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擺盪於民主與威權之間:混合政體之研究
    (2018) 林彥佑; Lin, Yan-You
    隨著冷戰結束,自由主義式民主自此高舉勝利的旗幟,成為世界上主流的政治體制。然而,結合民主與威權特徵的混合政體也伴隨著這波潮流應運而生並逐漸茁壯,且發展至今,甚至有一舉超越民主政體的趨勢。   針對上述的現象,本文嘗試使用自由之家、POLITY IV與DPI等資料庫的數據形成混合政體的操作性定義,以觀察混合政體在1991年至2015年期間,於全球層次及歐洲地區、美洲地區、亞太地區、中東及北非地區、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歐亞大陸地區等區域的現況分布與變化趨勢,並應證混合政體於冷戰結束後便大量出現的論述。   而由於此些為數眾多的混合政體,分別為民主政體跟威權政體所轉向,或是在冷戰前即為混合政體的國家,故本文將其分為「長期維持混合政體」、「由民主轉為混合政體」與「由威權轉為混合政體」三條路徑,並探究形成該路徑的成因。對此,可以發現除了冷戰結束後生成適合混合政體的國際環境外,伴隨著近十年的民主衰退與威權復甦的現象,加上許多統治者看上民主的工具性價值,皆提供適合混合政體滋長的良好條件。   面對逐漸進逼的混合政體,如何摘除其用以偽裝威權本質的假面具將是當務之急。因此,除了加強民主的治理能使其恢復吸引力外,吾人也應當認知到民主並非僅有自由主義式民主一種形式。惟若能以非西方式民主來含蓋政治文化各異的國家,將能增加民主的彈性與適應性,而避免受到混合政體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