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

研究表現

根據最新2017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本校排名持續上升至全球310,而本系專精三大領域學科均獲佳績。包括語言學科從過去4年名列51至100名,進步到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從去年101至150名,進步到51名至100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去年201至250名,上升至151名至200名。顯見本系於外國文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三大領域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

就業輔導

為考量同學未來邁向學術,公務體系與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本系每學期固定舉辦多場升學就業座談,邀請傑出系友回系分享於本系的學習經驗與收穫,以及如何將此經驗轉化成本身職場的動力,藉此幫助同學規劃未來職涯方向,並及早擬定選課計晝。也另藉由邀請業界專業高階主管加強學生職場倫理、態度與文化的訓練。希藉知識面與態度面的教育,讓本系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獎學金

本系提供許多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家境清寒之學生就讀,例如:英語系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傅一勤教授獎學金、文學獎學金、馬春英教授獎學金、楊景邁教授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清寒獎學金。另外也提供學生僱傭型工讀與學習型獎助金的學習機會。各項計畫亦提供兼任助理及工讀的機會。

未來發展

本系各班制學生未來不管進入到學術研究、公務體系或是各行各業,最重要的憑藉就是紮實的語文能力。一向為各界所肯定,同學在經過文學、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專業訓練後,絕對是國內外同領域的佼佼者。本系對培養在學生語文知能不僅有很高的期許,也鼓勵修習校內跨領域學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目前本校已與臺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組成臺灣大學聯盟,地緣利便,課程與圖書等各項軟硬體資源共享,本系學生可以針對未來各項需求,跨校選修需要的學分學程。

