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教育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

本系大學部學士班,奉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取消分組招生,自99學年度起 ,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以培養社教機構、文化事業、非營利組織之專案管理、行銷公關、人力資源發展、方案規劃、導覽解說和社會倡議之人才為主。

這一年,我們一起探索社會教育……  

歷史沿革

社會教育學系成立於民國44年,是全國唯一以社會教育為名,培養社會教育專業人才的科系,曾分為新聞、圖書館(圖書資訊)、社會事業(社會工作)三組教學。

74學年度成立碩士班,基本目標是為培養社會教育與文化建設所需之行政人員、專業人才與研究人員,以及社會教育專業師資之養成。

84學年度成立博士班,宗旨為研究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以培養社會教育學術研究及行政管理之高級人才。

此外,為滿足社會教育人員專業發展與終身學習之需求,於89學年度開辦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學位在職專班。

為因應時代變遷與學術分化,原新聞組、圖書資訊學組、社會工作組等三組,分別於民國86年成立「大眾傳播研究所」、民國91年成立「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民國94年成立「社會工作研究所」後,乃進行系所整合作業,並研擬計畫書,呈報教育部核定,自96學年度起大學部學士班不再分組招生教學。

研究所碩士班則自97學年度起分「成人與繼續教育組」及「社會與文化事業組」兩組招生,藉以深化社會教育研究。

目前設有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以及碩士學位在職專班,各班別形成統整一貫化發展。

自我定位

為配合本校從專門師資培育朝向綜合型大學演變之發展定位,社會教育學系已申請並奉教育部核准,自99學年度起調整為非中等學校師資培育學系,未來的發展將不再局限於正規學校體系。因此,乃綜合世界潮流與社會需求,將社會教育學系之發展定位為:「針對學習型社會及跨族群文化發展所需,進行有關規劃終身學習活動、經營社教文化事業之研究,並培養學生具備相關之能力。」同時兼顧理論研究與實務教學,加強與業界的合作,以培養具有「社會關懷、文化創新、生活充實、教育推廣」之理念的社會教育人才為目標。

教育目標

社會教育學系遵循校、院之教育目標,以及本系之自我定位,訂定本系之教育目標為:培養兼具「人文關懷、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內涵,於社教文化事業或第三部門等領域,具備企劃、行銷、公關與經營等核心能力之人才。並以掌握社會脈動與全人理解、終身教育政策與行政、不同族群學習特性與方案設計、社教機構經營與行銷、研究方法與媒體製作、社區發展與地方文化創意產業等等為學習核心。

核心能力
冀由培育學生核心能力,以達成前述教育目標。各班別之核心能力如下:

