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0

  學院  
  日期 名稱 日期 學程名稱
學士班 四十四年六月設立 教育學院 四十四年八月設立 童子軍教育專修科(44-58)
Department of Scouting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副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Associate Bachelor of Education
    五十七年八月改制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七十八年八月更改英文系名 公民訓育學系
Department(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九十一年八月更名採行系所合一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學士
英文學位名稱:Bachelor of Education
簡 稱:B.Ed.
碩士班     七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碩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碩士
英文學位名稱:Master of Education
簡 稱:M.Ed.
博士班     八十九年八月設立 成立博士班
Graduate Institute of Civic and Moral Education
中文學位名稱:教育學 博士
英文學位名稱:Doctor of Philosophy 
簡 稱:Ph. D.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大學學生事務引導原則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學術主管與學務人員的觀點
    (2006) 楊昌裕; Chang Yu Yang
    本研究旨在探討美國與我國學生事務引導原則,並比較大學學務處、教務處、學術主管及導師(以下簡稱「四類人員」)對學生事務引導原則的觀點,以提出未來建構學生事務引導原則的參考,研究的問題包括:一、美國學生事務哲學宣言中的引導原則及其發展歷程為何?二、我國學生事務相關文件中的引導原則及其發展歷程為何?三、四類人員持有的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是否有差異?四、四類人員反應的學生事務引導原則之學校實況與個人觀點是否有差異?五、不同類型學校對於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是否有差異?六、不同個人背景對於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是否有差異?七、學務處不同功能組別主管對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是否有差異? 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分析美國學生事務相關學會提出的八個學生事務宣言,及我國三個學生事務重要文件,並經質性訪談七位教務長與學務長蒐集資料,編製「大學學生事務引導原則量表」作為量化研究的工具。「大學學生事務引導原則量表」主要包含「大學教育目標」、「學生觀點」、「環境觀點」、「學生事務目標觀點」、「學生事務策略觀點」、「學生事務工作者角色觀點」、「學習觀點」等分量表,除「大學教育目標」分作「學術專業與能力」、「個人發展」、「公民素養」三類別外,其餘均以「父母替代」、「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學習」等模式類別編擬題項。量表經專家評定內容效度,並以內部一致性係數建立信度。研究對象以全國145所大學校院(不含軍警院校、空中大學)為母群,依地區學校類型分層叢集取樣79校,每校發給30份量表,總計發出2,370份,實際有效量表1,565份。資料分析採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雙因子變異數分析、t檢定等以回答研究問題。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包括: 一、美國學生事務引導原則發展經歷學生服務、學生發展、學生學習三大階段,主要引導原則面向包含對大學教育目標、學生、環境、學生事務目標、學生事務策略、學生事務工作者角色、學習等部份。 二、臺灣學生事務發展經歷威權管理、摸索轉型、專業萌芽三大階段,引導原則由管理逐步邁向強調行政效能的服務導向,但尚未達發展階段。 三、在大學教育目標上,四類人員一致呈現最重視「學術專業與能力」目標,其次是「個人發展」目標,較不重視「公民素養」目標。在「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整體上,我國大學學生事務主要以「學生服務」引導原則為主,而「父母替代」最不受認同。至於,各分量表部分: (一) 對「學生觀點」,一致偏向學生尚未成熟的「父母替代」引導原則。 (二) 對「環境觀點」,一致偏向增進環境之學習功能的「學生學習」引導原則。 (三) 對「學生事務目標觀點」,一致偏向維護校園安全與紀律的「父母替代」引導原則。 (四) 對「學生事務策略觀點」,學務處主管偏向「學生服務」引導原則,其餘沒有明顯的偏向。 (五) 對「學生事務工作者角色觀點」,學務處主管、學術主管和導師偏向視學生事務工作者為教育者的「學生學習」引導原則。 (六) 對「學習觀點」,四類人員一致強調引入學生經驗的「學生學習」引導原則。 四、四類人員對於「學生事務引導原則」反應的學校實際重視程度明顯低於個人觀點。 五、在學校類型中,「私立普通大學」對「學生事務引導原則」普遍較其他類型學校重視或認同,但對學生持較不成熟觀點;「公立普通大學」較不看重學生事務目標與學生事務工作者角色,但對學生持積極的觀點;「私立技職校院」較其他類型學校普遍不重視「學生事務引導原則」,對學生持較不成熟的觀點。
  • Item
    影響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04-01) 劉若蘭; 楊昌裕
  • Item
    影響大學生能力發展相關因素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2013-04-??) 劉若蘭; 楊昌裕; Ruo-Lan Liu; Chang-Yu Yang
    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學生個人因素、校園經驗與能力發展的關係,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建置的高等教育資料庫,均有填答92學年度大一問卷與94學年度大三問卷之公私立大學學生為對象,共13465人。研究結果發現: 自我概念與教育期望對於校園經驗的影響比家庭背景大;領導溝通能力方面,課業投入有顯著負向影響,家庭收入、自我概念、教育期望、同儕關係、社團參與、閱讀經驗與思考廣度則有顯著正向影響,解釋力達30%;邏輯資訊能力方面,母親教育、性別有顯著負向影響,家庭收入、入學成績、自我概念、課業投入、社團參與及思考廣度則有顯著正向影響,解釋力達17%;外語能力方面,除了父親教育與同儕關係未達顯著水平與教育期望為顯著負向影響外,其餘因素均有顯著正向影響,解釋力達13%。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增進學生能力發展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