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9
本校社會教育學系創立於民國44年,因應社會發展需要而設「圖書館組」、
「新聞組」及「社會事業組」等三組。為使教育內涵符合社會變遷趨勢之需求,於民國61年將「社會事業組」更名為「社會工作組」,於民國86年分組招生。隨著時代變遷及因應專精化需求,原隸屬於社教系的「新聞組」與「圖書館組」,陸續獨立成立研究所。繼兩所之後,考量專業發展必要性,於民國94年本所與社會教育學系分離,成立獨立研究所(碩士班)。
為因應二十一世紀高齡化、少子化、多元家庭發展趨勢,及全球化形成跨國人口流動與資訊科技工業發展,對生活經驗與價值觀的衝擊,導致許多社會議題如:兒童保護、婚姻暴力、移民與移工、酒藥癮、新貧階級、失業、長期照護、及災難不斷衍生。加上我國政治民主化及公民社會建構,使得社會大眾對人權與社會福利權高度關注,更隨著各項社會福利法案立法通過與福利服務方案推動,導致對社會工作專業人力需求激增。為因應台灣社會變遷與社會福利之需求,培育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並與國際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接軌,本所於民國94年8月1日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仍隸屬於「教育學院」。由於本所教育目標並非以師資培育為主,且專業屬性與教育學院不同;隨著校務發展規劃,於民國98年改隸屬於新成立之「社會科學學院」(簡稱「社科院」)。由於「社科院」僅三所,規模小不利競爭。為強化校際競爭力,經校務會議通過,本院於民國103年與「國際與僑教學院」整併,更名為「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
本所成立僅十三年。自成立以來,規劃之教育目標與發展進程,經多次微幅調整,但未有大變動。近程發展目標,主要是因應社會發展之需求,建構完整之教育訓練課程,並結合多元實務工作領域,強化社會工作專業知能之訓練,培育「家庭與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目標。中長程發展目標,強調透過跨國學習與學術交流,培育學生具備國際視野和多元文化素養與能力,向下扎根,尋求發展社會工作學系的可能。
本所中長期發展目標有四:
一、培育以家庭與社會工作領域為主之專業社會工作人才。
二、整合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方法,提升專業社會工作素養。
三、加強學術與實務的交流與互動,充實專業社會工作研發。
四、強化國際學術與研究機構的交流,建構全球化與在地化專業社會工作視野。
News
Browse
Search Results
Item 高齡者穩定就業之經驗初探(2019) 王俐甯; Wang, Li-Ning本研究係由六位「六十五歲以上且達穩定就業達三個月以上之高齡受雇者」作為研究對象,分別為三位男性、三位女性,進行深度訪談,瞭解高齡者穩定就業者之經驗,以及探討其經濟安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網絡、困境與建議這五層面的情形,研究發現如下: 壹、高齡者的穩定就業經驗過程 一、職業情形:高齡者從事的職業內容與過去大致相同,並且擁有專業相比非專業者在薪資與升遷上較佳。 二、就業情形:高齡者的就業原因涉及個人(生理、心理、經濟)與制度層面,職務再設計與在職訓練對於高齡者能夠穩定就業有所幫助。 三、退休情形:優退制度方案會吸引提早退休,且退休後再就業的年齡以 65歲之前居多,而擁有專業相比非專業者於退休後更容易轉換工作,目前高齡者會依體能狀況來評估將來要退休的年齡。 貳、高齡穩定就業者各層面的情形 一、經濟安全:固定的工作收入對家庭有經濟需求、退休金為一次給付性的高齡穩定就業者來說,比較有保障和經濟安全感。 二、生理健康:高齡穩定就業者皆有良好的健康狀態,並且可以藉由工作來保持身體的活動。 