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2
  • Item
    台北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研究
    (2005) 張錫勳
    本研究旨在了解台北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現況。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以自編之「台北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問卷」為調查研究工具,以臺北縣27所抽樣學校正式教師1475人作為正式問卷調查對象,回收92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63.19%)。本研究針對所得的資料,以SPSS8.01 for Windows套裝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Independent-Samples T-Test)、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薛費(Scheff)事後比較分析等統計分析。此外,本研究另透過訪談方式,蒐集12校,34位教師的意見,了解學校對於九年一貫課程實施遭遇的問題與建議。本研究之結論分為下列二部份: ㄧ、台北縣國民中學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自評方面 (一)台北縣國中對於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傾向「部份肯定」態度。 (二)「學校班級數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沒有顯著影響。 (三)「學校行政轄區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沒有顯著影響。 (四)「教學年資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沒有顯著影響。 (五)「性別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有顯著影響。調查問卷整體評估方面,男性教師總平均數顯著高於女性教師總平均數;其次在「課程計畫」及「配套措施」層面上,亦以男性教師平均數顯著高於女性平均數。 (六)「最高學歷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有顯著影響。調查問卷整體評估方面,最高學歷為「大專」教師總平均數顯著高於「研究所」教師總平均數;其次在「課程計畫」及「課程實施」層面上,亦以最高學歷為「大專」教師平均數顯著高於「研究所」教師平均數。 (七)「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有顯著影響。調查問卷整體評估方面,目前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教師總平均數顯著高於未擔任該職務教師總平均數;其次在「課程計畫」層面上,亦以目前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教師平均數顯著高於未擔任該職務教師平均數。 (八)「任教領域差異」對於教師在課程綱要實施現況之整體自評結果沒有顯著影響。 二、台北縣國民中學課程綱要實施遭遇的問題與建議方面 (一)學校遭遇的問題: 1.學校行政運作方面:如學校課程自主權限不明確、教師授課節數及配課問題、行政業務負荷加重。 2.課程實施與教學評量方面:如教學型態的調整、一綱多本造成教材銜接問題、配套措施不足問題。 3.教師專業成長方面:如教師專業能力不足、教師參與研習意願偏低、教師工作負荷增加。 (二)學校的建議: 1.政策檢討修正方面:如能力指標過於攏統龐雜,不易解讀轉化的問題、重新檢討領域學習節數與彈性學習節數合理性的問題、恢復統編本教科書編輯、學校本位課程評鑑與教學評鑑落實的問題、基本學力測驗與多元入學方案。 2.健全配套措施方面:如師資培育機構重新檢討課程內容以提昇教師專業能力、提供教師領域專長認證及進修管道、改善教學設備、減授教師授課節數減輕工作負擔、實施階段性學力檢測、加強國中小學教師對話機制、實施教學專業評鑑、重新修訂課程綱要。 3.加強溝通宣導方面:如中央及地方主管教育機關應加強對社會大眾有關政策之溝通宣導、充分提供交流平台,讓學校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積極認真,並有具體成效之優良案例廣為交流分享。
  • Item
    解析Beane對課程統整理論與實際的主張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單文經
