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以微觀政治視角觀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帶動學校之發展變化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閔郁晴; 蕭建華; Yu-Ching Min, Chien-Hua Hsiao
    本文以微觀政治學視角觀察十二年國民教育改革的高槓桿策略──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推動執行,對學校產生的影響與變化。研究以微觀政治學為分析策略與視角,並採取文獻資料解請與訪談進行探討。文章分析鉅觀的教育政策背景、臺灣教育改革面臨的傳統與革新對立的社會 矛盾,由教師與行政角度探討外部變革對內部場域的影響,以及教育改革進入學校組織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衝突、協商、合作之利益糾葛。最後以自身學校實施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成功經驗,提出對鉅觀政治視角微調的論點。人性並非僅是利益的糾葛衡量,亦具備良善的溫度。優質化政策提供了外部的刺激,並藉由校內由下而上的動能,讓學校產生合作的能量,展現變革後的美好成果。
  • Item
    從分散到回應:高中優質化的領導實踐跨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楊巧玲; 陳佩英; 洪雯柔; 陳美如; 洪詠善; 孫志麟; Chiao-Ling Yang, Pei-Ying Chen, Wen-Jon Hung, Mei-Ju Chen, Yung-Shan Hung, Chih-Lin Sun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以下簡稱高優方案)自民國96學年度起開始辦理,歷經了三個期程。本研究透過探索幾所學校參與方案的歷程與成果,希望有助於反思方案的推動,同時協助學校思索如何持續優質發展。本研究立意選擇六所背景多元的個案學校,資料蒐集方法是訪談與參考相關文件及個案學校的相關資料。研究發現,六所個案學校因客觀條件和組織動能之差異,學校改進從點到面的積累歷程也有所不同。學校的回應式領導實踐反映在願景共識的凝聚程度、教師動能的共好程度、以及組織氛圍的信任程度上,學校因優質化階段而有不同程度的轉化與創新。跨個案的比較讓我們看見領導與動能的關聯,以及政策引導對學校優質化之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