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遊戲式行動導覽系統之設計與應用
    (2006) 洪赫廷; Ho-Ting Hung
      博物館參訪是廣泛而有系統的非正式學習。目前國內外的博物館導覽相關研究有許多進步空間,例如:參訪者和展物的互動層次不足,且行動導覽在提升參訪者參訪動機與情意效果有待提升,以及行動導覽應用效果之評估方法不夠嚴謹等。本研究提出遊戲式行動導覽系統,並探討本遊戲式導覽系統與傳統紙本手冊的導覽方式對於參訪者學習成效的差異,而且也探討合作式遊戲導覽對於參訪活動的影響。   本研究運用導覽系統於國立歷史博物館三樓唐三彩展區,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之兩班學生為實驗對象。實驗組有兩組,分別為合作學習組15人,個人學習組16人,控制組則為15人。合作學習組之學生以「合作式遊戲導覽系統」進行合作式參訪,個人學習組以「個人式遊戲導覽系統」進行個人參訪,而控制組則以傳統紙本手冊進行參訪。實驗過程中收集參訪過程的影像資料、唐三彩知識前後測與態度問卷,並進行三組學習成效之分析與比較。 實驗結果顯示,採用行動導覽載具之實驗組(含合作學習組與個人學習組)較採用傳統紙本手冊之控制組與展物有較多而顯著的互動。但三組在唐三彩知識方面的進步與對於唐三彩文物的興趣提升都沒有顯著的差異。
  • Item
    情境式行動導覽系統之設計與應用-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唐三彩』常設展為例
    (2006) 陳平福
    鑑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唐三彩展物之靜態特性,對一般參訪學生較難產生與展物的互動行為。本研究擬以情境學習理論和問題導向學習為導覽系統的設計方向,來完成情境式導覽系統。經由本導覽系統的使用,瞭解參訪學生是否因情境式導覽系統的引導,使參訪學生與展物的互動性提高,進而產生對展物的好奇與主動學習動機。本研究的實驗評量方式為錄影帶分析、紙筆測驗和訪談,來評估是否因為情境式導覽系統的介入,而導致參訪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展物互動性改變。結果顯示使用情境式導覽系統有較長的平均持續力來與展物互動,但使用情境導覽系統的參訪者和使用學習單的參訪者,兩者的前後展物相關知識成績沒有明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