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4

【沿 革】

本校前身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於民國35年6月5日成立時,即設置史地學系。首任系主任由院長李季谷先生兼任,37年由諶亞達先生承接為第二任,38年由沙學浚先生繼為第三任。51年史地學系擴成歷史與地理兩學系,56年7月1日本校改制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仍隸屬文學院,仍由文學院院長沙學浚先生兼任系主任。59年8月本系成立地理研究所,由劉衍淮先生出任所長。60年8月沙院長為專心推展院務,系主任一職由賀忠儒先生承接,62年8月劉鴻喜先生接任研究所所長,系所合一後歷任系主任為陳國章先生、石再添先生、陳國彥先生、楊萬先生、蔡文彩先生、徐勝一先生、黃朝恩先生、潘朝陽先生、陳國川先生、丘逸民先生、歐陽鍾玲女士,現為蘇淑娟女士。

本系於民國59年8月成立碩士班,77年8月獲准成立博士班,83年成立「區域研究中心」,94年成立「地理資訊研究中心」,95年成立「地理教育研究中心」、「環境監測與規劃研究中心」、「地理影像實驗室」。地理學系之下,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結構完備,充分發揮本系的師資與設備應有之功能。

為配合各級政府教育政策的需求,本系也開設各種進修課程,如「地理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地理系空間資訊碩士在職專班(週末班)」及其他各類不定期舉辦的短期進修班等,提供中學老師、空間資訊人員進修的機會,在該進修管道中則多專注於上述地理思維的教育和教學轉化。

【課 程】

本系的發展早期以培養中學地理師資為主,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本系除了培養地理學研究專門人才,培育中學地理師資,亦訓練環境監測與防災、國土規劃、GIS設計與應用、觀光遊憩理論與實務專業人才。

本系的課程設計,是兼顧理論與實務,從地理學的空間、人地、區域、地球科學的四大傳統出發,涵蓋自然、人文、區域、地理學方法與應用四個面向來規劃。

1.師資培育

培養各級學校地理學師資,其目的在於明瞭地理學的各種理論與實際,使其具備獨立研究與教學的能力。

2.環境監測與防災學程

厚植學生基礎地理學素養及監測環境能力,培訓其對環境經營管理具有整合性發展的競爭力。最終目標在開拓本校理論與技術整合、教學與應用整合、校園與社會整合、學術與產業整合之進階性任務。

3.區域與觀光規劃學程

因應全球化趨勢與台灣發展變遷,以地理學為基礎,整合區域發展與創新及深度化觀光事業發展,培養學生具備回應理論與實踐知識,目的在訓練學生區域研究與觀光規劃的實務能力。

4.空間資訊學程

以空間資訊的理論與技術為訓練之基礎,結合人文社經、健康促進、環境資源及大地工程的應用,為社會培育空間研究、規劃、管理和決策的人才。

【師資陣容】

本系師資陣容完整(專任教授11人、副教授8人、助理教授3人、專案助理教授1人),均具有博士學位,學有專精,研究成果豐碩。在教學方面,均能將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納入教材,涵蓋各種地理觀念及技術,使一般畢業學生擁有完整的地理知識,有能力利用各種地理觀念與技能,從事研究、教學或其他專業工作。

【圖書與設備】

本系圖書計有地理學專用書籍萬餘冊,中外文期刊三百餘種,大比例尺地形圖兩萬餘張、中外地圖集三百餘冊、航空照片圖三千餘張。「區域研究中心」為配合鄉土地理的研究與教學,先後蒐集甚多台灣、中國大陸、亞洲鄰近國家,乃至於全球各地相關之地理研究成果與地理資訊,包括自然環境與資源、地名、地圖以及各種方志、文獻及公私典藏文書等,並應用地理資訊系統 (GIS)技術,將蒐集到的各項資料加以分類整理、建檔、研究,以充實區域地理學術研究,奠定區域研究基礎。 系裡之實驗室及教室頗具規模,如地形實驗室、水文實驗室、氣候實驗室、人文與區域地理實驗室、空間資訊實驗室、電腦教室等,這些實驗室對教學與研究均具有重大意義及指標。

【教學與研究】

地理學以生活環境空間的現象為研究範疇,研究各種現象的空間分佈、關係及區域特性,並聚焦於如此社會環境空間特性和自然與人文環境如何相互為用。藉由人文和自然地理的理論建構、理論驗證和空間技術的精熟使用,解釋和理解現象的空間與環境面向和意涵,進而從規劃與設計的理念,提供空間環境趨吉避凶的思維與規劃,目的在於促進國家與社會的適切發展,並影響社會大眾守護生活環境。本系自民國59年成立碩士班及民國77年成立博士班以來,即秉承前述宗旨,從事精深的地理研究與教學,培養研究生的獨立研究能力。碩士班一年級,著重地理學各種以論和方法的研討,二、三年級則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博士班一、二年級,著重地理學分科高階領域的專業素養,三、四年級著重專題研究和論文寫作。碩博士班透過專題演講與相關課程安排,提供研究生肥沃的學術養份。學生之修課和論文寫作過程,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緊密聯繫,形成活躍的學風。為積極促加強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本系安排每週三下午地理學專題演講,促進學術討論氛圍與研究風氣。

本系研究風氣鼎盛,為了鼓勵研究活動,提高地理學術水準,每年均彙編出版各種期刊及叢書,目前已出版「地理學研究」、「地理研究」、「地理研究叢書」、「系友會刊」、「地友」、「地理教育」、「地理教育叢書」、「地理研究專刊」。此外,本系教師更廣泛獲得國科會、教育部、臺電公司、水資會、臺灣省民政廳、文獻委員會等單位的補助或委託,從事多項專門性的學術專題研究,成果豐碩。

