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2

歷史與沿革

本系根源於民國42年所成立的工業教育系「工藝教育組」,專責培育我國中學「工藝」課程之師資,配合課程內涵之調整與修訂,在民國61年更名為「工業技術教育組」,並於民國71年正式獨立設系為「工藝教育學系」,為配合學校藝術學院成立,本系隸屬於藝術學院。

民國80年增設碩士班,民國87年增設博士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課程改革的需求,外加上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衝擊,在民國83年正式將系名更改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專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課程之師資,民國87年本系改隸屬於當年新成立的科技學院。為符合本系培育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才之目標,本系獲教育部同意,從98學年度起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並簡稱為科技系。

為拓展本系畢業學生之就業機會並開啟本系畢業生至業界就業的契機,本系自民國83年開始,以既有的師資培育為基礎,先後在「大學部」實施課程分組,目前的大學部課程則分為「學習與科技組」及「設計與科技組」,以培養科技產業界所須之人力資源人才。在「碩士班」階段則先後規劃「科技與工程教育」、「人力資源」與「網路學習」等多元之課程內涵,協助學生發展各該領域之專業與研究能力;在「博士班」則設有「科技與工程教育」與「人力資源」兩組課程,培育各該領域之專業「教學」與「研究」之人才。

系所特色與目標

科技系原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教師之專門機構,然為因應師培市場之萎縮,科技系於十年前即著手調整課程結構,以培育學生朝向科技產業界發展為目標。目前,科技系的課程本質,是以科技產業為主體,學生藉由各科技產業課程,例如傳播科技業、製造科技業、營建科技業、運輸科技業,來瞭解台灣科技社會的結構與內涵。在上課的型態上,則是提供學生以「設計」及「製作」的方式來進行,藉以深入瞭解科技產業之工作內涵與程序。在此基礎之下,本系再輔以人力資源發展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科技產業知識」及「人力資源發展專長」,得以進入科技產業從事企業的教育訓練工作。

設備與學習資源

現有自造大師基地、專題研討室多間、電子實驗室、人力資源研討室多間、電腦實驗室、網路教學實驗室、圖文傳播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綜合工廠、電腦繪圖室、數位傳播教學實驗室、媒體設計實驗室等多元教學設施。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運用類神經網路建構最佳留任模式之研究-以直效行銷之電話行銷為例
    (2010) 陳玫華; Mei-Hua Chen
    在現今變遷快速和競爭激烈的全球化商務環境中,企業體面臨全新的競爭與挑戰,每個企業無不希望能成功聘用優秀且適當的員工以提升公司整體的營運價值。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選、育、用、留」領域中,「選才」(招募)是一切人力資源管理的開始,如何透過正確的招募管道及有效甄選工具,以協助評估與發展人力資源,在人力資源管理議題中一直是相當被重視的一環。簡士評(2002)曾提到:招募是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因為招募可以幫企業獲取到最重要的人力資本。管理者都知道,組織一旦錯誤分配人力資源,往往會花上沈重的成本,故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為公司找到適合的人」。 「留任」是另一個企業所關心的議題,離職與留任是一體兩面,但對企業而言,探討留任比離職較實務。每一企業都有它獨特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管理制度等…,故會影響員工留任之因素自然有所不同,總之,了解影響員工留任的關鍵要素,乃是留住優秀人才的不二法門。 本研究期待能為個案公司解決人事問題,故本研究目的為挑選影響留任之因素並尋找出最佳數值點,以有效預測留任;經研究結果可知,對個案公司而言,對留任有影響性及重要性的變數有雇用別、年齡、證照狀況、行為、情感、認知等六因素,而最佳數值點為0.797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