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2

歷史與沿革

本系根源於民國42年所成立的工業教育系「工藝教育組」,專責培育我國中學「工藝」課程之師資,配合課程內涵之調整與修訂,在民國61年更名為「工業技術教育組」,並於民國71年正式獨立設系為「工藝教育學系」,為配合學校藝術學院成立,本系隸屬於藝術學院。

民國80年增設碩士班,民國87年增設博士班。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與課程改革的需求,外加上師資培育多元化的衝擊,在民國83年正式將系名更改為「工業科技教育學系」,專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課程之師資,民國87年本系改隸屬於當年新成立的科技學院。為符合本系培育科技產業教育訓練人才之目標,本系獲教育部同意,從98學年度起更名為「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並簡稱為科技系。

為拓展本系畢業學生之就業機會並開啟本系畢業生至業界就業的契機,本系自民國83年開始,以既有的師資培育為基礎,先後在「大學部」實施課程分組,目前的大學部課程則分為「學習與科技組」及「設計與科技組」,以培養科技產業界所須之人力資源人才。在「碩士班」階段則先後規劃「科技與工程教育」、「人力資源」與「網路學習」等多元之課程內涵,協助學生發展各該領域之專業與研究能力;在「博士班」則設有「科技與工程教育」與「人力資源」兩組課程,培育各該領域之專業「教學」與「研究」之人才。

系所特色與目標

科技系原屬培育中學「生活科技」教師之專門機構,然為因應師培市場之萎縮,科技系於十年前即著手調整課程結構,以培育學生朝向科技產業界發展為目標。目前,科技系的課程本質,是以科技產業為主體,學生藉由各科技產業課程,例如傳播科技業、製造科技業、營建科技業、運輸科技業,來瞭解台灣科技社會的結構與內涵。在上課的型態上,則是提供學生以「設計」及「製作」的方式來進行,藉以深入瞭解科技產業之工作內涵與程序。在此基礎之下,本系再輔以人力資源發展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科技產業知識」及「人力資源發展專長」,得以進入科技產業從事企業的教育訓練工作。

設備與學習資源

現有自造大師基地、專題研討室多間、電子實驗室、人力資源研討室多間、電腦實驗室、網路教學實驗室、圖文傳播實驗室、電工實驗室、綜合工廠、電腦繪圖室、數位傳播教學實驗室、媒體設計實驗室等多元教學設施。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臺灣與美國科技課程發展之比較研究
    (2006) 林坤誼; Kuen-Yi Lin
    面對新世紀的來臨,世界各國莫不致力於教育改革工作,並以提升國家競爭力為主要目標。臺灣主要以「綠色矽島」聞名世界,需要透過科技教育以持續培育高科技人才,因此中小學的科技教育便扮演重要的角色。臺灣的科技課程改革常會參照美國的發展趨勢,以現階段美國科技課程的發展趨勢而言,正如美國全民科技教育專案領導人Dugger所言,正逐漸朝向標準本位的潮流邁進。而當論及美國的標準本位教育改革時,加州可謂是此次美國標準本位教育改革的先驅,故其經驗應值得我國參考。有鑑於此,本研究主要採用比較研究法做為主要的研究途徑,並運用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研究方法進行研究,藉此一方面深入了解臺灣與美國加州科技課程發展的現況,另一方面則比較臺灣與美國加州科技課程發展的現況,以藉此找出臺灣科技課程發展的問題。透過上述比較研究的途徑,本研究除了獲致臺灣與美國加州科技課程發展的現況外,主要亦研提出有待改進的問題包含:(一)中小學科技標準方面:(1)臺灣科技標準研訂理念的關切焦點僅限於學生,而美國加州科技標準則較忽略以學生為中心;(2)臺灣科技標準研訂過程缺乏相關規準與評鑑團隊,而美國加州科技標準研訂過程則缺乏確認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科技能力;(3)臺灣科技標準研訂成果缺乏具體表現標準與參考活動示例,而美國加州科技標準研訂成果則缺乏與設計相關的重要國際趨勢。(二)中小學科技課程教科書發展方面:(1)臺灣科技課程教科書發展理念未能全面地反應科技教育的學習價值,而美國加州科技課程教科書發展理念則較少考量學生的經費負擔能力;(2)臺灣與美國加州科技課程教科書發展者的理念與科技教師發展科技課程的理念有差距;(3)臺灣科技課程教科書的發展採用標準關聯程序導致內容無法涵蓋所有能力指標,而美國加州由於科技教師常兼採數本教科書,故能否適切地達致科技標準的要求仍須考量;(4)臺灣科技課程教科書的內容侷限於課程綱要且教師手冊的功能不夠明確,而美國加州科技課程教科書的內容由於必須兼顧各地區需求,故較難反應單一學區特殊需求。(三)中小學科技教師課程發展方面:(1)臺灣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理念缺乏考量社區工業的需求,而美國加州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理念則缺乏考量學校現況;(2)臺灣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程序並不符合標準本位的理念,而美國加州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程序較符合標準本位的理念,但可能對科技教師而言會有較大的負擔;(3)臺灣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成果缺乏文獻探討與評量導板(rubrics)的規劃,而美國加州科技教師課程發展的成果則缺乏學習報告的規劃。(四)專業團體方面:(1)臺灣專業團體缺乏強化生活科技教師的專業成長,而美國加州專業團體則缺乏實際至教學現場輔導的規劃;(2)臺灣專業團體缺乏熟悉教育改革的成員以協助教師專業成長,而美國加州專業團體則缺乏由表現優異的科技教師進行示範教學;(3)臺灣專業團體缺乏善用資訊與傳播科技以提供教師多元的進修管道,而美國加州專業團體則缺乏製作相關的教材以供科技教師選用。(五)科技學會方面:(1)臺灣科技學會缺乏促進會員專業成長及與工業間互動的機制,而美國加州科技學會則缺乏影響學校排課的機制;(2)臺灣與美國加州科技學會在如何提升師資需求方面皆需要持續努力。依據上述研究結論,臺灣科技課程發展若能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改善,應可使我科技教育發展更為蓬勃。
  • Item
    以整合MST取向建構科技教育學習網站之初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0-02-??) 林坤誼
  • Item
    以準工程取向建構高中科技教育課程的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0-08-??) 林坤誼; 顏郁欣
  • Item
    MST取向之模組化教學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1-12-??) 林坤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