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巨變與衝擊:論社會主義思潮對台灣左翼運動的影響(以1920~1937年論述)
    (2006) 曾郁明; Tseng Yu Ming
    論文摘要: 臺灣左翼思想的研究,隨著客觀政治環境的鬆綁,過去被視為禁區的左翼思想領域,討論的風氣畢竟也慢慢開放了。但隨著社會主義政權的垮臺,許多人也存著一種看法:認為社會主義在人類歷史上既然是失敗的,這樣的思想也不值得去探討。但政治的禁區在臺灣雖已突破,社會主義反而不受重視,根據臺灣政治史重建的立場來看,研究社會主義及其左翼思想仍是有必要的,而且是非常迫切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討在日治時期後期的政治運動中,國際上社會主義思潮的傳入除了形成台灣第一個左翼政黨-台灣共產黨之外,其1928年綱領中的「台灣獨立」其宗旨究竟意欲為何? 第一章緒論先講述撰寫此論文的研究動機、目的,以及說明此論文運用的研究方法與途徑,以及說明此論文的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等等;最後是分析研究此段歷史的一些歷史文獻,以及以往學著的相關著作。第二章介紹社會主義思潮在日本社會傳播的情形,台灣共產黨成立之初在綱領中規定由日本共產黨所領導,更可見日本當時的共產主義運動影響之深處;第三章則介紹台灣左翼思想的開展即台灣共產黨的成立背景,以及1928年左右因日本的經濟壓迫所引發的勞、農運動做介紹,此章介紹在台灣左翼史上富爭議性的人物:連溫卿及謝雪紅,並且對蔣渭水在政治立場上的轉變因素作出推測;第四章則在介紹臺灣左翼文化運動的發展,如無政府主義者推廣新劇、對皇民文學的抵制及當時新舊文學的論爭;第五章則對1928年台共綱領中的「台灣獨立」意識做分析,日本、中國、台灣學者以歷史面來看「台獨」的意義,而台共成員蘇新、謝雪紅對當時的「台灣獨立」論又做出何種解釋及說明。 在結論部分,除了要分析社會主義理念的傳入對當時的政治團體的影響究竟是利是弊,也會提及到當時臺灣共產黨的「獨立建國」理念,其真正獨立的意旨及所賦予的政治意義究竟為何?避開偏激的政治意識,試著尋求最為中道且合乎學理及史實的論證。社會主義所要傳達的理念即使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仍不會被世人所遺忘,回顧臺灣這一段日本殖民的歷史經驗,社會主義及其左翼思想的研究材料將會更加的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