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7
  • Item
    世界和平婦女會幸福人生培力方案帶領人的學習歷程與社會資本之研究
    (2023) 林淑慧; Lin, Shu-Huei
    本研究以世界和平婦女會幸福人生培力方案七位帶領人為研究對象,以質性研究深度訪談法,從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帶領人參與培力的學習動機及學習歷程,經由探尋自我,提升自信與人際關係,拓展其社會資本。 結論如下:一、帶領人的參與學習動機以改善人際關係、拓展社交網絡為主,與其原初之社會資本要素相關。二、帶領人參與培力都經歷發現問題、反省問題、解決問題與付出行動之轉化學習歷程。帶領人參與培力都經歷人際相處問題,發現舊觀點的限制,通過反思性的 深刻學習,去除限制觀點的因素,找到有效資源,以新觀點詮釋其經驗,在生活中付諸行動,進而帶來轉化學習與成長。 此學習歷程並非線性,而是帶領人在不同培力階段及實踐場域中彼此交錯影響,特別從工作坊的備課演練中,因需將所學落實在生活運用的經驗,經消化統整後,在社區讀書會中帶領學員,使帶領人更深層地反思覺察其學習歷程的轉化。 三、幸福人生培力方案之課程、教學與師資都重視人的價值,信任尊重及關係互動連結,能提升帶領人的社會資本。 培力課程內容兼具知識、技能、價值態度面向,結合學習與服務的模式。師資專業諮商心理師,教學以學員需求為主,上述特色有助於帶領人發揮所能與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提升社會資本。 四、帶領人通過培力方案之學習歷程有助於人際關係改善,提升社會資本。 帶領人通過培力之學習歷程帶來轉化學習與成長,與家人及團體成員的互動中,體認到基於信任及相互理解的網絡互動,與建立在互惠互助的共同規範與價值,進而產生的承諾和歸屬感,連結到獲取資源的多元性資訊管道。 最後,依據研究之分析與結論提出建議,包括:1.建議非營利組織持續提供帶領人志工專業學習,以深化其服務技能;2.建議女性多參與政府及社團舉辦之學習課程,或大學或研究所進修,拓展社會資源及連結網絡。3.建議政府提供更多資源與經費支持婦女學習。
  • Item
    女性領導途徑:社會企業家精神的觀點
    (2020) 蔡穎欣; Tsai, Ying-Hsin
    臺灣於解嚴開啟了非營利部門的發展機會,自由化的浪潮也讓非營利組織逐漸開始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以解決社會上的各種需求。九零年代受到強烈天災重創,非營利部門面臨著政府預算與私人捐款銳減雙重影響,資源侷限之下,非營利組織開始思考其他資源創收管道。師法企業的運作方式,也讓各界對於非營利組織能否維繫其使命產生各種質疑。 女性投入非營利領域工作具有其淵源,女性與整體社會的發展產生出相輔相成的關係。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女性領導者在引領組織朝向社會企業的路途中,女性領導者的性別特質以及促進領導的機會與障礙;再者,女性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所採取的領導行為對於組織的影響,進而析論女性領導者之領導能否免除使命漂移疑慮。 本研究結果發現,非營利組織中的女性領導者兼具雙重性別特質;家庭與專業網絡的支持成為女性領導者的重要支持系統,業師與榜樣帶給女性領導者的影響成為運作組織的重要根基。女性領導者仍然需要面臨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家庭工作平衡的雙重困境。與組織內部的關係,採取雙向領導模式,包括以領導者為中心的魅力型領導以及以組織成員為中心的僕人式領導。與組織外部的關係同時可為組織引進資源,更能讓組織之目標與理念從中傳遞至社會大眾,女性領導者所持有的社會資本成為關鍵要素;對外的倡議行為成為組織示現理念的重要管道。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針對女性領導者途徑,本研究建議應強化女性領導者跨性別特質以消弭性別刻板印象、增強女性領導者支持系統;與組織內部關係,應依情境調整女性領導者之領導模式,並且規劃組織女性成員的領導養成訓練;與外部關係,應鞏固結合型及橋接型社會資本,倡議策略應採取個體與組織兩大層面。
  • Item
    非營利組織公益理念之符號研究-以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為例
    (2011) 古學億