學士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培養學習方案與文化活動之企劃、設計、發展和評析能力。
2.傳播媒體策略運用能力。
培養影像媒體製作、書寫報導企劃,以及新聞媒體資源整合能力。
3.社會文化事業推展能力。
培養社會和文化現象研究,以及方案設計和整合傳播行銷能力。
4.組織永續經營發展能力。
培養組織優劣勢分析能力、學習型組織推展能力和跨組織策略聯盟能力。
碩博班核心能力:
1.成人創新學習規劃能力。
2.社教文化事業經營能力。
3.社會教育專題研究能力。
碩士在職專班核心能力:
1.社會教育理論應用能力。
2.社會教育實務創新能力。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社會企業推廣永續時尚之研究
    (2021) 黃千容; Huang, Chien-Jung
    快速時尚講求衣服便宜,穿完就可以扔掉的情況下,伴隨著製造過程中的汙染,乃至於產生資源浪費,讓地球承受更多的壓力。然而,快速時尚為主流的情況下,卻有一些社會企業以強調永續時尚為理念,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永續時尚下的產品,以環保取向為主,不論是產品製造過程、設計風格、消費形態等,都以降低環境負擔、倡導永續發展為目的。基此,本研究目的揀選四研究案例,了解個案對象推動方式、過程及遇到之問題,研究方法以深度訪談方式,了解個案對象及行銷方式。 研究結果發現永續時尚概念在臺灣目前受到少數人關注,尚在起步階段,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臺灣有各類型永續時尚的社會企業,其產品都各有擁護者,把永續時尚觀念透過各種管道傳達給民眾,但社會企業能夠持續營運下去是非常重要的,由於生產成本較高會反映在售價上面,在銷售產品上面確實會遇到困難,其原因就是人工成本高和手工製成,沒辦法量產,價格無法降低。最後建議以不同的行銷方式、提升自身社會企業知名度或者利用社會企業相互合作的方式推廣永續時尚,若是越來越多社會企業投入,加入社會企業的行列,推動的力量更大,使越來越多人關注這個議題認識。
  • Item
    社會投資國家對臺灣社會企業政策形成之影響:歷史制度理論觀點
    (2021) 林昀彤; Lin, Yun Tung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社會福利國家逐漸無法有效地因應其帶來的新社會風險(new social risk),而為解決日趨複雜的社會與環境問題,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此種混合社會與經濟雙重目標的組織型態便成為解決之道,財務運用相對非營利組織更具自主性,而與此同時兼顧了社會使命。進入21世紀後我國逐漸發展社會企業相關政策,但鮮為有人知道這樣的概念,直至2014年行政院核定「社會企業行動方案」才逐漸被知曉,在2018年核定「社會創新行動方案」延續相同概念。本研究蒐集政策方案、相關專書、學術期刊、碩博士論文、報章雜誌以及政府資料,並檢閱社會企業、社會投資及歷史制度理論,試圖從中找尋到我國社會企業形成的脈絡,具體研究目的:探討社會企業政策之制度變遷歷程;探討社會投資國家對於社會企業形成歷程之影響;依據研究發現,對於臺灣社會企業未來發展政策提出政策建議。本次透過次級文件分析法分析相關研究資料,與政府部門、中介投資者以及社會企業家進行深度訪談的逐字稿分析,發現制度與政策標的不盡相同,前後政策是漸進式的政策模式,而改革主要力量來自關鍵節點中的行動策略者因素,政權的輪替是制度變革的主要因素,而不論何種方案施行,對於社會企業來說,兩行動方案的影響不大,大多數的社會企業仍專注於自己的事業。
  • Item
    女性領導途徑:社會企業家精神的觀點
    (2020) 蔡穎欣; Tsai, Ying-Hsin
    臺灣於解嚴開啟了非營利部門的發展機會,自由化的浪潮也讓非營利組織逐漸開始提供社會福利服務,以解決社會上的各種需求。九零年代受到強烈天災重創,非營利部門面臨著政府預算與私人捐款銳減雙重影響,資源侷限之下,非營利組織開始思考其他資源創收管道。師法企業的運作方式,也讓各界對於非營利組織能否維繫其使命產生各種質疑。 女性投入非營利領域工作具有其淵源,女性與整體社會的發展產生出相輔相成的關係。本研究目的在於探究,女性領導者在引領組織朝向社會企業的路途中,女性領導者的性別特質以及促進領導的機會與障礙;再者,女性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所採取的領導行為對於組織的影響,進而析論女性領導者之領導能否免除使命漂移疑慮。 本研究結果發現,非營利組織中的女性領導者兼具雙重性別特質;家庭與專業網絡的支持成為女性領導者的重要支持系統,業師與榜樣帶給女性領導者的影響成為運作組織的重要根基。女性領導者仍然需要面臨性別刻板印象以及家庭工作平衡的雙重困境。與組織內部的關係,採取雙向領導模式,包括以領導者為中心的魅力型領導以及以組織成員為中心的僕人式領導。與組織外部的關係同時可為組織引進資源,更能讓組織之目標與理念從中傳遞至社會大眾,女性領導者所持有的社會資本成為關鍵要素;對外的倡議行為成為組織示現理念的重要管道。依據研究結果與結論,針對女性領導者途徑,本研究建議應強化女性領導者跨性別特質以消弭性別刻板印象、增強女性領導者支持系統;與組織內部關係,應依情境調整女性領導者之領導模式,並且規劃組織女性成員的領導養成訓練;與外部關係,應鞏固結合型及橋接型社會資本,倡議策略應採取個體與組織兩大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