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資訊實習教師遠距輔導研究---學生管理知能成長研究(II)
    (1999-07-31) 邱貴發
    這個研究的重心在於探討線上討論社群對資訊實習教師之學生管理知能的影響。為達到研究目的,我們在STNet上組織了一個封閉型的討論社群。然為使現職教師的學生管理經驗可以提供給封閉型社群成員參考,我們又發展了CMNet。STNet部分的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發表及回應的文章不少,但大多偏重學生管理的技巧問題,理念性的議題很少。CMNet的研究結果顯示,多數人是沈默的閱讀者。我們只達到預設研究目的一部分,不過,從這個研究中,我們找到不少值得繼續研究的題目。我們認為線上討論系統及線上討論社群是具有遠景的研究方向。
  • Item
    資訊實習教師遠距輔導研究---總計畫(II)
    (1999-07-31) 邱貴發
    研究目的在於發展可給資訊實習教師使用的線上討論系統及建立可用來輔導資訊實習教師的線上討論模式。在討論系統部分,我們發展了STNet (Student Teacher Network);在討論模式部分,我們採取interns, facilitators,mentors三方合作的方式。研究結果顯示,討論系統雖然可以使用,但功能仍需重新規劃;線上討論模式沒有成型,需進一步研究;另外,我們也了解到我們需要研究出一套我們自己的線上分析工具,以協助分析討論系統中的討論內容。這個計畫兼具論文發表性(可發表論文)、實用性(可用在實習教師輔導)、及產品性(有一套系統),是個值得繼續的計畫。
  • Item
    情境化學習理論與電腦超媒體方法的整合與應用
    (1993-07-01) 邱貴發
    這個研究以「理念/原則-實例-檢視」策略,研究情境化學習理念(或譯為情境學習理念)在電腦輔助學習環境設計上的應用。研究的重點在於(1)純化情境化學習理念,(2)試提把情境化學習理念應用在電腦輔助學習環境設計的原則,(3)以理念與原則試作電腦輔助學習情境的例子,及(4)檢視理念/原則和電腦結合的問題。這個研究是我想系列研究電腦輔助學習環境設計理念的第一個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在於找出學習理念與電腦科技二者的有效整合方式。至於學習理念、電腦科技、Domain Knowledge三者的整合方式研究,則是這個系列研究有成果後的下個系列研究。這個研究指出情境化學習理念的community of practice,access, participation,opportunity,learning curriculum,及learn to talk等概念,可作為設計電腦輔助學習環境的一般原則;指出電腦輔助學習環境設計模式的提出應在理念與實例二者都達某種成熟度時再試著提出(不是從理念推導模式);及指出了學習理念與電腦科技結合上的問題(在每一章的"討論"和第五章)。這個研究的策略(理念/原則-實例-檢視)值得試用。這個研究所提出的原則不夠具體,所用的電腦科技不易展現情境化學習的理念,將一般學習情境模擬為電腦化學習情境的方法不明,學習理念的特性與電腦科技之屬性結合的深入探討不足,及用來研究學習理念與電腦科技結合的Domain Knowledge不甚合適。這些是以後的研究該考慮的問題。研究學習理念與電腦科技的結合方式,應逐漸將多種現有學習理念整合在一起,提出較統整的學習理念以導引電腦科技在電腦輔助學習環境設計上的應用。此外,因為學習理念和電腦科技二者都是動態的"東西"(都會變),所以學習理念與電腦科技的結合方式研究必須不斷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