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學研究所(105學年度起與東亞學系整併)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6

1.沿革與特色

本所前身為創立於1968年之『三民主義研究所』,後於2003年更名為『政治學研究所』,歸屬於「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為順應全球化趨勢,本所在「國家發展與比較政治」與「全球化與國際政治」兩大架構下,以國家發展、比較政治、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為主軸,以東亞區域研究為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教學,期以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2.任務與願景

1. 提昇教學品質,鼓勵研究風氣,以促進政治學及東亞區域研究學術之發展。

2. 進行課程之修訂,使本所教育之組織體系更趨嚴整。

3. 推動中型的整合研究計畫,奠定政治學研究的堅厚基礎, 並開拓新的研究領域主題。

3. 師資與課程

目前本所有7位專任教師,教師專長包括:海外華僑與華人研究、國家發展理論、全球化與憲政主義、民主化理論、西洋政治思想、政黨與選舉、政治行為、國際公法、國際組織、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發展、兩岸關係、國際關係理論、國際政治經濟學。

課程目標在於培養政治學領域之專業教學、研究與實務人才。

碩班畢業學分為32學分,博班為26學分。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英國政府眼中的臺灣地位:法律與政策
    (臺灣國際法學會, 2009-06-01) 王冠雄; 李明峻
    英國外交政策向以彈性著稱,其為西方國家中第一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然而由於聯合國中中國代表權席位的問題,以及英國仍然維持與台灣的關係(即使是非官方的),使得英國與中共之間的正式外交關係一直到1972年方才確定,而英國方於同年關閉在台灣淡水的領事館。本文之目的乃在觀察英國的彈性外交作爲,特別是其在處理台海兩岸之間關係上所展現的現實性。首先,本文將再檢視以1953年Civil Air Transport Inc. v. Central Air Transport Corporation案爲首的諸項判例,藉此觀察英國在處理國際法議題中關於政府承認回溯效力問題之態度。其次,英國行政部門在處理對台關係時,其所建立的若干不同性質的機構也是本文所欲觀察的對象,這些機構在實質上維繫英國與台灣之間的關係。本文作者認爲由於英國執著於傳統國際法的規範,使得英國與台灣之間仍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然而,台灣是一個民主、法治、尊重人權、文明進步的國家,若能持續維持此一特色,則在持續與英國的交往上,將可處於有利之局面。
  • Item
    臺菲廣大興28號事件:國際海洋法觀點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秘書處, 2013-08-01) 王冠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