    非營利組織在公益理念行銷推廣的過程中,運用各種符號做為組織與社會大眾溝通傳達公益理念的媒介。本論文聚焦於大臺北地區全國性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之組織標誌,以符號學的角度分析符號意義內涵,並從說服傳播理論之基礎探究該類組織標誌運用的說服訴求策略,再者從基金會實際運用組織標誌的經驗中,了解非營利組織的標誌在傳播公益理念的成效。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訪談法、符號學分析以及問卷調查法等方法進行。研究發現則主要包括下列三面向: 一、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的組織標誌之符號設計 (一)在共同文化背景的基礎下,非營利組織可將其抽象的服務理念以特定的 符號具及其延伸之符號義組合成具體組織標誌,做為其公益理念社會行 銷的媒介。 (二)組織標誌變遷呈現非營利組織發展的歷程,也說明台灣社會福利進展的 軌跡。 二、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型基金會之組織標誌在社會行銷的重要性 (一)非營利組織之標誌提供社會大眾辨別組織差異的線索,因而在非營利 組織社會行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價值。 (二)非營利組織之標誌有助於行銷青少年福利的理念 (三)組織標誌使用的符號具會限制非營利組織在某些社會行銷的運用。 三、青少年相關社會福利基金會組織標誌的說服訴求策略 (一)參與研究之非營利組織之組織標誌通常採取理性與感性的說服訴求策 略。 (二)感性訴求策略有助於表達「愛」與「溫暖」的服務真締與本質。 對於非營利組織以及後續學術研究,本論文最後亦提出相關建議。
  • Item
    臺北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成員組織承諾及工作倦怠感之研究
    (2010) 于曉樺
    本研究主要係探討臺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組織承諾及工作倦怠情形,並檢驗基金會成員之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的關係。本研究以臺北市許可設立的社福慈善基金會工作人員為母群體,採取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共針對66家基金會發出350份問卷,實際回收48家基金會共245份問卷。研究工具則為「基金會成員對組織與工作感受之問卷調查」及「基金會現況調查問卷」。根據資料分析結果,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臺北市之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組織承諾情形良好。 二、臺北市之社福慈善基金會成員的工作倦怠情形不高。 三、在組織承諾方面,年齡較大,服務年資較久,婚姻狀況為已婚,工作職稱為主管,待遇較高的基金會成員,及志工、無給職或兼職人員,其組織承諾程度較高。 四、在工作倦怠感方面,基金會成員的服務年資較久、工作職稱為主管及待遇較高者,其工作倦怠的感受較低;此外,年齡與工作倦怠間則有負相關。 五、基金會的設立時間不同,其成員的工作倦怠感亦有所差異。 六、組織承諾與工作倦怠間具顯著負相關。 七、階層迴歸分析結果發現,個人變項的高階及低階主管,組織變項的組織滿意度,及組織承諾等變項共可解釋工作倦怠感總變異量的29.2%。高階及低階主管的工作怠感較專業人員為低,對組織的滿意度及組織承諾則有有效降低基金會成員的工作倦怠感。 本研究最後並依據研究發現,針對基金會、基金會成員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供參考。
  • Item
    非營利組織主管的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的社福慈善基金會為例
    (2010) 沈晉吉; Shen, Chin-Chi
    隨著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相關的研究也日益增加,不過對象多是具全國知名度的組織,對於地方性組織的關注程度往往不高。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為瞭解台北市社福慈善基金會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的現況;探討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與組織效能的關係;分析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對組織效能之影響。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根據文獻探討所編制的研究問卷初稿進行預試,經專家效度及信度分析後,編制成正式問卷-「非營利組織轉換型領導、組織承諾以及組織效能調查問卷」。本研究以台北市許可設立的社福慈善基金會人員為探討母群體,採取立意抽樣方式進行,正式問卷共發出500份問卷,實際回收378份樣本,有效樣本回收率為75.6%。將調查所得到之資料編碼並以SPSS12.0統計軟體進行資料分析,歸納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分析如下: 壹、轉換型領導現況整體表現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魅力願景」知覺得分最高,而「智性刺激」構面最低。 