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利用天文軟體校註《過洋牽星圖》
    (地理學系, 2021-08-??) 徐勝一; 韋煙灶; 陳有志; 李易修; 孫兆中; Sheng-I Hsu, Yen-Tsao Wei, Yu-Chih Chen, Yi-Hsiu Lee, Chao-Chung Sun
    四幅過洋牽星圖是鄭和下西洋時船隻在印尼阿齊、錫蘭別羅里、印度丁得把昔、阿曼沙姑山、及伊朗忽魯謨斯等地的牽星定位圖解。每幅圖基本上繪有兩套星辰的仰角指數,一套為北辰星(勾陳一)與燈籠星(十字二星)組合,另一套為織女星與南北布司星(南河三與北河三)組合。當船隻抵達預定港口時,各套星辰組合的高度角應符合先前的觀測記錄,如此便完成了定位作業。牽星板(Kamal)用來度量星辰正切高度指數而非度數,因此利用天文軟體溯源牽星圖時,除了需要還原歲差外還要將指數換算成度數。本文從〈鄭和航海圖〉中優選16 個印度西岸的北辰星觀測記錄,求得回歸方程式Y=1.094+1.601X,式中X 為自變數,以星辰仰角指數為單位;Y 為因變數,以星辰仰角度數為單位。運用此回歸式可換算牽星指數為仰角度數,如此便可利用天文軟體還原明代的牽星圖,進行驗證與修訂工作。牽星圖記錄的星辰指數大抵與計算結果相符,然而在1433 年4 月時木星位置靠近北布司星(北河三),可能造成觀測誤判,此外也有幾個星辰的高度指數被誤寫或誤讀,原因不明。在Stellarium 天文軟體協助下,本文認為在錫蘭Beruwara 所牽西南水平星即是水委一星,而在印尼阿齊所牽的華蓋星即是帝星。由於牽星圖當年刊印時,一些既存的觀測誤差以及明顯誤抄沒有被修訂過,本文相信這四幅圖雖然沒有記錄牽星季節與時刻,卻符合《前聞記》之日期與地點以及季風航海之經驗法則。因此,本文以1432-1433 年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訪問的港口與日程來進行各項說明與展示。
  • Item
    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Hohlo」的漢字名書寫形式與變遷:從歷史文獻與地圖地名的檢索來分析
    (地理學系, 2019-11-??) 韋煙灶; 李易修; Yen-Tsao Wei, Yi-Hsiu Lee
    本文從文獻檢索與地圖地名兩個面向切入,希望發掘指稱閩南族群之他稱族名Hoklo / Hohlo 漢字名(河老、貉獠∕䝤、貉老、鶴老∕佬、學老∕佬、福老∕佬、河洛)用詞的起源、變遷、使用年代與頻率,發掘更有力的論證,以突破過去在這方面議題探討的視野侷限性。研究發現,這些稱呼似乎都是來自以音套字(音名),且很可能來自客家族群對閩南族群的他稱用法。這些「地圖地名」只出現在廣東,不見於臺、閩。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學老」地名;其次為「鶴老」,未見「河老」與「河洛」地名。「Hoklo / Hohlo」的漢字名中,最早出現的是河老與貉獠,貉老與鶴老可能稍晚一些;再來為學老,再次為福老。鶴佬、學佬與福佬出現最晚,廣泛被認知應在19 世紀末到20 世紀初。本文推測新竹地區閩南人的「Hohlo lang」自稱用法,應是受粵東移民裔用法的影響。及至今日,「Hohlo」(音名)與「福佬」(漢字名)已經成為臺灣閩南族群的慣用稱呼了。
  • Item
    新竹及竹南地區的地下水區劃分與水資源探討
    (2003) 韋煙灶