本系學術活動頻繁,自1997年起每年舉辦「臺灣地理學術研討會」。另外,教師除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外,為更進一步促進師生的研究風氣,並加強大家的研究能力,本系自七十七學年度時,將碩士班的地理論著評讀、博士班的地理學專題討論及老師的學術研討會集中於每週三下午舉行。有關師生將輪流評讀論文或報告研究心得,並作公開討論和意見交流。內容方面,碩一同學以評讀外文地理論著為主,題目自選或由指導教授決定;碩二同學以匯報個人碩士論文進度為主;博士班同學及本系老師,則自行決定內容。

【獲獎與認證】

本系經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95年度大學校院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101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暨第二週期系所評鑑認可審議委員會」通過認可(含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暑期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

【師生交流】

本系設有學生評鑑制度,隨時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為讓學生意見能充分表達,在系所會議設置學生代表二名,可參與議案的討論與表決。此外,本系每學期舉辦師生座談會,建立師生交流的機制。對於凝聚師生對本校、本系的內聚力,效果良好。

【未來展望】

核心課程訓練廣博,讓學習者容易銜接各種專業或轉換跑道;因應就業市場的專業學程,讓你具備紮實的技能與專長。歡迎所有熱愛生命、關懷人類、勇於探索、樂於體驗的青年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在大地上播下地理的種子,讓我們共同營造永續而美麗的家園!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臺灣西南部嘉南平原的海岸變遷研究
    (地理學系, 1998-05-??) 張瑞津; 石再添; 陳翰霖
    嘉南海岸平原形成於晚更新世,海岸線的變遷與海水進退相對應,近三百多年來整體呈現向西推移的趨勢,古笨港、魍港(蚊港)及倒風內海已逐漸淤填,並被大量圍墾開發為魚塭或鹽田。濱外沙洲西側海岸除河口地區外,均向內侵蝕,在海汕洲及王爺港汕西側最大侵蝕率約達 12mn/yr。 外傘頂洲整體向東南方陸地漂移, 沙洲北段漂移速率甚至達58mn/yr。 沙丘主要分布於新港、鹿草一線以西,其中北港地區因濁水溪供沙充足,較嘉義沿海發達。 北港以西的海岸沙丘,大致分布在 7mn 以下,呈四列南北帶狀分布,隱示不同時期的海岸線位置, 應形成於大湖期海侵( 3500-4000yr B.P. )之後。 比較 1904-1926及 1990 年各時期之沙丘,其規模大致逐漸減小,係受人類開發利用影響所致。海岸平原地區向為人口稠密地帶,地形變遷常造成洪患威脅、丘沙漂移、土地利用改變、沿岸聚落興衰、土地權屬爭議及行政區劃定等之衝擊。相反的,人類擴張聚落、興建水庫、修築堤防、開鑿渠道、圍墾海埔地、取直河道等作為,也造成天然地形之改變,地形變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其研究正可提供為土地規劃與開發利用的參考。
  • Item
    臺灣西南部臺南海岸平原地形變遷之研究
    (地理學系, 1996-11-??) 張瑞津; 石再添; 陳翰霖
    The Tainan coastal plain in southern Taiwan had been formed since late Pleistocene. The coast was marked by the offshore bars and lagoons, and have prograded to the west about 13 km since last three hundred years. The large lagoon was named as "paleo Taichiang Inland Sea" in Ching dynasty historical document had been filled up and reclaimed as fish ponds and salt pans due to the rapid sedimentation. However, the west coast of offshore bars have been eroded with a maxium rate about 14 m/yr in Tingtouerh bar in this century. The coastal dunes are distributed mainly in Salun, Tainan and Kunshen. Among them, Salun and Tainan dunes were deposited in Tahu Transgression stage (3500-4000 yr B.P.) where as the Kunshen dunes developed on offshore bars in last three centuries. Besides, a series of dunes is still exsited along the former Tsengwen River. Due to the expansions of the cultivated and built areas, all the dunes have decreased in magnitude. The river channel changed significantly both in hills and coastal plains. In the hills, 13 meander neck cutoffs can be observed in Erhjen River and Tsengwen River. On the coastal plain, river channel shifted by meandering and avulted suddenly in typhoon season because of epesodic sedimentation in the river bed. There were four big channel avulsions recorded since 19 century in Tsengwen River and the range of channel avulsion from north to south is about 25 km. However, the channel was confined after the dyke had been constructed in 1934. Overall,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Tainan coastal plain were caused by long term physical processes but modified strongly by human agency in the recent time. The geomorphological changes have induced some impacts on the human beings such as the decline of port, moving of village to prevent flooding, confusion of administrative boundary, etc.
  • Item
    臺灣西南部嘉南海岸平原河道變遷之研究
    (地理學系, 1997-11-??) 張瑞津; 石再添; 陳翰霖
    臺灣西南海岸平原各河流的河道變遷,主要導因於曲流作用、暴風雨後主流的迅速淤積,以及河口段的河道延長。八掌溪及曾文溪下游即分別發生過五次及四次的改道,河道擺幅達20公里以上,但自1920年代河堤興建後,河道便少有大幅改道現象。因海岸平原向西擴展,河流下游呈現延長河的特性,以急水溪為例,1904至1990年間河口每年平均向西推移43m。海岸平原地區向為人口稠密地帶,地形變遷常造成洪患威脅、土地利用改變、沿岸聚落興衰、土地權屬爭議及行政區劃定等之衝擊。相反的,人類興建水庫、修築堤防、開鑿渠道、河道截彎取直等作為,也造成天然地形之改變,地形變遷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其研究正可提供為土地規劃與開發利用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