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學童母親運動行為之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06-??) 呂昌明; 郭曉文; 王淑芳; 林旭龍; 李碧霞
    本研究驗證跨理論模式對了解運動行為的有用性及在控制潛在的干擾因子,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知覺運動障礙分別與運動階段的關聯性。以臺北市國小學 童母親為對象,採分層集束抽樣方法進行抽樣,最後取得有效樣本611人。研究對象被歸類為不同的運動階段後,控制其人口學的差異,以比較三個社會心理變 項。樣本的平均年齡為38.7歲,在運動階段的分類上有7.9%的人為無意圖期、26.9%的人為意圖期、48.1%的人為準備期、6.6%的人為行動 期、10.5%的人為維持期。在運動自我效能、知覺運動利益及運動決策權衡的量表上,無意圖期的學童母親得分最低,維持期的學童母親得分最高;但在知覺運 動障礙上則相反。不同的運動階段,在整體的社會心理變項(p<.001)及個別的社會心理變項(p<.001)上皆有顯著差異存在。各社會心 理變項之解釋變異量從6%~20%。這些發現支持跨理論模式的有用性,並提供教育者作為發展不同的運動階段介入以促進身體活動之參考。
  • Item
    大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長期追蹤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3-06-??) 黃淑貞; 洪文綺
    本研究旨在探討大學生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之長期關係,並探討維持運動行為之因素。以82學年度就讀於某國立大學學生研究母郡體,分層系統抽樣537份,採 自填問卷收集兩次相關資料,初次施測在82年12月,兩週後(83年1月)進行再測,並於85年4月至5月間進行追蹤調查,追蹤時間為兩年半,共計回收有 效問卷444份,以長期觀察追蹤。 所收集資料以頻率分布、平均值、標準差等描述性統計及、t檢定( t test)、配對t檢定(paired-t test)、相關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共變數分析(analysis of covariance; ANCOVA)等統計方式進行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運動行為方面,僅只有30%的個案有達到每週3次,每次運動20分鐘的標準;男生在運動方面的頻率及時間均顯著高於女生,在追蹤測量時,有 規律運動者不論男生、女生或整體樣本均有比率上升的現象。但考慮運動強度與時間之乘積後,發現運動行為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漸減。在排除性別因素後,體型認 並非是影響運動行為的因素。就男女生分別分析,男性學生較滿意自我體型,而其運動行為不受到體型滿意度的影響。女生方面在追蹤測量的運動行為表現,明顯受 到體型滿意度的影響,且為維持自己理想體而持續做運動。性別、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間有交互作用。 建議未來教育應針對性別及身體意象的差異,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以增進適度的運動行為。藉由本研究的發現,作為日後研究身體意象影響運動行為的參考。
  • Item
    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相關性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6-06-??) 賴香如; 李碧霞; 吳德敏; 趙國欣; 呂昌明; 卓俊辰; 蔡雅惠; 陳美昭
    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台北市國中生自尊、身體意象與運動行為現況,以及其間的關係。研究母群為九十三學年度就讀台北市公立國中七、八年級學生,採多階段分層隨 機抽樣,抽出六行政區12所學校,48班學生,採結構式問卷為工具收集資料,有效樣本1,343名,回收率為99.41%。所得資料以t檢定、卡方檢定、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等方法進行分析。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一、研究對象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屬中間偏正向;男生身體自專高於女生;而女生社會自尊高於男生。七年級的身體自尊高於八年級。BMI過輕者 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專和社會自尊均高於正常者及過重者。 二、研究對象的身體意象呈現中間偏正向,男生外表適應低於女生,其餘六因素約顯著高於女生。 三、研究對象中44.5%從事規律運動,且男生高於女生,七年級高於八年級。 四、除了女生之外表適應與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無關外,男、女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社會自專與身體意象均呈正相關。 五、不論男、女,規律運動者的整體自尊、身體自尊與社會自尊皆高於無規律運動者。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其身體自尊和社會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經常與 他人一起運動的女生之身體自尊高於獨自運動者。 六、有規律運動者的身體意象較無規律運動者高;經常與他人一起運動的男生除了健康評價,其餘身體意象六因素均高於獨自運動者。
  • Item
    肥胖學童對運動及提升運動的看法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7-06-??) 李碧霞; 周雨樺; 賴香如
