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3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教學的美感經驗如何可能?
    (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0-12-??) 洪詠善
  • Item
    從分散到回應:高中優質化的領導實踐跨個案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楊巧玲; 陳佩英; 洪雯柔; 陳美如; 洪詠善; 孫志麟; Chiao-Ling Yang, Pei-Ying Chen, Wen-Jon Hung, Mei-Ju Chen, Yung-Shan Hung, Chih-Lin Sun
    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以下簡稱高優方案)自民國96學年度起開始辦理,歷經了三個期程。本研究透過探索幾所學校參與方案的歷程與成果,希望有助於反思方案的推動,同時協助學校思索如何持續優質發展。本研究立意選擇六所背景多元的個案學校,資料蒐集方法是訪談與參考相關文件及個案學校的相關資料。研究發現,六所個案學校因客觀條件和組織動能之差異,學校改進從點到面的積累歷程也有所不同。學校的回應式領導實踐反映在願景共識的凝聚程度、教師動能的共好程度、以及組織氛圍的信任程度上,學校因優質化階段而有不同程度的轉化與創新。跨個案的比較讓我們看見領導與動能的關聯,以及政策引導對學校優質化之影響。
  • Item
    藝術教師的學習共同體:美學社群之建構與實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4-03-??) 洪詠善; Yong-Shan Hong
    2012 年4 月天下雜誌出版《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一書,引發學校教師熱烈討論並帶動一波實踐熱潮。日本前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倡導以「學習共同體」理念經管一所學生相互學習、教師相互學習、家長與社區參與學習的學校。倡議在公共性與民主精神中,培養教師同僚性與在課堂中進行「協同學習」、「傾聽與對話」、「伸展跳躍」等學習。因著這一波學習的革命,許多中小學藝術領域教師們展開學習共同體的探索與實踐,在研究者參與過程中發現,教師學習共同體探究與實踐多聚焦於教師學習社群運作以及課堂教學研究的實作,對於如何進行(how to) 的步驟與技術持有高度的探究興趣與學習需求;相較之下,學界與實務界對於藝術領域教師學習共同體的批判性與創造性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建構尚在探究中,為了避免趕流行下的形式再現與技術複製模式中造成喪失了社群反思與生成(becoming) 的實踐危機,本文目的係分析當前藝術領域教師學習共同體的認識論與方法論的論述,並以Eisner (l960) 的美學社群(aesthetics community)與Irwin(2008) 藝游誌社群(a/r/tography community)為理論基礎,提出藝術領域教師的學習共同體是一美學社群,也是相互學習的藝游誌社群;最後,分析兩個案例並提出藝術教師學習共同體如何建構與實踐,及其困境與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