貳、已婚者、主管、志工及年齡愈長者的轉換型領導知覺得分較高。 叁、組織承諾現況整體表現屬於中上程度,其中以「努力程度」知覺得分最高,而「組織認同」構面最低。 肆、女性、主管、志工、年齡愈長、教育程度愈高及服務年資愈久者的組織承諾知覺得分較高。 伍、轉換型領導的知覺程度愈高,組織承諾愈高。 陸、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愈高,愈能提升組織效能。 柒、轉換型領導與組織承諾能有效預測組織效能,其中以「組織認同」最具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論,分別提出具體建議。在實務建議方面,包括整體組織與主管個人二個層面;就後續研究的建議,包括研究範圍、研究變項、研究架構、研究方法、研究工具等五個層面。
  • Item
    非營利組織志工服務學習之研究--以研華文教基金會志工團為例
    (2009) 陳淑芬; Chen Shu-fen
    本研究旨在瞭解非營利組織志工在從事服務學習過程中所經歷的點滴及因服務學習為個人內在帶來的改變及影響。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志工參與非營利組織服務學習的動機。 二、探討志工參與非營利組織服務學習的方式。 三、研討志工參與非營利組織服務學習的成效。 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ACT100多元活潑教學故事戲劇志工團」四位服務的志工,經過訪談、逐字稿的編碼、主題的分析詮釋,得到下列結論: 一、志工服務學習動機包括利己因素、實現利他的理念、情境因素等三類,其動機取向和其生活特性有很大的關聯性。 二、志工在服務過程中的學習方式交替使用,並以其學習階段需求選擇其學習目標與學習方式。 三、志工參與服務學習,可以達成家庭、社會及整個國家的三贏局面之成效。 四、服務學習訊息的獲得來自多元管道,可以激發更多人的參與與投入。 五、分享是服務學習的重要方式,可以增進服務學習成效。 由結論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研華文教基金會提出的建議:規劃多項跨區性服務學習方案,並加強宣導服務學習成效,以提昇志工服務能量及激發更多志工投入。 二、對ACT100多元活潑教學故事戲劇志工的建議:志工在從事志願服務時態度要合宜,各區域學校志工團運用策略聯盟,以擴大服務學習內涵及精神。 三、對志願服務機構的建議:志工招募應重視及協助志工未來的生涯規劃,設計多元並具階段性的服務學習課程,並建立證照制度,使志工持續投入心力及承諾。 四、對未來研究的建議:擴大各種不同背景志工為研究對象,透過不同取向與實務行動研究,對服務學習的成效與志工的生涯發展做更深入的探討。
  • Item
    台北市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滿意度之研究
    (2007) 朱俊彥; CHU CHUN YEN
    本研究是以台北市非營利組織為對象進行研究,透過立意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做為了解志工參與非營利組織志願服務時,機構在實施各項志工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或方案時,對於志工服務滿意度之影響,希望做為非營利組織志工人力資源管理者與後續研究者參考之用。研究中將志工個人背景分為九項與志工人力資源管理分為六個向度,志工服務滿意度分為五個向度,進行相關因素之探討。並分析不同志工背景變項對志工人力資源管理、志工服務滿意度是否有影響,志工人力資源管理與志工服務滿意度相關情形,做為本研究架構。 本研究發現如下:30歲以下志工在訓練、服務、工作上的尊重與人性化工作環境需求上較年長者強烈;高中(職)以下志工期待的工作、資訊、環境需求上較高。志工服務滿意度的認同上顯示軍公教人員、學生及其他志工對於服務滿意度的認同、支持度與需求上均較高於所有類別的志工。 在志工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層面上,顯示服務7年以上之受訪者機構認同較高。服務年資愈高,對於機構管理認同感與接受度有愈高的趨勢。曾擔任志工幹部或其他機構經驗的志工,對於機構的人力資源管理與配合的支持度較高,服務滿意度也較高。經由研究結果證明,不同背景志工對於人力資源管理與服務滿意度有非常顯著差異。 依據本研究目的提出十三項建議,提供各有關單位參考如下: 1.志工招募時、採用多管道方式招募多方人才。 2.教育訓練時、規劃共同訓練與資源共享平台。 3.服務的守則、共同訂定管理與標準作業程序。 4.機構的願景、機構成員與志工共同參與規劃。 5.評鑑與獎勵、加強宣導與建立公平公開機制。 6.人性化管理、共同塑造溫暖與接納工作環境。 7.加強志工教育訓練、尤其鼓勵男性參與服務。 8.開發大專生志願服務團隊、培養服務價值觀。 9.鼓勵企業與機構策略合作、建立服務新形象。 10.提升自我學習培訓的能力、設置人才資料庫。 11.資訊化管理平台、提升問題反映處理的能力。 12.如何讓經驗傳承、規劃資深志工之培訓計畫。 13.經驗與智慧結合、規劃常青志工之培訓計畫。