三、心理健康:高齡穩定就業者偶爾會因家庭、工作、政治的事情而有一些負面情緒,但他們會透過正向態度、休閒娛樂、工作活動、人際互動來保持心情愉快,並且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面對工作上的困境。 四、社會網絡:高齡穩定就業者尋職的人脈多來自職場,並且可自職場上得到工具性、情緒性、資訊性的支持,至於下班後也會參加其它的活動,並且女性多於男性。 五、困境與建議:高齡者有求職困難、勞動條件不佳、任用年齡限制的問題,建議高齡就業者要先自我評估身體狀況、培養多方面的知識專長、評估勞動條件是否合宜;建議雇主要與高齡就業者建立良好溝通、消除年齡歧視、安排合適工作;建議政府放寬年齡限制、創造友善老人的職場環境。Item 孤「新」社工初入職場尋求專業協助之經驗初探(2019) 吳婷雅; Wu, Ting-Ya本研究主旨在理解「孤新社工(無社工督導協助之3年以下新進社工)」於實務上的主觀經驗,探究其所處組織樣態、面臨職場困境時所運用之因應方式及前述經驗對其職涯的影響,期待能針對孤新社工提出更為妥適之協助機制及建議,用以提升其專業能力、社工價值認同、降低職場壓力及職場疲匱之風險,創建正向循環的福利服務環境。此研究使用質性研究,利用深度訪談及利益取樣的方式訪問六位社工年資不滿3年的孤新社工,再依訪談逐字稿做質性資料分析。 研究發現包含:一、「孤」與「新」的特質造成孤新社工的雙重困境,孤新社工同新進社工會遭遇自我效能低、角色壓力高、內外部工作不滿意及工作壓力大等況,然其於職場內因無社工督導協助,又內部直屬主管及同事多非社工背景的狀態下,獨自面對挑戰更顯孤獨與艱難,單位內部無正式化溝通管道及權力位階之不平等,也間接影響孤新社工針對其不合理之勞動條件不敢詢問;二、孤新社工求助管道慣於透過非正式與正式支持系統、自我學習、網際網路搜尋及靈性追尋等四個方向求助;三、面對職涯選擇,壓倒孤新社工的最後一根稻草為勞動條件,薪資過低及始終看不見改善的勞動狀況讓孤新社工最終選擇離開。 最終,依據上述發現,研究者分別針對孤新社工、學校單位、社福機構及專業團體提供建議,並針對未來相關研究提供建議。Item 社區永續發展的新機會?—從社區工作觀點探討社區生態旅遊的推動(2019) 邱子誠; Ciou, Zih-Cheng台灣的社區發展已由最初的硬體工程建設,轉向邁入軟硬兼施的社區營造工作。可隨著經濟開發所伴隨而來的環境惡化議題,國際間已將「永續發展」列為重要討論項目,社區生態旅遊在被大力推廣之下,也成為社區永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但究竟社區推動生態旅遊的成果如何?又對當地帶來了何種影響與改變?是否又有助於社區的永續發展?卻仍較少人進行論述。 本研究主要利用深度訪談,透過5位曾參與社區生態旅遊推動的工作者,瞭解推動社區生態旅遊後對在地社區產生之影響。並進一步從工作者身上瞭解其推動動機、歷程、困境與解決策略等,期許能為日後的工作者帶來參考。 而根據本研究發現,目前推動社區生態旅遊之社區,在經濟面上的確可為社區帶來額外收入,並使居民共享經濟利益。但卻仍無法成為穩定獲利的社區產業。在社會面上則可達到增加居民認同與凝聚,提升居民參與並且傳承社區在地文化。而在環境面上,雖可改善社區環境與風景,提升居民對環境意識,但推動過程中也可能會打擾生態。 因此可以看出,雖然社區已逐漸將在地經濟、社會及環境等議題共同納入考量,但由於社區自身在經濟上尚無法達到永續,且尚未能夠影響社區多數人共同參與,在模式上也難達到最初政策之預期,故離社區永續的最終目標,仍有一段道路。Item 收養社工參與媒合配對過程經驗之研究(2019) 楊淨淯; Yang, Jing-Yu臺灣收養服務在法律制度及專業服務上針對兒童權益的保護已有大幅進展,為避免私下收養的弊端,制訂無血緣關係之收養必須透過合法收出養媒合機構提供媒合服務,顯見國內收養機構及社工在媒合服務的重要性;故透過收養社工參與媒合配對過程的經驗,以探討臺灣收養媒合服務的現況與困境,並提供實務及制度面的建議。本究採用質性研究,以立意取樣及滾雪球取樣邀請11位從事4年以上之收養媒合服務的工作者參與深度訪談。 研究結果:一、媒合配對機制:國內收養機構的媒合配對機制主要採取團隊或主管決策的媒合方法,並提供特殊需求的收養兒童有多元的媒合機會,但最終媒合配對的決策權仍在服務對象的收養意願。