    摘要 區域水資源的供需平衡,維繫著作為高科技科學城的新竹都會區未來的發展,水資源的規劃建立在基礎水文量的掌握,本研究係以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及水文學的水平衡觀點作為研究的途徑,從推估逕流量、進行地下水性質的空間分析、地下水可開發量的估算、劃分地下水區到區域水資源評估。具體的研究成果條列如下: 1)本研究顯示:研究區的氣候具有介於北部及中部的過渡性特徵;以等降水量線圖為基礎分析,得出研究區的降水量約以70mm/100m的趨勢由西向東遞增。2)以氣候水平衡法估算研究區各流域及全區總逕流量為19.7億噸/年,鳳山溪流域為3.26億噸/年、頭前溪流域為9.12億噸/年、客雅溪流域為0.57噸/年、鹽港溪流域為0.41億噸/年、中港溪為6.34億噸/年。3)透過地層剖面比對、地下水採樣及Piper水質結構圖的分析,確認地下水研究區各地均至少同時存在兩個含水層,是本研究的一個重要研究成果。4)利用地下水位調查及作圖分析,可將地下水研究區的自由水之地下水系劃分為:鳳山溪、頭前溪—客雅溪、鹽港溪、中港溪等4個地下水系,鳳山溪、頭前溪和客雅溪三地面水系,在新竹平原部份合為一個地下水系。受壓地下水系則可劃分為新竹平原、鹽港溪流域及中港溪流域3個地下水系。5)透過相關水質指標的檢測及分析,地下水研究區地下水質受沈積環境變化的影響,水中鹽基物的濃度,呈現的由東北部向西南部遞增空間規律性(尤其是受壓水)。6)本研究以地層係數為指標,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3個水文地質區;以及綜合地面水系、地下水系、水文地質、地面水及地下水的聯合使用,並考量人口及產業的分布情況,將地下水研究區劃分為4個地下水區。7)以地下水流動量為依據,地下水研究區自由地下水的可開發量,在新竹平原地下水系約為446×106m3/yr年、鹽港溪地下水系約為0.59×106m3/yr、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為75.8×106m3/yr,總計為522.4×106m3/yr。新竹平原的地下水系受壓水可開發量約在1.54×106m3/yr以上、竹南平原地下水系約在1.20×106m3/yr以上,整個地下水研究區的受壓水可開發量應在3.00×106m3/yr以上,地下水總可開發量約在525.59×106m3/yr以上。8)新竹平原及竹南平原的自由水均屬豐富,但所調查的水井中約有65.9%的井水已經遭受農業及家庭污染,只宜作為灌溉用水。受壓水水量有限,僅可作為旱年及旱季的調節水源。 地下水研究區的地下水出水量及水質具有明顯的空間特性,各地的區域發展也有所差異。在進行地下水監測、評估及開發時,應因地制宜地考慮區內地下水質、量的空間差異。本研究的成果可提供政府部門及產業界,在新竹、竹南地區進行都市計劃、投資、開發時,水資源量預估的參考依據。
  • Item
    客、閩族群對河流通名之用法差異
    (地理學系, 2016-05-??) 韋煙灶; Yen-Tsao Wei
    本文融合地理學、語言學與歷史學的科際整合研究途徑,針對臺、閩、粵閩客族群之河流通名:江、河、溪、港、川、水、嵙、窠、坑、溝等的語源進行討論,並探究這些河流通名在臺、閩、粵之閩語區與客語區的空間分布特色及其形成之因果關係,提出學理與文獻的論證。本文透過閩、粵分省地圖冊中擷取相關的河流地名資料,進行歸納與統計分析。研究結果如下:不論以福、廣省別或閩、客方言區區分,高等級河流通名均以「江」占明顯優勢;低等級河流通名,在閩方言區以「溪」占明顯優勢,在閩西南客方言區仍則「溪」佔優勢,但河的比例高過閩、粵之閩方言區甚多,在粵東客方言區則以「河」佔明顯優勢。在臺灣,絕大多數的河流通名為「溪」,少數以「河」為通名的高等級河流,如淡水河、基隆河,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由「溪」轉換為「河」;研究證據顯示,客家語習慣於以「河」為河流通名。此外,「港」、「坑」、「溝」,以及原鄉特定區域使用之特殊客式河流通名,如「嵙」、「窠」,移植到臺灣卻已逐漸丟失其意,為強化作為「溪流」的語意,而以疊加或替換「溪」作為河流通名。不論在中國福建與粵東,或是在臺灣,地圖上使用的河流通名,主要是受不同族群對河流稱呼的慣用詞影響,而此慣用詞又與各自語言形成過程的歷時演變、區域開發過程與移民祖籍的地緣性有密切關聯性。此外,掌握地名命名權的當權者使用的語言歸屬也是關鍵。本文同時希望能藉此研究成果,導正部分中、小學地理教學中認為的「『溪』和『河』的稱呼,常是河流流量穩定性作為區別標準」積非成是的說法。
