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GitHub輔助程式設計專題學習之研究
    (2016) 陳光禧; Chen, Guang-Si
    許多研究同意利用專題式學習的方式透過讓學習者於真實的世界中,去參與並解決問題是有意義的學習方式。透過專題式學習,學習者必須訂定計畫、針對問題去辯駁、並做出預測,進一步地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進行實作以驗證預測,實作的過程重複地進行評估與修正,最後完成一項成果,並與同儕進行交流探討。利用專題式學習的方式進行程式學習的有效性也得到了現有的研究的證實,但是,還必須去找出較可行的方法去幫助學習者進行程式設計專題學習時,能更有效地完成專題成果。GitHub提供了一個供使用者進行社交程式設計(social coding)的平臺,讓使用者與人共享程式資源,亦提供討論、共編等功能,並且可以讓使用者透過GitHub觀察其他人的撰寫程式的想法。 在本研究中我們透過探討學習者在利用GitHub進行程式設計專題學習時的行為與其使用態度以及學習成效,分析出利用GitHub輔助程式設計專題學習的可行性。教學實驗於臺北市某國立大學進行,共33位參與者,讓學習者利用GitHub為輔助教學工具進行專題式程式設計學習活動。研究方式透過蒐集學習者GitHub上的行為紀錄、使用GitHub進行專題式程式設計學習的態度問卷、程式概念成就及程式專題成就等資料,並進行分析,得到主要結果如下所述: 一、在撰寫程式時,學習者在刪減程式碼的行為比新增程式碼的行為對於學習程式時是更有用的。因為學習者們透過了解程式碼的概念進而與自己的想法進行融合後,才會進一步進行修改程式碼,而新增程式碼的過程多是從範例中複製貼上相關的程式碼,學習者並未深入地進行思考,因此較無法增進程式設計的能力。 二、在製作專題成果時,學習者與同儕的討論與回饋,可以有效促進學習者對於專題製作的內容更加深入以及了解,因此專題製作的成果達到的成效相對地較好。 三、學習者認為透過GitHub的輔助能夠有效地輔助程式設計專題學習是抱持著正向的態度,因為可以透過進行程式碼資源的整合,並可以針對程式相關的問題進行線上討論,並且可以有效地管理整個專案發展的過程。 研究的結果能建議教學者可以利用社交程式設計或專題式學習的方式,並利用社群學習平台以及有效地教學策略,促進學習者學習程式的學習成效。而藉由GitHub的輔助,使得學習者在進行專題式程式設計學習時,有效率地管理程式碼且便利地與同儕溝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