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生活效能影響之研究
    (2023) 陳怡伶; Chen, Yi-Ling
    隨著體驗教育的發展,關於生活效能的相關文獻也越來越多,從國小、國中、大學生都有,但對於一些特殊族群,如邊緣青少年、原住民、身心障礙者較少,且根據研究,在動態課程時,學生能出現較正向的行為表現,且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會製造壓力、興奮,進而激勵學生投入學習。研究者為國中資源班教師,在教學現場中發現學習障礙生除了在學業方面面臨困難外,也在學習、人際、生活產生問題,影響個人的生活效能。因此,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六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生活效能影響,以行動研究法作為主要研究方法,輔以質化及量化並行之方式進行研究,透過訪談內容、觀察筆記與錄影紀錄、活動反思學習單、課堂課程紀錄及生活效能量表前後測結果探討其中歷程之變化。在行動研究的歷程中,透過與協同教師、專家對話討論,持續修正行動研究的計畫與執行。本研究的研究結果如下:一、 學習障礙學生,參與探索教育活動後,在生活效能(時間管理、情緒控制、成就動機、社交領導、自信心、主動積極)上皆提升。二、 探索教育活動影響學習障礙學生生活效能的機轉因素分為五大類,包含引導員、團體、環境、課程、個人。本研究依據研究結論,提出針對學障生參與探索活動之實務應用、機轉要素與後續研究之建議,以作為提升學習障礙學生生活效能,及後續在特殊教育領域運用之參考。
  • Item
    台北市國中生探索教育之相關生活經驗與教育需求研究
    (2008) 陳瑞珊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台北市國中生對探索教育活動的需求,並進一步探討個人背景因素、探索教育相關生活經驗與探索教育活動需求之間的關係。本研究以台北市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在學之台北市國中學生為對象,首先利用問卷調查法,以自編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發出問卷6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81.83 %,得有效樣本491人。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13.0軟體、經獨立樣本t考驗、「次數分配與百分比分析」、「平均數與標準差分析」、「One-Way ANOVA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進行事後檢定」、皮爾森積差相關等考驗研究假設。 本研究所列的個人背景因素包括「性別」、「年級」、「學校規模」、「社團參與經驗」及「社團參與時間的長短」。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生,其探索教育相關生活經驗及探索教育活動需求皆具有統計上顯著的差異,並且其探索教育相關生活經驗與探索教育活動需求各面向多數呈現正相關。 本研究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建議,以供國民中學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師資培育機構、教育主管機關及後續研究者之參考。
  • Item
    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台北縣一所國小為例
    (2009) 朱麗葉; Chu Li Yeh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發展之影響,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實施,以作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發展、輔導學生同理心發展及在學校推動探索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樣本,為台北縣立某國小九十七學年度五年級學生32位,採準實驗研究設計,以量表施測之統計分析為主要研究結果,並且輔以學習單、觀察、訪談等質性資料作為參考。 在量化分析部分,使用「兒童同理心量表」,以描述性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t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在質性研究部分,研究工具包括「活動學習單」、「觀察員紀錄表」、「訪談記錄」等所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結論。 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一、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對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具成效 (一) 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可提昇國小學童同理心 (二) 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不因性別有異 (三) 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不因社經背景不同有異 二、探索教育活動方案實施過程,國小學童同理心的發展歷程從體驗階段到感 動階段到行動階段最後化為價值觀 關鍵字:探索教育活動、同理心。
  • Item
    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
    (2010) 陳祝筠; Chen, Chu-Yun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之影響,以臺北市某公立國中33位七、八、九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與台灣外展教育基金會合作,於桃園龍潭渴望基地實施長度為一天半的探索教育體驗營,並以「團隊建立計分卡量表」(包含團隊動力與團隊品質)進行前後測調查,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團隊建立是否有影響,並結合活動觀察記錄與學生質性訪談,討論影響團隊建立的關鍵因素為何。 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 一、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包含團隊動力與團隊品質)影響效果。   (一)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之團隊建立(包含團隊動力與團隊品質)有正面影響。   (二)實施探索教育活動對不同的國中生分組團隊建立影響有顯著差異。 (三)國中生各分組團隊之間的團隊建立效果沒有顯著差異。 二、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團隊建立之關鍵影響因素可以分為三個層次:活動層次、情感層次、人的層次。其中活動層次包含了:確實執行探索教育活動與露營活動、共同目標的設定與共同經驗、反思與歸納;情感層次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尊重與保護;人的層次包含了引導員的引導與學員的參與。
