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2

歷史與沿革

本系根源於民國42年所成立的工業教育系「工藝教育組」,專責培育我國中學「工藝」課程之師資,配合課程內涵之調整與修訂,在民國61年更名為「工業技術教育組」,並於民國71年正式獨立設系為「工藝教育學系」,為配合學校藝術學院成立,本系隸屬於藝術學院。

民國80年增設碩士班,民國87年增設博士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課程改革的需求,外加上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衝擊,在民國83年正式將系名更改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專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課程之師資,民國87年本系改隸屬於當年新成立的科技學院。為符合本系培育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才之目標,本系獲教育部同意,從98學年度起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並簡稱為科技系。

為拓展本系畢業學生之就業機會並開啟本系畢業生至業界就業的契機,本系自民國83年開始,以既有的師資培育為基礎,先後在「大學部」實施課程分組,目前的大學部課程則分為「學習與科技組」及「設計與科技組」,以培養科技產業界所須之人力資源人才。在「碩士班」階段則先後規劃「科技與工程教育」、「人力資源」與「網路學習」等多元之課程內涵,協助學生發展各該領域之專業與研究能力;在「博士班」則設有「科技與工程教育」與「人力資源」兩組課程,培育各該領域之專業「教學」與「研究」之人才。

系所特色與目標

科技系原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教師之專門機構,然為因應師培市場之萎縮,科技系於十年前即著手調整課程結構,以培育學生朝向科技產業界發展為目標。目前,科技系的課程本質,是以科技產業為主體,學生藉由各科技產業課程,例如傳播科技業、製造科技業、營建科技業、運輸科技業,來瞭解台灣科技社會的結構與內涵。在上課的型態上,則是提供學生以「設計」及「製作」的方式來進行,藉以深入瞭解科技產業之工作內涵與程序。在此基礎之下,本系再輔以人力資源發展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科技產業知識」及「人力資源發展專長」,得以進入科技產業從事企業的教育訓練工作。

設備與學習資源

現有自造大師基地、專題研討室多間、電子實驗室、人力資源研討室多間、電腦實驗室、網路教學實驗室、圖文傳播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綜合工廠、電腦繪圖室、數位傳播教學實驗室、媒體設計實驗室等多元教學設施。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國中生活科技操作技能學習評量工具之發展與應用
    (2024) 許書瑒; Hsu, Shu-Yang
    自108課綱實施至今,生活科技課程已落實於國高中教育,而實作在科技教育更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一環。然而,對於生活科技實作中關於操作技能的評量方式,雖有許多專家建議,卻較少有實際評量工具可以參考與使用,故本研究旨在發展一份「國中生活科技操作技能學習評量工具」,據此瞭解學生在生活科技實作活動中的操作技能表現。為了達到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參考邱皓政(2006)所提出的評量工具發展流程,並針對雙北地區國民中學八至九年級學生進行立意取樣抽取研究樣本,有效樣本共359份。本研究使用難度與鑑別度分析、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等方法檢驗研究數據,結果顯示:(1) 本研究發展的國中生活科技操作技能學習評量工具,具有適當的信效度;(2) 國中生在操作技能學習評量工具的結果分析顯示,操作機具的速度快慢與技術面向的表現沒有顯著差異;(3) 不同性別國中生在國中生活科技操作技能概念性知識、態度、技術等面向的表現有差異,顯示教師在進行機具教學活動設計與實作活動分組時,可將性別納入考量;(4) 不同年級國中生在國中生活科技操作技能的表現相近,顯示本研究之學習評量工具適用於各年級。
  • Item
    國中生科技學習現況與偏好之研究
    (2012) 王書賢; Shu-Hsien, Wang
    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九年一貫體制下國中生科技學習現況與偏好,在十二年國教正值發展之際,提供教育改革者一個參考依據。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研究以課程內涵、學習活動與教學方法三個面向架構出國中生的科技學習現況與偏好之調查問卷,並利用分層隨機抽樣抽取全國254間學校作為調查對象。本研究共回收教師有效問卷127份,學生有效問卷663份,有效回收率分別達到五成及六成。主要結論如下:(1)國中生對於生活科技課程內涵、學習活動與教學方法的熟悉度尚可,而其偏好分別為科技的影響與創意實作、遊戲與實作類型、以及遊戲與示範教學法;(2)生活科技教師對於課程內涵的認同度較高,在學習活動方面也能運用多元的學習活動,而在教學方法方面主要以講述與示範教學法為主;(3)國中教師與學生對於落實生活科技的課程內涵、學習活動與教學方法等看法有差異,值得持續重視與檢討改善。透過本研究的相關結論,期望能作為未來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或相關人員之重要參考依據。
  • Item
    科幻小說與科幻影片對激發國中生產品設計創意的效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12-09-01) 林坤誼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著重在探究透過科幻小說與科幻影片以激發八年級學生產品設計創意的效益,而為了達到此一目的,本研究主要採用準實驗研究的不等組前後測設計,並針對四個班級共137位八年級學生進行教學實驗。依據本研究資料分析的結果,主要獲致以下研究結論:一、善用科幻影片較科幻小說能有助於提升國中生的產品設計創意;二、依據國中生的圖像型認知風格以規劃適性的科幻影片實作活動,有助於提升其在產品設計創意的表現;三、不同認知風格的國中生在產品設計實作活動中,未必皆能妥善運用其表徵方式以解決問題,故教師在實作教學過程中仍需要給予適切的引導與協助。
  • Item
    我國國中畢業生升學高中與高職、五專比例之研究
    (教育資料文摘社, 1989-04-01) 廖季清計畫主持; 陳文章計畫主持; 林文達研究主持; 張天津研究主持; 曾勘仁; 賴福來; 李隆盛; 陳佩珍; 林淑貞
  • Item
    透過網路教學模式培養國中生問題解決能力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2-06-??) 蔡錫濤; 廖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