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5

教育學系創於民國35年,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創校初期七系之一,迄今將屆七十年,期間組織與課程歷經變動,目前採行一系兩所之制運作。

教育學系創設之初,學制上只設大學部五年制學士班(含實習一年),招收本地生,之後增班並收海外僑生,主要來自港澳韓馬等地。另先後設有一年制及三年制教育專修科,自50年起增設夜間部六年制(含實習)學士班,至68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改辦進修部三年制及四年制學師班招收現職教師,直至七十年代末。

至於研究所,民國44年單獨設立教育研究所碩士班,61年增設博士班,並開辦暑期教師碩士四十學分班。

民國76年配合學校行政組調整,系所合一。83年以後,再配合大學法修正,更名為教育學系,分設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另開辦暑期、夜間及週末等教育行政及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為因應學術日趨分化專精,92年先行設立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班,98年再設立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博士班。為有效整合人力物力資源,自100年起推動「系所合一、一系二所」政策,系所務順利運作迄今。

本學系與教育研究所位址數經遷移,初創時,教育學系設於本部校區。後與研究所分設於圖書館校區舊圖書館兩側(今博愛大樓)。後教育系遷入舊教育大樓(今進修推廣學院),而教育研究所則於61年遷入公館校區研究大樓三樓(今數學系館)。77年新教育學院大樓落成,教育系及教育研究所一併遷入三、八、九樓。

本系所教師專長涵蓋教育哲學、教育史、教育社會學、教育行政、教育政策、課程與教學等主要領域,歷來學術表現傑出。早期有田培林、楊亮功、劉季洪、黃建中、王文俊、林本、余書麟、孫亢曾等名師執教。之後獲教育部學術獎者有程石泉、伍振鷟、黃政傑、楊深坑等諸師,兩度獲教育部國家講座者為楊深坑教授。另獲國科會傑出獎者有歐陽教、簡茂發、謝文全、楊深坑等諸師。另有賈馥茗、伍振鷟、歐陽教、謝文全、吳清基及簡茂發諸師,先後獲聘為名譽教授。有關行政服務上,郭為藩、林清江及吳清基三師先後擔任教育部部長,而系友多人歷任教育部司處長或地方教育廳、局、處首長,或擔任大專院校或中小學校長、主任。

至於本系所整體表現,據英國高等教育調查機構QS公司公布「全球大學30個學科領域排名」,本校102年時教育學科排名首度獲評為第50名,103年晉升至42名,104年更躍升至22名,成績備受國際肯定。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水資源保護區之社區永續發展研究
    (2000-12-28) 楊冠政; 葉國樑; 鄭惠美; 柯淑婉; 胡益進; 王業君
    本整合型計畫是針對國科會永續發展研究中程規劃課題在人文經社領域之研究主題:「建立社區版Agenda 21」所規劃之三年研究,其主要目的在活化社區組織、學校,在推展社區發展時,喚起環境意識,融入環境價值於社區環境價值與社區發展教育中,並規劃、整合社區,以促進社區永續發展。本計畫擬分三年進行。第一年為準備時期,實地考察地形、地貌、經濟發展對環境的影響、環境衛生以及學生、民眾對於社區發展、環境保護和環境衛生認知,並與各子計畫主持人溝通觀念,對環境價值、社區發展、教學模式取得共識;編製環境價值啟發、社區發展模式,依該社區現有環境和衛生問題、農業發展,選擇適當之教學行動策略與方法,以及評量工具,編製結構性教學啟發模式;第二年進行環境價值啟發與社區發展模式行動研究,並以環境態度、行為量表評量學習效果;第三年完成環境價值啟發與社區發展教學模式。
  • Item
    水資源保護區之社區永續發展研究─以學校為社區中心推展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之永續發展研究(I)
    (2000-12-28) 葉國樑; 柯淑婉; 胡益進
    本子計畫的研究目的,在於瞭解雙溪鄉地形、地貌、環境衛生、經濟發展,對於土壤和水資源的影響,同時調查國中小教師和學生對於水資源保護、環境衛生的認知,並配合國中小學現有環保課程內容和雙溪鄉地區環境問題,擬出一套環境價值啟發與社區發展模式,且評估此模式教學效果,作為社區永續發展參考。本計畫分三年進行:第一年為調查時期--參與總計畫辦理環境價值等專題研討會;分析國中小學有關水資源保護、環境衛生課程內容,瞭解國中小教師和學生的環保認知和當地環境問題,並協助學校與社區團體舉辦環保活動,作為第二年進行模式教學的主要參考。第二年為依據第一年調查結果,擬定環境價值啟發與社區發展模式的試驗教學--編製教材、教具、評量表,以便推動模式教學,進行試驗教學及評量。第三年為修正教學模式及教材教具和評量表,並進行正式實驗教學及評量、教學成果展示、印製教學資源手冊。本計畫已完成第一年的預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