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資訊專業學院—資訊教育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5

資訊教育研究所之碩士班成立於民國80年,博士班成立於民國86年,目前研究生共約160名。本所原屬資訊教育學系,於95學年度起因應系所組織調整,成為獨立研究所,歸屬教育學院。

本所以『資訊科技教育』和『數位學習』兩個專業領域之研究發展與人才培育為宗旨,課程設計分別針對此兩個專業領域規劃必、選修專業科目,提供學生紮實而嚴謹的學術專業知能及個別化之研究訓練。本所教育目標包括:

1、培育資訊科技教育人才;
2、培育數位學習產業人才;
3、培育資訊科技教育與數位學習研究人才。

本所目前六名專任教師,四位教授,二位副教授,在資訊教育領域均具有豐富之教學與研究經驗且均積極從事研究,每年獲科技部補助研究計畫之平均數量與金額在本校名列前茅。另外,本所教師積極參與國內重大資訊教育政策及課程綱要之制定,積極推動國內資訊教育之發展。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教師線上實務社群經營策略之研究
    (2005) 許華珊; Hsu, Hua-Shan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透過線上教師實務社群的經營,觀察並評估經營策略的實施對社群成員參與社群活動意願的影響程度。希望藉由禮物策略、導引技術、電子報定期發行三種社群經營策略的運用,以數位學習領域與資訊科技相關教師為對象,觀察他們參與社群活動的過程,嘗試累積社群資產與提昇社群整體價值,並根據社群實際經營過程觀察到的現象與經營者自身經驗反思,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作為後續社群經營者的參考依據。 社群開放時間為民國92年5月20日至94年6月30日,第一、二階段社群名稱為ASTC(Association of School Technology Coordinators,資訊教師社群),第三階段社群名稱更改為ASE(Association for School E-learning,學校數位學習)。 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歸納本研究結論如下: 一、定期提供禮物能充實社群資產,累積社群資源,社群內容與討論主題的結合能有效吸引會員再度蒞臨社群、取用社群資源,但禮物策略在提昇討論風氣、達到知識分享效果上仍須加強。 二、內嵌式連結討論與投票活動兩種導引技術沒有得到預期中刺激成員觀看討論文章、參與討論的效果,未能有效提升會員參與社群活動意願。 三、電子報的定期發行能吸引會員不同程度的參與,達到宣傳社群、擴展會員及維持社群活力效果。 四、社群必須建立自己的風格、展現獨特性,才能與其他社群區隔。社群的定位清楚有助於經營者建立社群目標、規劃社群活動、定義社群知識和期望社群成果,但社群目標與活動必須隨著經營狀況作適當的調整才能符合現況。 五、細水長流式的經營方式需要充份的規劃、準備與策略,亦需要投入更多時間與耐心才能得到預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