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探索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源起:學校公民教育的解釋
    (2010) 李書怡; Shu-Yi Li
    在民眾的各項政治取向中,政治效能感(sense of political efficacy)可說是僅次於政黨認同,受到學者最多關注與研究的議題(Abramson, 1983: 183)。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台灣民眾政治效能感的源起,研究者將從民眾接受不同時期的學校公民教育,以及公民教育的內涵兩方面切入,觀察民眾政治效能感的差異,研究者將時期方面分為威權與民主時期的學校公民教育;內涵方面則是區別為高中以上(含高中)以及國中以下,以此組合成公民教育四種類型的民眾。   在研究中發現,以學校公民教育的內涵效果觀之,教育程度愈高的民眾,政治效能感愈高;至於在公民教育的時期方面,接受威權時期公民教育的民眾,政治效能感比接受民主時期公民教育的民眾高;若以時期與內涵的交乘效果而言,接受民主時期公民教育且具高中以上教育程度的民眾,政治效能感較高。 進一步透過概似比卡方檢定(LR χ2 test),研究者發現加入學校公民教育的因素之後,不論是內外在效能感的檢定,皆會使模型的解釋力提高,足見公民教育在檢視民眾政治效能感時扮演重要源起的角色。而另外研究者也發現,在模型中,性別、政治練達、政治信任、政黨認同及族群認同等皆是重要的影響變項。 然而,研究者僅以初探性的研究出發,希望透過本研究的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學者更能關注教育因素與民眾政治效能感之間的關係,使教育與政治二大人文學科能夠有所交集,並提供後續相關研究的學者一些參考。
  • Item
    從憲政主義觀點分析高中公民課綱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9-09-??) 劉姝言
  • Item
    從憲政主義觀點分析高中公民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09-09-??) 劉姝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