士班」則設有「科技與工程教育」與「人力資源」兩組課程,培育各該領域之專業「教學」與「研究」之人才。

系所特色與目標

科技系原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教師之專門機構,然為因應師培市場之萎縮,科技系於十年前即著手調整課程結構,以培育學生朝向科技產業界發展為目標。目前,科技系的課程本質,是以科技產業為主體,學生藉由各科技產業課程,例如傳播科技業、製造科技業、營建科技業、運輸科技業,來瞭解台灣科技社會的結構與內涵。在上課的型態上,則是提供學生以「設計」及「製作」的方式來進行,藉以深入瞭解科技產業之工作內涵與程序。在此基礎之下,本系再輔以人力資源發展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科技產業知識」及「人力資源發展專長」,得以進入科技產業從事企業的教育訓練工作。

設備與學習資源

現有自造大師基地、專題研討室多間、電子實驗室、人力資源研討室多間、電腦實驗室、網路教學實驗室、圖文傳播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綜合工廠、電腦繪圖室、數位傳播教學實驗室、媒體設計實驗室等多元教學設施。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擴增實境融入探究式行動學習系統之設計-以博物館無縫式學習為例
    (2012) 王耀宗
    行動載具在我國正積極地進行推廣以及廣泛地實施教學實驗,它除了具有體積輕巧及方便攜帶的特性之外,高擴充性及個人化的學習更是其優勢,本研究便以國小自然科「認識天氣」為主題,以國小六年級為實驗對象,並應用擴增實境虛實整合的技術,建立學習者直覺的互動及真實的操作體驗,並應用於學校自學、學校導學及博物館導覽這三個不同場域的無縫式學習,在結束學習之後則實施學習能力測驗,使用前、後測的方式分析其在學習成效上與不使用擴增實境輔助的行動學習上的表現差異,最後再透過系統滿意度問卷分析學習者對此次教學實驗各面向的滿意度分數。其實驗結果為有擴增實境支援的探究式學習之成效顯著優於無擴增實境支援的探究式學習,而在滿意度方面則大多給予肯定的分數,但在未來實施上需保留更多給學習者練習操作的時間。
  • Item
    整合式學習環境下博物館行動學習系統之研究
    (2005) 王盟傑; Meng-Jie Wang
    過去跟博物館相關的研究很多,但是多以博物館本身的展品放置、路線規劃或導覽服務設施規劃居多,對於運用導覽不同策略及學生參觀博物館的學習成效,均無太多的著墨。故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個「博物館整合式學習系統」且搭配適合的教學策略及配合學校的相關課程之安排,建構一個博物館探索學習環境,期望能透過本研究之分析、設計與實驗教學,讓學校教育結合參觀博物館的活動以及後續的延伸學習能夠更加多元,且能提供教師有關博物館學習的方式以及教學活動規劃之建議。研究方向為設計並實作整合式博物館學習環境,運用博物館學習平台、行動學習系統結合無線網路、平板電腦為工具,並以國中一年級學生為對象分析系統之學習成效。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用文獻分析、系統開發與準實驗設計,首先探討相關文獻 以建構博物館整合式學習環境,再發展相關活動及教材。教學實驗以南投縣某國中一年級兩班79人為研究對象,一班為實驗組,進行「整合環境下博物館行動學習」;另一班為控制組,進行傳統導覽員解說。實驗結束後,利用單因子共變數分析、t檢定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並觀察參觀行為及滿意度調查,最後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實施「博物館整合式學習環境」,能夠提升學生對於館內展示內容的理解程度,且學生對於這種教學方式的滿意程度呈正向反應;而另一方面,學生認為行動裝置的電力持續性以及無線網路環境的穩定性,都是需要再加強的地方。
  • Item
    建置雲端擴增實境教材編輯系統之研究
    (2013) 徐韻如; Yun-Ru, Hsu
    擴增實境有結合真實和虛擬世界的特性,因此透過此技術可彌補真實世界無法呈現虛擬資訊的缺點,利用擴增實境製作學習教材,可幫助傳達抽象的概念,讓學生較易理解學科內容的呈現。擴增實境教材可吸引學生注意力,提升學生對於自然與生活科技的學習動機。製作擴增實境教材需經過不同軟體的配合才可完成,對於部分資訊能力不佳的教師,自行開發擴增實境教材將成為負擔。 本研究開發使教師可自行編輯擴增實境的教材編輯系統,目的在於幫助教師快速製作符合教學內容的擴增實境教材,避免教師因為技術門檻過高,就放棄使用擴增實境教學。在許多研究中曾提到探究式學習結合擴增實境的例子,都可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對學習主題產生探究。故教師在使用本系統也可參考探究式教材編輯模式,發展擴增實境教材。本系統以雲端運算的處理能力,突破行動設備的硬體限制,加強擴增實境使用的流暢性。 此外,本研究也調查教師在使用雲端擴增實境教材編輯系統滿意度,研究結果發現,雲端擴增實境教材編輯系統修改教材之彈性度高,教師對系統給予高度評價,且使用本系統開發擴增實境教材意願高。研究所得建議包含網頁端和APP端介面設計需一致、網站端需新增預覽功能、未來研究可調查學生端使用擴增實境教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