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2

研究表現

根據最新2017年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公布「全球大學學科領域排名」,本校排名持續上升至全球310,而本系專精三大領域學科均獲佳績。包括語言學科從過去4年名列51至100名,進步到第48名;現代語言學科從去年101至150名,進步到51名至100名,進入全球百大;英語文學學科從去年201至250名,上升至151名至200名。顯見本系於外國文學、語言學及英語教學三大領域具備高度國際競爭力。

就業輔導

為考量同學未來邁向學術,公務體系與不同行業的就業需求,本系每學期固定舉辦多場升學就業座談,邀請傑出系友回系分享於本系的學習經驗與收穫,以及如何將此經驗轉化成本身職場的動力,藉此幫助同學規劃未來職涯方向,並及早擬定選課計晝。也另藉由邀請業界專業高階主管加強學生職場倫理、態度與文化的訓練。希藉知識面與態度面的教育,讓本系畢業生在進入職場時更具競爭力。

獎學金

本系提供許多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或家境清寒之學生就讀,例如:英語系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傅一勤教授獎學金、文學獎學金、馬春英教授獎學金、楊景邁教授獎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和清寒獎學金。另外也提供學生僱傭型工讀與學習型獎助金的學習機會。各項計畫亦提供兼任助理及工讀的機會。

未來發展

本系各班制學生未來不管進入到學術研究、公務體系或是各行各業,最重要的憑藉就是紮實的語文能力。一向為各界所肯定,同學在經過文學、語言學與英語教學的學術研究專業訓練後,絕對是國內外同領域的佼佼者。本系對培養在學生語文知能不僅有很高的期許,也鼓勵修習校內跨領域學程,以提升就業競爭力與終身學習能力。目前本校已與臺灣大學及臺灣科技大學組成臺灣大學聯盟,地緣利便,課程與圖書等各項軟硬體資源共享,本系學生可以針對未來各項需求,跨校選修需要的學分學程。

本系有悠久的歷史與優良的傳統,身為師大英語人一向是一種榮譽、一種驕傲,但面臨瞬息多變的時代,加強充實自己的語文能力與專業知能以讓「師大英語,英語大師」的卓越口碑傳承下去,就成了每一個師大英語人的責任,也是本系師生共同努力的目標。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後設認知與語言學習策略在教室與電腦輔助發音學習使用研究
    (2011) 方挺; Ting Fang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語言學習者於不同情境下之後設認知與發音策略使用情形。在本研究中,主要探討兩種不同發音學習情境:第一種為傳統教室課堂發音學習,第二種為電腦輔助發音學習。共九十位學生參與本研究問卷回答,其中三十位只於教室課堂發音學習,另外三十位只使用發音學習軟體,最後三十位同時於教室課堂發音課與使用發音學習軟體學習。 本研究問卷分析結果如下: 第一、 在發音活動的選擇與使用次數上,傳統教室課堂發音學習與電腦輔助發音學習有顯著不同,課堂發音學習的活動次數高於電腦輔助發音學習。 第二、 對於只在單一發音學習情境下的學生,亦即只使用課堂發音學習或只使用電腦輔助發音學習的學生,經比較後,兩組學生之後設認知與發音策略使用情形並無顯著差異。 第三、 當學生同時於兩種發音學習情境下學習,其發音策略使用情形明顯優於只在單一發音學習情境下的學生。 第四、 同時於兩種發音學習情境下的學生,於兩種情境中大致顯露一致的發音策略使用,說明學生可能於不同情境相互轉換策略使用。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提出三項結論:第一、在後設認知與發音策略上,本研究中的電腦輔助發音學習與課堂發音學習並無差異,對於無法參與發音課程的學生,發音學習軟體亦可幫助建立策略使用能力,進而培養學習自主。第二、由於在課堂發音學習與電腦輔助發音學習中,後設認知與發音策略使用情形只稍微高於中間值,故建議讓學生同時在兩種情境下學習提升策略使用。另一方面,也可在課堂或教學軟體中提供有系統的發音策略教學。第三、除了一般音位辨別外,教師與學生都需注意不同母音及子音上本質的不同。
  • Item
    臺灣英語學習者的語用策略:以回應抱怨行為為例
    (英語學系, 2015-06-??) Ting Fang
    本研究探討臺灣英語學習者在面對不同情境下(與對話者的社會距離及抱怨內容的直接程度)的抱怨時所使用之回應策略。研究者記錄並分析20 位臺灣英語學習者在對話中回應抱怨行為的策略。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同時使用道歉與非道歉策略回應抱怨行為,而他們面對不同社會距離的抱怨者時使用類似策略回應。此外,學生在回應較間接的抱怨時使用確認策略與提供補救策略的頻率高於在回應較直接的抱怨。論文最後針對這些結果討論並提出教學與研究上的建議。
  • Item
    臺灣英語學習者在閱讀中指涉詞理解及影響因素
    (英語學系, 2014-03-??) 方挺; Ting Fang
    指涉詞在建立閱讀連貫上對英語學習者相當重要。然而,過去的文獻對於以英語為外語學習者之指涉詞在閱讀中的理解及相關影響因素研究甚少。此外,多數研究僅探討單一可能因素之影響,而未考慮不同因素之交互作用。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兩個文本因素對臺灣英語學習者在英語閱讀中指涉詞理解之影響:指涉詞與被指涉詞之距離(遠、近)及方向(前、後)。120位臺灣高中生參與本研究並接受四種英語指涉詞閱讀情況,包括遠與前、遠與後、近與前、近與後。研究者比較四組受試者的指涉詞關係辨識能力進而得出以下結果:第一、指涉詞與被指涉詞之距離對受試者的辨識能力有影響,方向則無影響。第二、學習者在距離較遠時表現較距離近為佳。第三、距離與方向兩因素無交互影響作用。論文最後以指涉詞距離及方向、文本情境以及學習者之推論能力討論並提出啟發。
  • Item
    隱性及顯性聚焦形式對第二外語學習者指涉詞閱讀理解之影響
    (英語學系, 2013-02-??) Ting Fang
    在指涉詞理解中,讀者的注意力及指涉關係之明顯度被視為重要因素。而在英語教學上,隱 (顯) 性聚焦形式亦被使用引導外語學習者的注意力至特定的文法形式。本研究探討隱性及顯性聚焦形式對第二外語學習者閱讀中指涉詞理解之影響,以及聚焦形式、指涉詞、閱讀理解三者交互關係。102位台灣英語學習者參與本研究並接受不同英語指涉詞閱讀情況,包括隱性文本強化及顯性的指涉規則提供。研究者比較受試者的指涉詞關係辨識能力以及他們的文本閱讀理解力,進而得出以下結果:第一、隱性文本強化較顯性的指涉規則幫助學習者理解指涉詞關係。第二,學習者在指涉詞與通篇文本的注意力資源並不衝突,而有相互影響之可能性。論文最後以指涉詞獨特性、聚焦形式、以及學習者之注意力資源討論並提出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