  • Item
    探索教育活動對一般國中學生自尊發展之研究
    (2007) 吳賜光
    本研究旨在探討「探索教育活動」對一般國中學生自尊發展之影響,於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中實施,以作為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發展、輔導學生自尊發展及在學校推動探索教育的參考。 本研究樣本,為台中縣立光德國中九十五學年度一般國二學生70位,採實驗研究設計,以量表施測之統計分析為主要研究結果,並且輔以問卷、觀察等質性資料作為參考。 在量化分析部分,使用「青少年自尊量表」,以描述性統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獨立樣本 t 考驗等統計方法進行統計分析;在質性研究部分,研究工具包括「整體活動回饋量表」、「心情你我他」、「情緒日誌」、「導師觀察紀錄表」、「觀察員紀錄表」等所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 本研究依統計分析結果形成主要結論如下: 一、探索教育活動對於提升一般國中學生自尊之效果顯著。 二、實施「探索教育活動」為一般國中學生所接受。 本研究質性資料分析之參考結果如下: 實施「探索教育活動」面臨的問題,從活動安排方面、活動效果方面、學生表現方面、其他與建議方面的分析結果,提供了補充與參考。 本研究針對以上結果加以討論,並提供適切的建議,作為對未來探索教育活動實施、學生自尊發展、以及相關研究的參考。
  • Item
    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之調查研究
    (2007) 謝忠明; Chung-Ming, Hsieh
    本研究乃針對雲林地區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相關活動進行調查。本研究可做為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在規劃及推廣探索教育活動之參考,以設計多元活潑的教學活動,讓孩子有興趣的參與,感受體驗學習的美好,即透過活動過程的體驗與反思,真正落實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與半結構式訪談等研究方法。問卷調查以自編之「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之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用以瞭解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相關活動的現況;探討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探索教育活動的意義與發展之認同程度,以及在探索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之情形;分析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活動可能遭遇的問題;以及歸納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探索教育活動的建議。問卷調查研究對象為雲林縣公立國民小學編制內教師,以分層比例隨機抽樣,共計抽取樣本400人,有效問卷356份。調查所得資料以SPS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另外邀請6位具備探索教育活動經驗的研究參與者進行訪談,以取得更深、更廣的資料,並藉以質化的研究來佐證量化的問卷調查。本研究得到以下結論: 一、雲林縣國民小學實施探索教育相關活動的比例近半,校外教學實施與探索教育活動相關的活動類型不甚普遍。探索教育活動相當適合在九年一貫課程之「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 二、雲林縣國民小學教師對探索教育活動的意義和發展有高度的認同程度,而認同程度會因為教師的年齡、活動領導背景、課程學習經驗的不同,在整體及分層面大都有顯著差異。 三、教師在探索教育活動的設計與實施情形約中等,而實施情形會因為年齡、活動領導背景、課程學習經驗的不同,在整體及分層面大都有顯著差異。 四、教師對實施探索教育活動的可能遭遇的問題屬於高認同程度,可用來影響探索教育活動實施之困難因素,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使用者因素」之學生的安全問題。而遭遇的問題會因為教師年齡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教師對實施探索教育活動的建議主要為由上而下-由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做政策性的推展、尋求規劃縣內適合之場地及設施、將探索教育活動納入正式課程、規劃辦理教師研習-強化人力資源、做好風險管理-使安全問題無虞等。 最後依據研究結論,分別針對雲林縣國民小學、國小教師、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及未來研究等提出建議。
  • Item
    活動課程評鑑的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01) 蔡居澤
    活動課程 (activity curriculum) 的課程組織型態又稱為經驗課程 (experience curriculum),前者是比較典型的用詞(黃政傑,1994)。追溯以冒險性活動為主的經驗教育(即探索教育活動)的根源,可以推到一世紀前的教育家和哲學家,諸如: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約翰杜威 (John Dewey) 到科漢 (Kurt Hahn),若以文化的影響而論,還可以推到更早,上溯到盧梭,或追溯到柏拉圖的年代。然而若以一個正式的教育領域而言,它只是誕生於1970年代早期的新興活動。   因此關心探索教育活動的研究趨向及活動評鑑可說尚在起步的階段。相反地有些心理學的領域如學習理論的實證研究,則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期。   由於探索教育活動興起的年代尚短,故本研究在探討活動課程的評鑑方法時,先檢視美國早期的探索教育活動評鑑,其次再其檢討目前的作法,並以之為國內未來的活動課程評鑑做出建議。
  • Item
    活動課程評鑑的探討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1999-06-??) 蔡居澤
    活動課程 (activity curriculum) 的課程組織型態又稱為經驗課程 (experience curriculum),前者是比較典型的用詞(黃政傑,1994)。追溯以冒險性活動為主的經驗教育(即探索教育活動)的根源,可以推到一世紀前的教育家和哲學家,諸如:威廉詹姆士 (William James)、約翰杜威 (John Dewey) 到科漢 (Kurt Hahn),若以文化的影響而論,還可以推到更早,上溯到盧梭,或追溯到柏拉圖的年代。然而若以一個正式的教育領域而言,它只是誕生於1970年代早期的新興活動。  因此關心探索教育活動的研究趨向及活動評鑑可說尚在起步的階段。相反地有些心理學的領域如學習理論的實證研究,則可追溯至二十世紀初期。  由於探索教育活動興起的年代尚短,故本研究在探討活動課程的評鑑方法時,先檢視美國早期的探索教育活動評鑑,其次再其檢討目前的作法,並以之為國內未來的活動課程評鑑做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