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Alice程式設計初學者之錯誤類型分析
    (2013) 林冠宇; Lin, Kuan-Yu
    本研究旨在探討程式設計初學者於實作Alice程式專案時所遭遇之困難,並將其進行分析與歸類。研究實施採用質性研究之一對一診斷性訪談,參與者為臺北市某高級中學一年級的學生共22名。研究者設計了涵蓋不同概念、難度漸進的9個題目供學生實作,並由訪談者全程觀察學生進行解題的過程,且於學生遭遇解題困難時,依照「引導式提問」、「間接提示」、「直接指導」的漸進順序給予提示,以了解學生在各項程式設計概念的學習困難類型。研究結果歸納出學生於內建方法、時序控制結構、變數、選擇結構、重複結構、陣列、自訂方法及參數中常見的錯誤類型,將其分類為連結、定位、使用以及其他四類,並針對學生實作程式專案時所見之情形,提出使用Alice進行程式設計教學時所應注意之事項及相關建議。
  • Item
    Java程式設計初學者之迷失與迷思概念分析
    (2011) 鄭舜尹
    本研究旨在探討程式設計初學者於實作Java程式專案時所遭遇之困難,並以之分析學習者對於Java程式語言之語法、語意及物件導向概念的迷失與迷思情形。研究實施採質性研究之一對一診斷性訪談,參與者為台北市某技術學院資管系一年級學生共22名,學生年齡在18至21歲之間。研究者設計了涵蓋不同程式設計概念的9個題目供學生實作,並由訪談者於學生解題過程中全程在旁觀察,且視需要提供逐漸深入之提示,以了解學生在各項程式設計概念的迷失或迷思程度。研究結果發現,學生的主要「迷失」概念包括:(1)無法記住Java某些敘述之語法規定,或不清楚某些敘述的電腦內部運作情形,例如迴圈條件式和方法呼叫之寫法及控制流程;(2)不了解某些物件導向概念,例如繼承(inheritance)、多型(polymorphism)、及方法重載(overloading);(3)雖能說出某些概念的定義,但並不了解該定義之真正意涵,以致無法將其應用於實際解題;(4)無法自行查閱並應用Java標準類別庫的功能;(5)未能釐清各個類別在程式專案整體架構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6)無法理解編譯器的錯誤訊息並進行除錯。本研究也整理出初學者容易形成之「迷思」概念,包括︰(1)未能釐清方法(method)的形式參數(formal parameter)與實際參數(actual parameter)之間的異同,以致在寫法上互相混用;(2)對資料型態之認知僅止於整數(int)、布林(boolean)等基本資料型態,不知道類別也是資料型態的一種;(3)誤以為所有類別的建構式皆在專案一開啟時即被呼叫;(4)不了解建構式不同於一般的方法,無須定義回傳值的資料型態;(5)誤以為建構式可被定義為類別的私有(private)成員;(6)誤以為類別的私有(private)方法內不能呼叫外部類別的方法。Java程式設計教師應可針對本研究所整理之迷失及迷思概念,於教學中特別加強講解,以提升學生之學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