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臺灣地區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生經濟知識之評量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02-07-01) 黃美筠; 黃劍華
    經濟教育是現代公民養成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其目的不僅是教導學生熟悉各種經濟概念而已,還要使學生學會思考、分析、判斷以及做決策的原則。 國民小學是我國義務教育的起點,對於學生的日後學習有相當大的影響,此時若能實施適當的經濟教育,將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多年來不少實證研究證明小學生己有學習經濟概念的能力,我國的教育決策者也理解到經濟教育在小學紮根的重要性,自民國78年起現行國民小學的社會科課程中,即增強了許多國民生活必需的經濟教材。學生是此統一教材的最終消費者,因此教材的良窳可由學生的學習成效,來做為最佳的判斷。緣此,本研究擬以公立國小高年級學生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評估他們對經濟概念的基本瞭解與認知層次,並評估所研究的學生個人、家庭和學校等變項是否能解釋部分經濟知識分數的變異情形。 本研究採用二階段抽樣,首先依東、北、中、南地區比例分配隨機抽樣17所公立國民小學。再採叢集取樣34班,有效樣本共1232名學生。本研究使用之經濟知識評量工具為基本經濟學測驗(Basic Economics Test,BET),每一試題皆依內容和認知層次分類。此外,亦蒐集學生相關背景資料,以瞭解影響學生經濟知識認知的個人、家庭及學校因素。 研究結果有以下的發現: 一、本研究樣本的基本經濟學測驗平均分數為15.71,而標準差為4.03。 二、在四項經濟內容類目中,臺灣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生答對百分比最高的是「總體」經濟概念,其次為「基本」和「個體」的經濟學概念,最差的則為「國際」經濟學概念。 三、在三個認知層次中,學生答對百分比最高的是「知識」層次,其次為「理解」層次,表現最差的則為「應用」層次。 四、臺灣和美國國小學生在經濟知識平均分數和四項內容類目及三個認知層次的平均答對百分比皆呈顯著差異,而臺灣學生在各方面表現均較美國學生為差。 五、逐步多元回歸分析顯示,有八項變項可解釋臺灣國小高年級學生基本經濟學測驗分數的變異情形。其中最佳預測變項為「智育成績」,其他共同解釋基本經濟學測驗分數的顯著預測變項為:就讀年級、性別、智力測驗成績、閱讀書報情形、收看(聽)新聞報導情形、國內旅遊情形、家庭經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