    本文的主旨,在針對美國課程與教學學界主張課程統整最力的學者之一James A. Beane的重要主張作一番解析,希望能從中獲得對一些啟示。全文共分為六節。除前言與結論之外,另外四節,依序討論Beane對於課程統整意義的探究、課程統整的四個面向、課程統整的配套作法,以及課程統整面臨的挑戰。Beane對於課程統整的意義,係採取狹義的觀點,認為應該利用真實世界的議題作為中心,而完全不考慮學科既有的界線。因而,他固然反對分立的學科本位組織,也不贊成平行學科、互補學科單元、統整日等作法,連多學科和科際整合二種課程組織,因為它們只是把現有的學科加以重編而已,也為Beane所反對。Beane把課程統整當作一種理論,指出其具有四個面向。中中,經驗的統整、社會的統整和知識的統整三者是就課程統整的內容分析,其用意在提醒我們:課統整的內容應該兼顧經驗、社會和知識三者,而不能只注意知識的面向。至於把統整當作課程設計,則是就課程統整的形式來分析,其用意在提醒我們:若欲徹底實施課程統整,必須從課程設計開始,即作根本的改變。Beane認為課程統整不僅是行事方法的不同而已,而是做一些非常不同的事。他不認為課程統整只是環繞著某些主題,把若干個科目的內容,作重新的安排。他認為課程統整,有著完整的配套作法。這些作法可歸納為(1)協同合作的設計;(2)卓越的教學方法;(3)整合的學習統體等三方面。Beane提醒我們,課程統整充滿了心智與體力的挑戰。這些挑戰,有些是來自課程統整本身所具有的革新特性,有些則來自教育學術界和實務界許多難以轉變的文化,當然,還有各界對課程統整的誤解。這些挑戰可歸納為(1)班級內;(2)同事間;(3)其他各界人士等三方面。本文最後一節指出,我國目前所推動的以「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為核心的課程改革之中的課程統整,乃是在既有的學科基礎之上,進行的多學科式或是科際整合式的課程統整,而非Beane嚴格定義下的完全課程統整。作者以為,即使是較寬鬆的多學科式或是科際整合式的課程統整,對於國內大多數的國民中小學教師而言,也是從未有的經驗。這裡牽涉到的不只是與教師專業知能有關的技術層面的因素,還牽涉到整個教師專業文化的轉型。因此,作者認為應採比較寬鬆的角度來看這次課程改革,不能嚴格零和的觀點來評論其成功或失敗,而要以點滴進步累積經驗的觀點來看,如果因為提供了機會與支持給中小學教師,而讓他們在目前的教學現場,能向前移動一小步,就算很不錯了。不過,任何改革的開始,總得有個可資「取法乎上」的參考點,Beane對於課程統整的理論與實際的主張,應該具有這樣的指標作用。否則,連「取法乎上」的依據都沒有,那麼「得乎其中」的可能性就會降低,終於「向下沈淪」而難以自拔。
  • Item
    九年一貫健康教育課程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發展與成效評估
    (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 2009-06-01) 劉婉柔; 胡益進; 林瑞誼
    本研究旨在發展九年一貫健康教育課程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以供學校健康與體育領域課程之教師與校護於口腔衛生教育教學時使用。因此以國中小學童為研究對象設計教育介入策略,並以準實驗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以立意選取的學校作為實驗分組的依據,共有313人參與本研究,前測在介入前一週施測,介入時間為二週,後測於介入後隨即進行,後後測於介入後二個月進行,以了解教育介入成效。重要研究結果歸納如下:一、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介入方式對於五年級學童而言,在「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等方面的立即成效上有顯著進步;對於七年級學童而言,只有在「口腔衛生知識」方面的立即成效上有顯著進步。二、口腔衛生電腦輔助教材介入方式對於五、七年級學童而言,在「口腔衛生知識」、「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等方面的延宕成效上無顯著差異產生,也就是本研究介入法無法使五、七年級學童產生上述變項的延宕成效。三、進一步比較五與七年級學童之介入立即成效影響,發現五與七年級學童在「口腔衛生知識」方面是無顯著差異的,也就是此教育介入可使五年級與七年級學童口腔衛生知識皆產生立即提升效果。然而,在「口腔衛生態度」、「口腔衛生自我效能」與「口腔衛生習慣」方面的立即成效則有顯著差異,也就是五年級學童的教育介入成效會比七年級學生好。綜上所述,本研究研發的口腔衛生電腦輔助介入教材,對於國小五年級學童的教學影響成效較好,若要讓國中生也達相同成效,或許教學內容還需改進。
  • Item
    國中學生語言態度、語言使用與認同之研究
    (2007-07-31) 黃純敏
    本研究旨在探討九年一貫課程改革、新的學校語言教育實施下,國中學生對三大 類語言(鄉土語言、國語與英語)的態度、語言使用、以及相關認同的情形,並且也 要檢視影響學生語言態度、語言使用以及相關認同的因素。為了達成研究目的,本研 究擬採質量並重的研究取向,分兩年兩階段進行,預定採用文獻探討、教室觀察、教 材內容分析、訪談、教室對話分析、檔案文件資料分析、學校訪視、以及問卷調查等 多元的方法蒐集相關資料。預期達成之具體成果有如下五項: (一)、掌握國內外有關語言態度、語言使用以及語言與相關認同之文獻; (二)、瞭解國中生對鄉土語言、國語與英語等三大類學校語言的態度、使用情形, 及其所代表的價值與意義; (三)、檢視國中生學習鄉土語言、國語與英語等三大類學校語言跟學生族群認同、 國家認同以及全球化的世界認同的關係; (四)、確認影響學生認同的相關因素,以及學校語言教育在學生相關認同上所扮 演的角色;以及 (五)、綜合兩年質化與量化的相關研究成果,提出關於語言教育與認同關係的相 關參考建議。