二、社工在媒合配對的考量:社工會針對收養及出養期待、收養家庭現況、收養人及收養兒童的特質、外貌或主觀偏好進行媒合適配性的評估,再考量機構理念對於媒合配對優先順序做初篩決策;社工為媒合服務的協調者及決策者。三、媒合配對的困境與兩難:社工方面受限於專業服務能力不足及多重角色的衝突;機構方面是因跨機構間服務流程的差異及機構間具競爭關係;制度方面則因收養制度使得機構間及收養人的關係緊張、主管機構支持不足、名不副實的媒合服務平台、收養家庭福利支持不足等等;另外,社工在媒合配對過程的兩難為:等待的停損點沒有標準、華人文化與兒童福利觀點的妥協等等。 研究建議:一、實務層面:提供社工專業評估訓練、提升媒合決策專業性、儘早擴大搜尋收養家庭的機會及製作收養人或收養兒童的個人資料表,增加收養媒合的方法。二、制度層面:促進收養媒合服務平台的使用、改善收養服務費用制度及提供更多收養家庭的福利支持。Item 愛滋助人經驗之初探:綜融實務觀點(2019) 張智皓; Chang, Chih-Hao儘管治療與藥物的革新,愛滋病非絕症,但感染者與疾病共處(PLWHA)的生活仍常受汙名與歧視,故仍有社會適應與功能角色的困境,而有愛滋助人者協助的必要。縱觀當前文獻,少有對愛滋助人經驗的研究情形。據此,本研究以「愛滋助人工作經驗之初探-綜融實務觀點」為題,運用質性訪談法,進行探索性研究,透過愛滋助人社群推薦以滾雪球法立意招募7位受訪者。運用綜融實務觀點的分析,形成本研究結論。 在文獻探討,本論文摘要簡介Kirst-Ashman and Hull (2017)提出的「綜融實務觀點」作為研究論述基礎。回到論文主題,由於1980年代至今愛滋治療由「世紀末黑死病」到「慢性病」下,現今感染者使用助人服務的狀況,從「在醫院老死」到「在社區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愛滋助人樣貌。本論文先從「概述我國愛滋助人工作」文獻探討近20年來愛滋助人工作的發展,再以「愛滋助人工作的困境與挑戰」進行文獻探討,最後,為了解當前現有文獻情形,本論文在「愛滋助人工作文獻探討」中共整理4篇與愛滋助人者有關的文獻摘要介紹。 本論文研究結論,分別有「促使成為愛滋助人者的原因」、「愛滋助人工作的實務挑戰」、「愛滋助人實務挑戰的因應策略」、「因應愛滋實務挑戰的考量」、「愛滋助人者的實務建議」。 為與綜融實務觀點進行對話,亦論有「本論文與綜融實務觀點的呼應與啟發」,更周延本論文與理論之間的關係與反思。為提供後續學術研究參考,本論文末以「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作結。Item 臺灣地區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狀況與影響因素之探討(2013) 莊婷婷本研究目的旨在瞭解:(一)老年人之休閒活動參與狀況。(二)老年人在休閒參與與否、休閒參與類型以及休閒活動類型數上是否有社會階層化之現象。(三)影響老年人在參與「觀賞類」、「個人嗜好類」、「運動健身類」、以及「社交類」四種休閒參與類型之因素。(四)期待根據相關研究結果提出適切性的服務,做為推動老年人參與休閒活動之參考。 本研究採用次級資料分析,以2007年所進行的「高齡社會的來臨:為2025年的台灣社會規劃之整合研究─不同世代對於老年生活的需求、服務提供以及價值偏好之調查研究」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以年滿65歲的老年人為研究對象。依據本研究目的,以描述性分析、二元迴歸分析以及階層迴歸檢驗之。 研究結果如下: 壹、研究結果發現有將近九成的老年人有參與休閒活動。 貳、老年人的休閒參與與否會受到個人變項中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的影響,而扣除「看電視、聽收/錄音機」後,老年人的休閒參與與否會受到婚姻狀況、宗教信仰、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會開(騎)車之影響。 