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與教學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29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國小人員情緒地理的研究:以校長為焦點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4-12-??) 林明地; 梁金都; Ming-Dih Lin; Chin-Tu Liang
    本研究主要從情緒地理的觀點,透過參與觀察和訪談的方式,蒐集「旭日國小」成員在六項關鍵事件中互動過程的資料,以分析校長和成員之間的情緒距離形式和關係,並獲致了以下重要的結論。1. 校長和成員主要呈現道德、個人、政治、專業等的距離形式和關係,較少出現社會文化和物理距離的形式和關係。2. 校長和成員在教學事務上易於發展道德和專業距離的關係,而在行政運作上則是個人和道德與政治距離的關係。3. 校長和主任大致有接近的道德距離開係,惟與教師則有比較接近的專業和個人距離關係。4.誰的責任、建立處理原則、堅持自己立場、以對話發展共識等是構成校長和成員道德距離的主要內涵。5. 關心成員需求、忽視工作負荷、採取親切的作為、幽默的人格特質等是校長和成員之間個人距離的影響因素。6. 彈性調整的作為、審慎的權力運作、尊重教師實務的態度等是拉近校長和成員政治距離的處理原則。7. 重視教師的專業自主性、校長的支援和成員的參與、提供對話的空間等方法,有助於縮短校長和成員之間的專業距離。8. 校長和成員各種情緒距離的關係,約略有著相互影響的特質。
  • Item
    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之作為分析
    (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0-03-??) 林明地; Ming-Dih Lin
    本研究分析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作為及校長個人在此任務所扮演的角色,並以「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三個方向剖析其運用情況。以22位某縣立國民中學校長為研究參與者,採內容分析法分析這些校長針對上述議題所提供的書面資料,主要研究發現為:首先,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直接影響作為主要包括政策措施、高度期望、以身作則,以及直接指導;其次,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間接影響作為主要從組織桔構、人力資源、微觀政治學,以及文化象徵意義著手;第三,就整體與個別而言,國中校長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的作為主要採用間接影響模式來達成任務;第四,部分園中校長未採用直接影響作為提升課程品質及師生教與學成效。最後,本文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重視校長發揮直接與間接影響力之領導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