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41

本系設置於民國35年,招收國文系及國文專修科學生各一班。48年國文系增為兩班,50年增為三班,60年增為四班,至今不變。國文專修科則時辦時停,今已停辦。

民國47年,開辦夜間部,招收四年制(含實習一年)國文師資專修班1班。50年招收六年制(含實習一年)國文系學生。52年又改招五年制國文系學生,逐年增班,至60年每年級各4班,共20班,直至67年全校夜間部奉令停止招收高中畢業生為止。

又自53年起,接受行政院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委託,代辦國文專修科1班,至63年,擴充為4班。64年起改為四年制國文系,招收2班。66年停止招生,69年7月,完全停辦。

研究所設置於民國45年,招收碩士班學生5名,其後名額遞增。46年設置博士班。4年後第一位博士生羅錦堂先生獲文學博士學位。是為國內所培養的第一位文學博士。

80年,國文系與國文研究所合併為一,統由系主任主持全系事務。合併之前,歷任系主任為張同光先生、何容先生、高鴻縉先生、潘重規先生、程發軔先生、李曰剛先生、周何先生、李鍌先生、黃錦鋐先生。歷任所長為高明先生、林尹先生。合併以後歷任系主任為王熙元先生、邱燮友先生、賴明德先生、蔡宗陽先生、傅武光先生、陳麗桂女士、王開府先生、顏瑞芳先生、高秋鳳女士、鍾宗憲先生,現為許俊雅女士。

本系自104學年度起學士班縮減為3班,目前學士班一至四年級各3班,共12班,學生523人。碩士班各年級共112人,博士班各年級共72人。進修部設有國文教學碩士班,分夜間班及暑期班,另有在職國文碩士專班,共177人。總計全系學生共884人。另設國文輔系及雙主修共2班112人,不計在內。

教職員工部分,講師以上專任教師42人(教授29人,副教授9人、助理教授2人、講師2人),助教8人,工友1人。兼任教師9人。

News

系所網址:http://ch.ntnu.edu.tw/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水滸傳》的忠義論述
    (2020) 陳啟華; Chen, Chi-Hua
    《水滸傳》的思想歷來討論眾多,然至今未有定論,而小說以「忠義」為名,代表解讀「忠義」實為掌握小說意涵的重要關鍵,本論文透由文本之分析來探討故事負載的意義以及其背後的象徵,盼透過分析《水滸傳》中「忠義」表現,進而理解小說以「忠義」為名的更深層意義。 本研究分五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蒐集並分析文獻資料,從中整理出本文研究的價值與意義,且談及本文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二章分析《水滸傳》中的「忠」論述。首先先整理傳統文化中的「忠」觀,再以此就《水滸傳》中「忠」的意涵表現分析,最後探究《水滸傳》中「忠」論述反映的矛盾與衝突。第三章分析《水滸傳》中的「義」論。先整理傳統文化中「義」的意涵,再針對《水滸傳》中「義」的意涵表現討論,最後探究《水滸傳》中「義」論述反映的衝突與矛盾。第四章分析《水滸傳》中的「忠義」論述。首先先整理傳統文化中的「忠義」觀,再以此就《水滸傳》中「忠義」的意涵表現分析,最後探究《水滸傳》中「忠義」的矛盾與衝突。第五章結論則統整前幾章的研究成果,歸結出《水滸傳》的忠義論述的意義性,以「忠」內在的矛盾,「義」本質的衝突,以及「仕者死,隱者生」的反差,道出儒家的限制,對政治體制的批判,並寄予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