  • Item
    以閩、客式地名來重建臺灣閩、客族群原鄉之歷史方言界線
    (國立臺灣博物館, 2013-12-01) 韋煙灶; 曹治中 
  • Item
    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3-11-01) 韋煙灶
  • Item
    清代大溪墘庄閩、客宗族互動關係之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3-05-01) 韋煙灶; 林雅婷
  • Item
    臺南官田的菱角產業與水雉保育互動之探討
    (行政院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2007-06-01) 洪立三; 韋煙灶; 吳仁邦; 鄧伯齡 
  • Item
    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
    (地理學系, 2013-11-??) 韋煙灶; Yen-Tsao Wei
    本研究採取田野調查、文獻分析與地圖分析並行方式,利用閩、客式地名詞所繪製的原鄉閩客歷史方言圖,將文獻及田野訪查到的永靖及埔心的世居家族祖籍放到此歷史方言區圖中,藉以推斷永靖地區各世居家族的族群歸屬,並進而統計各族群及社群的人口比例及分布特色。研究區世居家族的祖籍均頗為分散,但以饒平籍為多,但祖籍屬饒平的閩南族群與客家族群比例相當,由於某些研究者偏向將饒平籍移民均歸饒平客,可能造成後續諸多研究推論的誤解。語言隔閡、省籍意識和族群意識衝突,使永靖及埔心在歷史進程中,分類械鬥頻仍。隨著時間的演進,彰化平原東南部屬於漳州閩南族群裔佔優勢的區域,使得相對弱勢的客家族群裔趨於福老化,族群意識也隨之轉化;由於研究區饒平世居家族數居優勢,使得其口音雖偏漳州口音但表現出潮汕話的特點。此一人文地理特色發現的學術意義,不僅可用於臺灣語言研究的解釋上,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釐清研究區歷史上的閩、客族群互動關係。
  • Item
    清代大溪墘庄閩、客宗族互動關係之探討:以姜、范姜、郭三姓為例
    (地理學系, 2013-05-??) 韋煙灶; 林雅婷; Yen-Tsao Wei; Ya-Ting Lin
    雍正13 年( 1735 )郭振岳與姜勝本向南崁社土官老密氏等購買土地招佃開墾,郭振岳原名郭振掬,為新屋鄉永安村郭氏渡臺始祖,祖籍為潭州府龍溪縣昇平堡。一群祖籍惠州府陸豐縣大安墟鹽墩鄉的姜姓宗族,約於1735-1736年間渡海來臺。《范姜姓族譜》記載范姜殿高等5 位兄弟於1736-1758年間自祖籍地惠州府海豐縣公平墟陸續渡臺,抵大溪墘庄拓墾。就族群而論,郭姓宗族代表潭州閩系,姜姓宗族代表海陸閩系,范姜姓則代表海陸閩系過渡到海陸客系的角色。郭振掬先居臺南, 1722 年遷淡水廳大溪墘,業戶報陞戶名為「郭振岳」其開墾的土地非常廣大,東至高山頂,西至海涯,南至大溪(今社子溪) ,北至大堀溪(今觀音鄉境內)。乾隆9 年( 1744 )郭振岳與姜勝本對半均分土地,拈定大溪瓏西胖,姜勝本墾號則拈得大溪權東畔土地。《范姜姓族譜》宣稱姜勝本業戶圖記為渡臺而且之一的范姜殿高(姜殿高)所有,但在乾隆16 年(1 751) 認墾大溪墘中興莊前土地的契字上文「今有個姜般高自己前來給出墾單」既是作為大溪墘庄墾佃的姜殿高,但為何不署名范姜殿高?如何會是姜勝本墾號的領導人?范姜姓與姜姓的淵源如何?均引發此兩姓後代的爭論。大溪墘庄是清代北臺械們最少地區之一,促使本區族群關係相對和諧的原因與這三姓背後所代表的族群及其地緣、血緣性有密切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