參、觀賞類不會受到個人變項、社經地位變項以及社區環境變項的影響,但扣除「看電視、聽收/錄音機」後,觀賞類中的「觀賞音樂劇或歌劇(含歌仔戲、平劇)等」會受到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地區的影響。 肆、個人嗜好類會受到婚姻狀況、自評健康狀況、體能狀況、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的影響。 伍、運動健身類會受到居住安排、憂鬱程度以及教育程度的影響。 陸、社交類會受到宗教信仰、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的影響。 柒、在參與類型數上,發現自評健康狀況、體能狀況、憂鬱程度、非正式社會支持程度、教育程度以及是否會開(騎)車會影響老年人在休閒類型數的參與狀況。Item 我在社會工作教育裡擺盪、現身與尋根(2014) 陳柏蓁; Po-Chen,Chen「擠壓」、「擺渡」是我進入研究所這幾年所辨識出的生存姿態,在意識啟蒙之初所感受到排山倒海而來地壓抑,使我發現在社會工作教育的場域內要說出自己的話、對社會工作助人的理念,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 我鬼鬼祟祟地在腦海裡進行一場戰鬥,為的是要抵抗社會工作教育所建立在我身上的建構,我曾所相信助人是好的、證照是優越的、以及專家姿態伴隨權力運作帶來社工的優秀,在研究所期間進行一場自己對付自己的行辯之旅。然而面對自我之社會工作教育解構又重新建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經歷「切割」、「洗」,至嚮往 「重生」,原以為答案在遠方,卻在進入生命經驗皺褶敘說時,才瞥見原來生命自己會說話,面對強烈的專業建制破壞人性關懷與互助之本然存在,更看見了社會工作教育是一場暴力與泡毒,使我失去語言與我全人之存在。 在失語許久後,重新練習發聲,散亂地書寫是對於專業格式規訓的抵抗。故事約以三個主軸鋪陳:我的成長故事、助人教育養成的故事,以及真心的我穿梭於狹縫之間,藉心之眼看見助人訓練之脅迫,同時也望見內在慾望的深淵,吞吐出一個多元軸線交雜的我。 面對專業建制的同時,是凝望自己心裡的幽靈,不求超脫、只求每一次看懂一些,從困惑中重新找尋力量。也在飄蕩之時,遇見尋路友伴,重返助人之心是立於個人,發生於人我之間,試圖不再制度裡找答案,而在我和我們的世界裡重新形塑著世界,從制度裡從新解放自己。Item 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之初探(2013) 陳姿廷; Chen, Zih ting實務工作中,常看見精神障礙者的照顧者為父母、配偶、子女,隨著個案生命延續與家庭生命週期改變,特別是個案單身、未有子女、父母照顧能量不足時,精神障礙者健康手足扮演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實務工作與學術領域對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的研究不足,缺乏對此照顧者的了解。 本研究目的:一、了解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如何在家庭中協商出來。二、整理中年精神障礙者手足的照顧經驗。 本研究是質性研究,採深入訪談方式,透過一對一面談,獲取當事人的觀點,詮釋自己的照顧與生命經驗。本研究經過某醫學中心IRB審核與機構同意後開始研究,收案時間為2013年02-04月,受訪者來源來自某醫院中心、社區復健中心、康復之家、自助團體中的精障者健康手足,共12位。會談時間為一到兩個小時,全程錄音,事後分析逐字稿,進行概念化整理。 研究發現,受訪者會擔任受訪者的原因,係家庭系統的改變,九位受訪者是照顧責任的轉移,如父母照顧能量不足、過世,進而呈現「主動」或「被動」進入照顧系統中;有三位受訪者在生病手足生病開始,已經是照顧者的角色,依個人特質、長者手足與多手足進行主題討論。健康手足擔任照顧者的角色,其照顧經驗整理可分出三大類,提供生病手足就醫陪伴、生活照顧、心理感受,特別是配偶態度的影響甚大。最後邀請受訪者比較「父母照顧」與「手足照顧」經驗之差異。 