  • Item
    倡議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為例
    (2007) 徐秉琦; Hus Ping-Chi
      近年來國內外非營利組織數量大幅成長,且對於公共議題的影響力日增,促使人們更加重視非營利組織的精華功能──議題倡導。在各類非營利組織中,倡議型非營利組織即以議題倡導、影響政策為組織目標,然而由於其組織目標與社會運動色彩,存在著組織經營管理的特殊挑戰。但以既有文獻觀察,不僅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論缺乏對倡議型組織的關注,有關社會運動和非營利組織的研究領域亦缺乏交集。   因此本研究界定為探索性研究,採取個案研究法,選擇在國內倡議型非營利組織中具代表性的消基會為研究對象,試圖達到以下研究目的:透過了解消基會此一倡議型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現況,歸納消基會經營管理之特性;探討消基會在經營管理的各面向中所遭遇的問題和困難,並歸納及尋找提升消基會管理成效及改善當前困難的對策與看法;歸納研究結論與建議,提供倡議型非營利組織及消基會改善經營管理,以及學術界用以建構倡議型非營利組織經營管理理論之參考。為達上述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係採取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法,透過深度訪談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蒐集資料。   透過文獻與研究發現的對話,本研究獲得以下結論: 一、消基會組織特性:(1)身為非營利組織之普遍性:消基會在專業人員主導、市場作用難以評估、組織的產出為服務性質、組織的資源限制、組織的政治性等方面有強烈的傾向。(2)身為倡議型非營利組織之特殊性:消基會具備必須承受來自於其對抗之權力團體甚至服務對象的壓力、當政策的影響力愈大時,愈具備公共財的特性、議題的生命與組織的生命及動能息息相關、社會上扮演的角色隨著社會民主化的程度而改變等組織特性。(3)身為消保倡議組織的特殊性:在服務對象方面,其服務對象為社會角色而非身分,加上公共財的特性,更容易造成服務對象「搭便車」的行為。 二、消基會之經營管理特性:(1)組織之核心意識型態具備公益性質,且能獲得組織內外的認同,是發展的基石;(2)建立具有公共財特性的組織是經營的根本思維;(3)專業人士的理念領導是管理之主要型態,著重彈性與應變、人員自我管理;(4)符合「正當性」、「公共利益」、「公正性」、「值得信賴性」及「及時性」的倡議主張、策略與行動是建立責信的關鍵;(5)倡議的核心競爭力來自於確立基本倡議策略、建立業務價值鏈。 三、消基會之經營管理問題及困境:(1)公共財特性與組織自我維持的兩難;(2)專業至上、理念領導的隱憂;(3)媒體資源運用的迷思。   最後,結合文獻資料、受訪者的意見及本研究結論,分別針於消基會及倡議型非營利組織之經營管理提出相關參考建議。
  • Item
    臺北縣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現況與問題之研究
    (2007) 張介立
    世界各先進國家對特殊弱勢族群與其文化均有保護政策。臺灣客家族群向來都較為弱勢,尤其在大環境多元社會文化互動消長變動下,客家族群文化正面臨著快速消失的危機;為了挽救客家族群文化消失危機,客家有識之士希望凝聚客家精英與政府的力量,極力爭取政府設立客家專責機構,以司掌振興客家傳統文化、肩負延續客家文化命脈,開創客家新契機的使命。臺北縣政府甫於2005年1月在文化局下成立二級單位之客家事務課,又在客家各NPO推動下正規劃成立縣府一級單位;NPO推動力除政策考量外,是否也在推動客家事務與客家文化有所表現?因此,本研究旨在:(一)為瞭解臺北縣推動客家文化活動之客家社會團體的基本結構、組織型態與任務功能。(二)瞭解臺北縣之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及其活動方式。(三)探討臺北縣之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資源整合情形。(四)探討臺北縣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活動所遭遇之問題。(五)研究結果作為相關單位輔導客家社會團體之參考。本研究除將蒐集相關文獻,進行NPO性質、理念和客家文化內涵之探討,並採普查方式,對臺北縣推動客家文化之客家社會團體進行問卷調查及以SPSS進行資料描述性統計分析與討論,探討客家社會團體推動客家文化情形,與所面臨之困難問題及處理模式,建議有關單位規劃文化政策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