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海峽兩岸推展僑務政策之比較研究:兼論僑教之比較
    (2005) 饒慶鈴
    在中華民國開國及建國的過程中,海外僑胞貢獻卓著,因此 國父 孫中山先生曾說「華僑為革命之母」。從辛亥革命至民國初成,乃至於海峽兩岸分隔分治,僑務政策從早期以「穩定政治系統」的出發點,到今日以「華僑為主體性」的思考角度,各時期政府對僑務政策均有不同的主張或做法。無疑地,民族主義、意識型態這些所謂的「政治正確」仍是主宰兩岸僑務政策的「幽靈」。 雖然近年來隨著華人經濟實力的增長,世界各地學習華語文人數逐年增加,蔚為風氣,華語已成為廿一世紀國際共通語言之一。加以大陸及我國加入WTO之後,與相關經貿國家往來商務、旅遊活動日益頻繁,各方語文人才需求日益殷切,華語文教育益顯重要。兩岸政府相關部門無不殫精竭慮經營僑務與僑教;但是觀察兩岸僑務政策乃至於僑教或華語文教育的本質,仍不脫於「幽靈」(意識型態)的主宰。 因此,綜上所述,本研究之目的主要下述三項: (一)作為政府在僑務政策方面的環境競爭策略建議; (二)作為政府在僑務政策方面的目標管理策略建議; (三)作為政府在未來執行海外僑務工作之發展建議。 欲達成研究目的,本論文以七章廿三節開展論文架構。第一章交代研究動機目的,提出研究問題與假設,以【問題意識】→【政策環境分析】→【政策執行分析】→【政策建議】進行研究的邏輯概念設計;除此之外本研究分別以探索性(exploring research)、歷時性(diachronical research)、共時性(synchronical research)、結論性(conclusive research)研究加以探討,以因果性研究(cause and effect research)貫穿全研究,並適當說明了研究範圍及本論文主客觀限制。 第二章進行相關理論及文獻探討及現況說明,首先定義華僑、華人及華裔的意義;並透析中共各時期對台統一戰線本質(意識型態);在文獻探討方面,進行台灣僑務政策及中共僑務政策近年來學位論文的研究分析與檢視,及本論文在學術研究上與其相異之處;在理論探討部份,進行本論文相關公共政策、政治系統論(功能論)、意識型態的引用說明,最後兼述近年來台灣海外華文教育背景。 第三章以探索性(exploring research)、歷時性(diachronical research)觀點進行我國僑務政策之歷史發展演進說明,在參考國內多本研究專著急學位論文後,再時間斷線劃分上選擇以下三個階段:(1)抗戰前僑務政策之演變;(2)抗戰時期的僑務演變;(3)動員戡亂時期僑務政策;(4)政黨輪替後的僑務政策演變,而在各主要階段中,也盡量將各時期內重要轉折考慮進去。每個時段點岀僑務僑教的歷史結構背景與政策轉折。 第四章仍以探索性(exploring research)、歷時性(diachronical research)觀點探討中共僑務之歷史特質。並以1978年中共改革開放作為主要時間斷線,劃分成:1.改革開放前僑務政策、2.改革開放後僑務政策,並且希望在各大段時間內一併做到細部階段分期,以便研究考察其政策演變。 第五章以共時性研究(synchronical research)觀點,將我國及中共的僑務置放於同一平臺。進行兩岸僑務機構比較、兩岸SWOT分析、競爭策略分析。第六章兼論兩岸僑教工作,並以共時性觀點進行細部的目標管理分析與資源管理分析。第七章結論提出研究發現、研究建議及未來學術界可以發展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