本系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身為師大英語人一向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但面臨瞬息多變的時代,加強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專業知能以讓「師大英語,英語大師」的卓越口碑傳承下去,就成了每一個師大英語人的責任,也是本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在以英語教英語的情境下臺灣國中生對於跨語言教學之看法
    (2024) 洪禎利; Hung, Chen-Lee
    為落實政府的雙語政策(該政策強調在英語課堂裡竭盡所能的使用英語),臺灣各級教育機構,從小學到大專院校,正亟亟推廣以英語教授英語(TETE)。然事際上此政策未能受所有學子青睞,甚至導致師生課室衝突;因此,跨語言教學之應用不失為一個利於學習新語言的適切之道。然而,在臺灣很少有相關問題的探討,關於跨語言使用以及國中教室裡英語使用量的相關研究也很少。因此,這項採用三份問卷調查及自八十位參與者中邀請三十位學生進行半結構式訪談的混合研究方法,旨在調查學生對於教師使用外語(英語)以及他們對於跨語言教學的看法。方從國小畢業、來自臺灣一所公立國中三個班級平均年齡為十三歲的七年級新生參與了此項研究,其英語程度為初階水平。藉由重複測量變異數分析,檢視了學生對於教師使用他們的母語(中文)以及外語的看法,並使用問卷中的李克特量表項目評估他們對於跨語言實施的態度。透過內容分析,如:問卷中的開放式問答、半結構式訪談、以及受訪者對於研究結果進一步說明或解釋等質性資料,三角驗證了研究結果。研究發現顯示,學生普遍接受並認同跨語言使用,認為它可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增加科目理解能力、也能減輕外語學習的焦慮。此外,他們表示僅能接受課堂上50% 至60% (以一堂45分鐘的英語課而言,約佔23至27分鐘)的英語授課比例,擔心如果教師創造100% 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習效果反而面臨大打折扣的窘境。本研究最後提出了對政策制定者和語言教師在教育環境中的啟示,呼籲他們創造一個跨語言的學習空間、減輕心理壓力以促進學習成效,儘可能擺脫外語課堂裡英語至上的單語言意識形態,並期透過學習者的視角使跨語言教育更加受到重視。
  • Item
    國中教師執行CLIL課程之質性研究
    (2022) 陳欣怡; Chen, Hsin-Yi
    行政院在2018年通過國家發展委員會所提的「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且以2030年為目標打造台灣成為雙語國家。伴隨著推動「強化國人英語力」、「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理念,活化啟動台灣的雙語教育體制。在政策的推動下,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 , 簡稱CLIL)教學法逐漸受到關注,提升了學習者學習語言的效能與使用語言的更多機會,象徵著更多學習語言的可能性。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對象為四位已經在執行CLIL課程的國中教師。透過訪談方式,探討CLIL教師如何準備CLIL課程、CLIL課程的益處以及CLIL課程的挑戰。研究結果發現,第一,CLIL需要學科及語言教師的互相合作,但不以協同教學模式來執行。第二,CLIL提供了學生多元使用語言的機會,完善了學科本質的學習。更提升了學生的課堂學習動機與自信,強化了英語聽力與英語口說的能力。第三,CLIL非常考驗學科教師的語言能力,因此在與語言教師共備課程時很耗時。另外,因為沒有一個語言融入學科的準則依據,CLIL教師的教學進度規劃很難掌控,常常使得學生落後學習進度。最後,本文亦針對政府CLIL政策的推動與執行以及未來CLIL研究方向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任務導向學習法與輸入處理教學法對青少年外語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提升之效能
    (2014) 翁嘉貝; Ja-Bai Wo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三種不同寫作教學法:輸入處理教學法(PI)、任務導向學習法(TBI)、結合上述兩個教學法(the eclectic instruction)對於(1)青少年外語學習者英語寫作能力提升之效能;(2) 三者教學效能之比較;(3) 三個教學法是否對於不同的寫作面向有不同程度的助益。本研究的實驗參與者為69位來自於新北市一所私立女子中學的七年級學生。在完成寫作測驗前測後,實驗參與者分別在不同的寫作教學組內接受主題相同、為期八週的寫作教學。八週後,實驗參與者填寫了一份教學反應與自評問卷並接受寫作測驗後測。實驗參與者的英文作文是根據大學學測英文作文的評分規準來批改並以重複量數雙因子變異數分析及事後分析來統計、分析研究結果。此研究發現(1) 此三種寫作教學法皆能提升青少年外語學習者的英語寫作能力。(2) 任務導向學習法與兩者結合的教學法在寫作的教學效能上優於輸入處理教學法。(3) 任務導向學習法與兩者結合的教學法對於寫作流暢度的助益優於輸入處理教學法。根據此研究的發現所提出的建議如下:國中英語教師可考慮將寫作教學與文法教學結合,如此不但可給予學習者更有意義的練習,也可銜接高中的作文教學。
  • Item
    批判思考教學融入英語課程:一個以九年級英語課堂為例的行動研究
    (2018) 蘇婉亭; Su, Wan-Ting
    因應108新課綱將思考能力納入國中階段英語學習領域,本研究旨在探討如何將批判思考技巧教學融入國中階段正規英語課堂。研究中除了探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的困難及如何調整教案以解決問題,也調查學生對批判思考技巧教學的認知與態度。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設計,研究對象為台北市某公立國中九年級的二十三位學生。本研究將六項核心思考能力—分類、排序、比較異同、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判斷因果關係、綜合相關資訊與推論—融入於五課英語課本閱讀或對話教學中。教學中運用了小組討論、圖像組織及閱讀相關問題等方法。研究者透過學習單、訪談、教師日誌及問卷調查等方式來蒐集資料。 研究發現批判思考教學過程中必須給予學生清楚的說明、足夠的示例與適時的引導。小組討論、圖像組織及閱讀相關問題的運用皆為有效的教學方法,而差異化學習單亦能提供低成就學生在語言上的協助。此外,每個思考技巧有特定的教學技巧,在教分類時,應避免出現學生不熟悉的項目,且類別的定義和類別間的分界線須清楚;教比較異同時,圖表中可內含提示字或利用討論問題來引導學生整理二者間之相同與相異處;關鍵字的使用則對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及判斷因果關係有很大幫助。研究也發現多數學生認為批判思考為一項可習得的能力,可融入教學中,但卻不一定要在英語課堂中學習。六項思考技巧中,多數學生認為分類和排序較簡單,而分辨客觀事實與主觀意見及判斷因果關係則相對較難。大致上學生贊同批判思考教學帶來的益處,特別是對閱讀理解的幫助。然而,少部分學生擔憂此教學造成額外的學習負擔。最後,本文亦提出其他英語教學現場的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