  • Item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9-09-??) 甄曉蘭; 李涵鈺
    課程的改革與變動,必須要具體評估其所產生的效益,才能判斷其改革的價值與意義,也才能據以推動進一步的改進與修正。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多年以來,雖有許多論文著述檢討九年一貫課程政策及其實務問題,但較少有以實徵評鑑研究確實評估九年一貫課程政策的實際成效與影響者,而有關偏遠地區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現況的調查研究,則更是付之闕如。本研究主要透過焦點小組座談方式,分區訪談全省各地偏遠國中教務主任,藉以了解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對偏遠國中的課程實踐所產生的衝擊,及其對學生學習所產生的影響。根據焦點小組座談資料的分析,本文從實務層面所產生的困惑、配套措施所衍生的問題、學生學習所浮現的現象等三個層面,來討論偏遠國中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的處境,藉之反省檢討改革理想與現實產生落差的因素,並提出一些相關改進建言。
  • Item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該增訂課程內容要素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7-12-??) 黃嘉雄
    臺灣《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與先前的國民中小學課程標準相比,在課程文件形式上有一重大變革,亦即以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取代原先學科課程標準中的年段或年級教材大綱。本文分從回顧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發展的歷史背景脈絡、探討以分段能力指標取代教材大綱之利弊,以及分析一項2006年底的大規模調查結果等三個角度對此種變革加以探究,根據探究結果,本文提出九年一貫課程各學習領域綱要應再增訂基本課程內容要素之結論並提出一些相關建議。
  • Item
    課程決定的賦權迷思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1-07-??) 周淑卿
    英、美、紐、澳等英語系國家在90年代藉由全國課程與測驗的架構,加強中央的控制權;其課程政策顯現出課程權力集中化的趨勢。然而在學校管理方面,則遵行私有化、市場化原則,強化學校自主管理,以促進其服務品質,表現出「離中化」的傾向。然而,全國測驗成績提供家長選校的依據,市場機制促使學校遵行國定課程。於是象徵離中化的自由市場與代表集中化的國定課程(及全國測驗),共同加強了中央政府的課程集權,間接造成教師的去專業化。我國的九年一貫課程提倡「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使我國的課程呈現出權力離中化的傾向,象徵我國的教師「賦權」時代來臨。但我國與前述國家的課程架構近似,不宜簡單地宣稱:離中化等於賦權。本文指出在九年一貫課程下,教師並未增加一些前所未有的課程決定權;由其課程決定的層次看來,也難以跳脫課程執行者的角色;受限於績效責任的要求,而使教師的責任多於權力。與其說在目前的課程改革中產生了「教師賦權」,不如說中央藉此政策要求「教師增能」。然而,若教師未能充分發展其專業知能,擴權只會適得其反;目前有限的賦予權責,未必不宜。賦權(empowerment)非但是讓教師「擴權」,更須「增能」。政策上對教師授權的多寡,應依教師能力而調整,方有利於教師成為真正的專業人員。
  • Item
    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試辦成效之綜合評鑑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4-03-??) 謝金青
    本研究旨在針對桃竹苗四縣市13所國民小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成效進行綜合評鑑。總共完成13所學校之自評,509位教師之調查,並成功訪問了44位試辦學校之教育人員。研究期間自2001年8月至2002年7月止。研究工具計有學校自評量表、教師評估量表、訪問座談題綱以及專家諮詢題綱。研究結果發現:一、桃竹苗地區13所國民小學試辦九年一貫課程之成效,綜合研判為:準備不足、推動認真而成效普通。二、試辦學校成效評估自評總分平均為4.15分,達到「成效不錯」之水準;惟教師評估得分則只有3.28分。三、試辦學校成效評估依序為「推動與實踐」、「成效總結」、「資源與準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