精神障礙者手足照顧經驗有其特殊性,建議實務工作者可重視與傾聽手足的聲音,邀請手足加入照顧計畫或病情討論,尊重手足面對原生家庭與婚姻家庭中的選擇;建議政府單位或社福團體應重視不同族群的照顧者特性與需求,提供不一樣的服務與照顧,減輕手足照顧的壓力。Item 潛水鐘與蝴蝶:尋找遺失的社會工作拼圖(2014) 莊勝堯; Jhuang,Sheng-Yao我是一位在助人專業中迷失的學習者,而這是一篇關於找尋的故事。故事起源於我在實習中所面臨到的挫折,面對服務使用者而一無是處的我,從助人的美好想像中重重的往下摔落,我感受到社會工作專業與自身經驗的斷裂,也對社會工作感到困惑。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社會工作,卻發現自己成為資本主義中的爪牙,這種憤怒漸漸滿溢而找不到出口。我因此試著以自我敘說的研究方法,釐清我社會工作的認同,重新建構屬於自己的社會工作圖像,也希望透過故事的細緻紋理,紀錄非本科系社工學生對於社會工作的體認,留下不同於主流觀點的論述,甚至進而招喚那些對於故事有所感觸的助人學習者們,一同犁出一條舒適的小徑。 我在書寫時,慢慢從生命經驗中耙梳,來回反思我社會工作認同的形塑過程,從中也結合批判社會工作的觀點,將後現代與後結構理論導向實務上的探索。漸漸地,我的情緒找到了出口,也尋覓到我在社會工作中暫時的舒適位置,這樣的一篇論文是作為解放與抵抗的力量。解放之處在於,我在書寫過程不斷試圖剝除黏貼在我身上的各式認同,以發展出更具主體性的自我以及社會工作知識,讓我從桎梏的社工枷鎖中得以適度伸展。而透過自我故事的敘說,我要抵抗的則是權威、實證典範以及主流社會工作的論述。 這是一篇關於我,以及找路的論文,我從故事的書寫中感受到力量的流竄,我是一個沒有實務經驗的社工學習者,但此時此刻的我被記錄下來,代表了社會工作中一種異質的聲音。書寫只是一個開端,我期待未來能夠引起接續的行動,這是一篇未完的論文,但留白的結局,卻也蘊含著更多開創的可能。Item 社工的幸福劇本~初探台灣社工人員的職場幸福感(2014) 莊惠絜本研究目的在於以正向積極的觀點,藉由探討社工人員職場幸福感的發展歷程與經驗中,了解社工人員的優勢與長處如何在多元化與全球化的服務環境生態下,協助自身在付出專業知能與生命時,能兼顧服務品質、管理效率與個人身心平衡與健康;以及如何在工作付出中獲得幸福感,進而歸納出提升社工人員職場幸福感的因素並提出相關建議。基於此,本研究以質性深度訪談的方式,共邀請10位資深社工人員與主管受訪。最後,本研究獲致的結論如下: 一、 社工人員對職場幸福感的詮釋 社工人員在投入參與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優勢與長處,學習與開發潛能,進而滿足到個人的需求,獲得成就感與價值感。雖然,和其他專業或機構間工作人員福利的差異而產生些微的失落感,但未對整體幸福感有多大的影響力,且在工作中與他人互動的正向外顯行為與表徵符號皆會引起他們正向的情緒感受,透過有目的性的社會互動,與他人互相了解與溝通,建立品質良好的關係,進而在工作中產生職場幸福感。 二、 社工人員職場幸福感的發展階段 社工人員在實務工作場域中,如何建構其幸福感或者讓自己過更幸福的職場生活,從研究結果發現主要分成四個階段:幸福無感期、初嚐幸福期、幸福波動期、幸福昇華期。 三、 職場幸福感對社工人員的意義 擁有職場幸福感讓社工人員覺得特別重要,而且具有正向的意義。從研究結果發現職場幸福感代表個人在工作上有隸屬的自我肯定,有品質的關係連結,有方向的潛能發展,與讓他們在工作、生活上走更長遠的路。此外,擁有職場幸福感會促進工作效能、增進專業承諾、發展幸福生涯、建立優勢資源、營造正向工作情境。 四、 提升職場幸福感的因素 社工人員在不友善的整體工作環境下仍然有幸福滋味的產生,可從個人優勢長處、完善組織制度、友善工作環境、展現專業良善四個層面了解。 五、 提升職場幸福感的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論,分別針對社工人員、機構組織、政府制度與未來研究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