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教學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9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資優之「質」:資源班實施雙重特殊需求學生課程之經驗與省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16-09-??) 吳哲良; 蕭秋娟; 蕭媺妮; Che-Liang Wu; Chiu-Chuan Hsiao; Mei-Ni Hsiao本文旨自資源班教師針對雙重特殊需求學生實施課程的實際經驗出發,取徑行動研究方法,探討資源班教師如何運用多元資源,並與資優教育教師合作,協作雙重特殊教育教學之歷程,並針對雙重特殊需求學生教學輔導,進行討論並提出建議。願予面臨相同處境的實務工作者參考,更盼教育界的共鳴,共同投入開發與支持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的適性課程,發掘學生們的優異質地!Item 文化回應的檳榔防制教學之行動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5-06-??) 李雪菱; Shiue-Ling Lee在此研究進行之前,國內外未曾有文化回應的檳榔防制教學研究。為了探究主流檳榔防制教育的難題,並發展回應檳榔栽種區文化的檳榔防制教學,本研究在行動研究的循環歷程中,傾聽檳榔栽種區小學三、四年級學童的生活經驗與受教經驗、進行田野工作,並促成了兒童社區劇場、巡迴演出及社區耆老座談。學校教育應是提升學童文化資本、促成學童階級向上流動的途徑,然而,主流檳榔防制教育較為單面向地傳輸健康風險與污名化的論述,可能使學童在食用檳榔前多一層阻嚇力,卻不足以讓學童在豐富的生活經驗中解套。研究發現,檳榔栽種區低家庭資本的學童,易受環境與同儕示範影響而陷入「身不由己」的兒童貧窮處境;然而,家長的身教言教有助於學童擁有說出「我長大不會嚼檳榔」的自信。此外,忽視學童文化差異易造成學童的學習阻礙,否認學童家庭社會資本也易使學童產生異化感。本研究結合並反思主流檳榔防制教材,回應學童文化的教學行動包括:在理解與陪伴中提昇學童學校文化資本以間接帶動學童家庭文化資本,以及,善用同儕力量,肯認並提升學童家庭社會資本等。Item 以結構式探究教學促進國小學生了解證據和從事論證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4-12-??) 董又愷; 林樹聲; Yu-Kai Tung; and Shu-Sheng Lin本研究旨在應用結構式探究教學促進國小學生了解證據和從事論證,同時也探究此一教學實踐上的問題與解決之道。研究採行動研究,以研究者任教的四年級三名學生為對象。授課主題為「交通工具、時間的測量」兩個單元,教學時間歷經兩個月,每週三節課。收集的資料包括「證據概念問卷、論證問卷、學習心得單、半結構式訪談資料、課堂師生對話、教師日誌」等。研究結果顯示:三位學生在教學後對「證據從何而來、證據呈現的形式、如何評估證據的信、效度、利用證據作論證」,皆有更多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遭遇到的問題包括學生「不知道收集的資料可作為證據、不知道如何判斷證據的強弱、不知道如何利用證據證成論點」等。針對這些問題,研究者查閱資料、與指導教授討論後,修正教學。在之後的教學中,教師就不斷地提醒學生有說服力的解釋包含「證據」、「主張」和「理由」,並引導學生「說清楚」自己提出的解釋,藉此訓練學生「提出證據」及「證成論點」,學生的問題因而獲得改善和解決。Item 論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一些問題(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1-12-??) 潘世尊; Thie-Tzuen Pan近十幾年來,行動研究在國內教育領域之發展,甚為迅速;然而,學術期刊論文的審查者,可能以其他研究取向之規準來評估行動研究,長此以往,將不利於行動研究、教育實務及教育學之發展。因此,筆者試著針對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上的一些問題,加以探究。首先,簡要說明行動研究之內涵,以做為分析與討論之基礎;其次,分從「品質」與「價值」這兩個向度,闡明若干有關行動研究論文審查之參考項目與應注意事項。在品質部分,筆者探究的焦點與結果攸關行動研究之「研究活動的內容」與「研究報告的形式」之評估;在價值部分,則涉及「學術」與「應用」價值之檢視。最後,筆者建議學者們在審查行動研究論文時,需對其精神與特質有所瞭解,且不宜堅持運用植基於其他研究取向之評估標準,方能儘量避免偏誤的產生。Item 用網路資源進行5E探究教學之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 2011-03-??) 楊子瑩; 高千惠; 林凱胤; 余安順; 楊秀停; 王國華本文以網路資源在七年級生物單元進行科學探究教學,主要目的在探討與了解利用網路資源實施探究教學之實施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成效。作者採用行動研究,對任教的個案班級30位學生進行探究教學。研究者採取5E探究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單元為「植物如何獲得養分」、「植物體內物質的運輸」、「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三單元之教學,配合運用科學教育網 (http://science.edu.tw) 中「植物的營養與運輸」、「循環系統」進行網路資源融入探究教學。資料收集包含研究者之教學反思日誌、課室觀察之錄影(音)資料、晤談學生的記錄以及學習成就測驗、電腦輔助教學環境態度調查表等。研究結果顯示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探究教學時主要面臨的困難包括資訊設備使用的限制、學生缺乏電腦和探究學習技能及利用資訊學習的經驗。學生經由教學後,學習成就前、後測結果達顯著差異。在電腦輔助教學學習環境態度方面,在「學習動機」達顯著差異,而在電腦焦慮、電腦喜好、學習習慣未達顯著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