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碎形樹在可縮放式向量繪圖壓縮技術之探討
    (2005) 陳慶全; Ching-Chuan Chen
    許多電腦圖形系統在繪製有規律特性的自然影像時,例如樹木、雲朵、山脈、海洋等,採用Lindenmayer系統(簡稱為L-system)的理論,其使用單純、含有圖形意義的符號及具規律性質的規則,來衍生出逼真且複雜的碎形圖形。 本研究以L-system為描述碎形樹的基礎語言,先探討如何以SVG(Scalable Vector Graphics)在2D及3D碎形樹的呈現。一般圖形語言在呈現碎形樹時,隨著L-system語言中遞迴數增長,所需繪製的樹枝圖形物件呈指數成長,本研究探討如何有效降低龐大的圖形物件數,並提出幾種壓縮策略,來分析各種策略對哪幾類碎形樹的適用性,以及壓縮效果於檔案容量及記憶體使用量的分析。 本研究發展的壓縮演算法,依照不同類型的碎形樹,可透過此壓縮演算法,達到壓縮物件數量為原始物件數的70%至20%,讓使用者可以觀看更複雜的碎形樹之時,同時減低系統記憶體的使用量及降低網際網路頻寬之使用,並結合SVG相較於點陣圖的諸多優點,讓碎形樹於網際網路呈現或教學上,更為迅速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