    本研究旨在了解運動階段為準備期之肥胖學童的運動經驗和觀點,以及其對提升運動的看法。以臺北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童共441名為研究對象,以運動階段量表及 配合年齡、性別的BMI值,篩選處於準備期的肥胖學童參與焦點團體訪談,共有20名符合條件,最後有17名(男生10人、女生7人)參與兩場焦點團體訪 談。結果發現這群學生能夠從運動中體察一些變化,包括身體反應與改變、心理感受與改變、社會感受與改變、主動關切運動、運動的多元體驗等。可以讓肥胖學童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個體自我改變和尋求運動社會支持。建議重視這群學童的運動感受和提升運動的看法,以協助培養規律運動行為。
  • Item
    家庭因素和學業表現對我國國小學童視力保健與運動行為之影響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淑貞; 洪文綺; 陳曉玟
    近視與運動量不足是目前臺灣地區國小學童所面臨嚴重的健康問題。本研究的目的是為瞭解並探討學業表和家庭因素對於國小中、高年級學童視力保健與運動行為之 影響。研究者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並使用開性問蒐集本土性的健康行為項目。問卷經由專家麥度以及信度考驗,及預試後定稿。民國91年9月至11月正式施測。 研究者以分層叢集抽樣抽出臺灣地區5800名3至6年級學童作答,回收率達83.21%,為4826份。資料以迴歸(Multiple Regression)分析學童之學業表現和家庭因素和此兩種行為之相關情形。研究木發現,學童視力保健行為和運動行為呈現正相關。在視力保健行為方面具 有預測力的因素是:學童自覺成績表現、學童對自己的學業期望、家長本身的視力保健行為與家長對於其子女視力保健行為的督促程度。而在運動行為方面具有預測 力的因素是:學童自覺成績表現、學童對自己的學業期望、家長本身的運動行為與觮長對於其子女的運動行為的督促程度。本數據研究結果,應強學童的視力保健與 運動行為,鼓勵學童在看完電視後應該休息,下課時間會到操場運動,此外,增加父母對於視力保健與運動的認識,除期望督促其子女的健康行為外,也應增強本身 的健康行為。
  • Item
    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研究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林旭龍; 呂昌明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驗證跨理論模式中之改變階段模式應用到身體活動時,能否區別不同運動階段之研究其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研究對象係以國內大學女生73名經簽 署同意書之大學女生自願者為對象,在填寫由Marcus and Simkin (1993)所發之運動階段量表後,經研究者加以確認其所屬之運動階段。每位研究對象均配戴TriTrac-R3D三度空間加器連續一週,以每分鐘記錄三 度空間最大向量及身體活動量作為分析之數據。 研究結果顯示研究對象平均每天之身體活動量為1811.95kcal,標準差為175.31kcal(無意圖期1731.49 kcal±138.13 kcal;意圖期1732.42 kcal±139.63 kcal;準備期1761.32 kcal±94.39 kcal;行動期1977.32 kcal±189.21 kcal;維持期1909.28 kcal±174.76kcal)以單日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及薛費氏事後考驗(Sceheffe’s Post Hoc)分析結果,證實跨理論模式中之改變階模式具有良好之效度,可區別不同運動階段之研究對象其身體活動量之差異。經此驗證結果,改變階段模式可用於身 體活動有關之健康科學或運動科學領域之研究
  • Item
    青少女運動行為探討
    (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5-06-??) 黃淑貞; 洪文綺; 劉翠薇; 李秋娓
    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女運動行為的現況以及影響因素,以跨理論模式為主要架構,進行焦點團體訪談,並探討跨理論模式中各變項對其運動行為的情形。以臺北地區 兩所國立大學一年級女學生為對象,於民國九十二年十月至十一月間在A校及B校分別進行三場焦點團體訪談,場參與為大學一年級女學生約15名,共計有100 人參與訪談。訪談後,將每場焦點團體對話錄音肉容轉錄成逐字稿,依討論主題訂出分類標題,策此發展分類架構。再依字句意義予以編碼,進行內容分析,歸納出 資料中的概念、主題與類型,藉以整理訪談對象的意見與論述。訪談內容經反覆詳細討論而加以歸類,兩個編碼者的內 容一致性達0.91。青少女運動行為歸納出經驗、知及行為面向。青少女對於有益身體健康的運動行為定義認知,仍有待加強;受訪者是否從事運動與其參與運動 的感覺、過去運動經驗、興趣及學校活動要求有關。造成青少女不運動的主要的障礙因素,可分成生理性、心理性、社會性與跑境等層面,其中又以心理性障礙如: 懶惰、怕曬黑或流汗、擔心形象受損,最令青少女困擾,成為不運動的主因。對於跨理論模式的驗證上,八個階段改變方法在此次焦點團體中有提及,值得再進一步 探討其應用。研究者針對研究發提出多項建議與未來研究方向,並以本研究作為發展介入資料庫的參考。
  • Item
    臺灣北部三所國立大學一年級女生運動分期行為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6-10-??) 黃淑貞; 洪文綺; 劉翠薇; 李秋娓
    本研究旨在比較不同運動分期青少女在社會心理變項及改變方法的差異。以臺北三所大學一年級女生為對象,共發出695 份問卷,回收686 份(回收率為 98.7%)。以頻率分佈、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進行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準備期的學生最多,其次為行動期及維持期。不同運動階段學生各變項得分有所差 異,後階段(行動期、維持期)學生各項得分顯著較前階段(無意圖期、意圖期)者有利於身體活動。自我效能顯著預測所有階段的身體活動。後階段身體活動的顯 著預測因素是教師支持,較前階段影響因素為反制約,階段改變策略的適用性和原理論不完全符合。未來應蒐集本土性資料作更多驗證。建議在應用跨理論做運動行 為研究,可將改變階段歸併簡化,並將運動改變方法重新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