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我國替代役制度規劃與執行之研究—以警察役為例
    (2005) 張耀輝; Yao- Hui Chang
    兵役制度乃國家補充兵源之制度,為軍隊戰力之根本來源,對國防力量影響甚鉅。國軍自實施「精實案」,衍生兵源過剩問題,為謀解決該問題,及維護兵役公平性,故研擬替代役制度將過剩兵源投入社會服務工作,提升公共服務品質。行政院於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六日表示:規劃兵役替代役制度,應在國家安全之基礎上,秉持三項原則:一、不影響兵員補充。 二、不降低兵員素質。 三、不違背兵役公平。 替代役制度自八十九年七月實施至今已達四年,各界正、負評價互見。警察役為替代役中人數最多之類別,對人民生命財產有直接之影響。故本研究以警察役為替代役研究主軸,蒐集國內相關文獻、理論報告,採用吳定之政策研究架構,以及密特與洪恩之政策執行力模式,為本研究理論基礎。次就歐洲各國已實施替代役警察役制度之規範內容及法律命令,做整理與比較,瞭解我國與國外警察役之異同點。復探討警察役現況,包括人力素質、執法合法性、管理方式等,並對需用機關管理人員、警察役役男做深度訪談。 綜上,本文檢討我國替代役制度之重要內涵、執行現況及成效,並配合國軍提高募兵比例,對替代役--警察役提出建議,可做為未來政策修改考量之基礎。
  • Item
    國軍就業服務委外作業之研究
    (2009) 董永祥; Tung Yung Hsiang
    為了讓青年從軍中環境順利跨入競爭與多變的就業市場,自1995年起,青輔會就與國防部、勞委會、退輔會、經建會共同辦理「國軍屆退官兵就業服務活動」,為即將退伍的國軍弟兄們開闢求職大道。透過大型營區現場徵才就業博覽會以及小部隊就業座談會,使官兵能夠從活動中瞭解產業趨勢,掌握就業市場脈動,同時也為自己的職涯預先做好規劃,進而獲得工作機會。 政府透過國防部於軍中各營區舉辦國軍屆退官兵就業服務活動,打造媒合平台,讓合適的人找到適合的事,將可使軍中人力資源發揮更大的效能。在人浮於事的職場中,如能讓屆退官兵在離營前藉此活動獲得理想工作與生涯規劃互相接軌,不僅可有效地讓人才立即投入社會生產行列,亦可避免浪費寶貴的人力資源。 本論文在研究的設計上是採取量化與質化研究方法併用的方式。首先在量化分析部分,運用就業服務中心提供之「國軍屆退官兵就業服務活動」相關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以探討活動後之成果。 其次在質化研究設計部分,則是分析成效及探討相關問題與從事軍中就業服務工作之專家進行結構式的深度訪談,透過「就業服務活動的媒合成效」、「執行窒礙因素」、「精進作法」、「全募兵制之影響」以及「參加者退伍後之就業情形」等面向切入,以呈現活動的就業服務成效,也藉由專家意見分析提出策略及執行面向之建議事項。 綜合整理,本研究認為目前每年舉辦活動仍有其實施必要,惟須因應現況調整作法執行者應針對志願役、義務役分別研擬更具體方案因應,另增編預算建立專業獨立之評鑑機構監督執行成效,為國軍屆退官兵謀取最大之就業服務方面的利益,達成政府照顧國軍屆退官兵之政策。 爰此,本研究建議應該更務實的針對國軍委外就業服務之政策執行上利弊得失作一詳盡的探討並因應現況研擬配套措施,如此方能獲得最大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