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單位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4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國中生飲酒者與未飲酒者在生活狀況上之比較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姜逸群; 黃雅文本研究利用自填式問卷進行調查,共分析了臺灣地區國中生5956人,以了解國中生的飲酒情形及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結果如下: (一)國中生的飲酒情形,每個月至少喝1-2次以上者約佔15%。並且全體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在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的意向。 (二)在飲酒者與未飲酒者之間有關生活狀況的比較,將其分成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進行檢討。結果發現飲酒者 在人際關係滿意度、生活滿意度幾乎皆較未飲酒者感到不滿意。另外,在生活態度和規則性及社會偏離感等項目上,飲酒者在飲食、睡眠上表現出較沒有規則性,並 且在身心上較易感到疲憊與陷入谷底。在社會偏離感與孤立感上,飲酒者會有想做讓父母訝異的事情、過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感覺生活單調與無聊等事情。Item 社會網絡和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0-12-??) 陳順利本研究對台東縣關山地區的學生做追蹤調查,從國小六年級追到國中一年級,針對此貫時性的資料做路徑分析,以釐清因果模型中飲酒行為的因果關係。主要發現如下: 一、影響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因果機制影響國一學生飲酒行為的因果機制是:屬社會學習論的同儕、父母親戚的飲酒行為愈多,屬理性行為論的飲酒正評價愈高,以及同屬社會學習論及理性行為論的重要他人同意飲酒愈高,則青少年的飲酒行為則愈多。整體解釋力(R2)為34%。至於影響本人飲酒態度(評價)的因素是:同儕飲酒行為愈多則正評價愈高、負評價愈低;重要他人愈同意飲酒類正評價愈高;文化休閒活動愈多則正評價愈低。其中,文化休閒活動愈多則正評價愈低,進而減少飲酒行為的影響路徑的發現,為飲酒防治工作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法。 二、造成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差異的因素 在控制了其他背景及中介變項以後,原住民學生飲酒行為比漢族學生多的現象完全消失了,原住民學生飲酒行為多可歸因於父母親戚飲酒行為較漢人多、重要他人較同意飲酒以及文化休閒活動較少,使其飲酒行為比漢族學生多 。Item 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之初探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06-??) 黃春太; 姜逸群; 黃雅文; 張寶仁本研究旨在討國中生的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與飲酒行為關係。研究對象為臺南縣二國中一、二、三年級學生,採用分層叢抽樣法,抽出21個班級的學生為樣本,有 效樣本為830人,施測時 間是九十一年十二月至九十二年一月。 結果發全體受試者的社會技巧平均得分在中上程度,女生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男生;就年級而言,一年級的社會技巧顯著高於二、三年級。依各分項來看,在人際扶 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等變項,女生顯著高於男生。在人際扶持、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 女性在學業成就顯著高於男生。男生在違規行為顯著高於女生。自尊變項,一年級顯著高於二、三年級。自我效能隨年級升高而降低,且達顯著差異。 權威行為愈差、溝通表達愈好、違規行為愈多、自我效能愈低,則愈有飲酒行為。這些變項對飲酒行為的解釋力為31.4%。 根據研究發現,建議加強國中生的社會技巧練,提升自我效能,加強自尊教育,並對有違規行為的學生加強輔導,以減低飲酒行為。對於未研究方向,建議繼續探討 社會技巧、個人能力變項內涵,並針對不同地區的國中生進行研究。Item 臺灣地區國中生飲酒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06-??) 姜逸群; 黃雅文; 黃春太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調查國中生酒行為,同時探討社會心理學因素、環境因素與飲酒行為之關係。以臺灣地區國中生為母群體,以二階段分層抽樣法進行抽樣,以班級 為單位,利用自填式結構問卷進行資料收集,共得有效樣本5956名。本研究重要結果如下: 1.國中生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以上者佔15.3%;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18.4%,女生有12.1%,男生喝酒情形 顯著較女生為高。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13.8%,二年級有15.6%,三年級有16.3%,飲酒行為有隨年級而增加之 趨勢,且三年級喝酒情形顯著高於一、二年級,二年級亦顯著高於一年級。 2.國中生未來六個月內有飲酒意圖者佔24.8%;以性別來看時,每個月少喝酒1-2次的學生,男生有28.6%,女生有20.7%,未來六個月內有可能 飲酒,男生飲酒意圖顯著高於女生。以年級來看時,每個月至少喝酒1-2次的學生,一年級有22.3%,二年級有23.4%,三年有28.7%,未來六個月 內有可能飲酒,三年級飲酒意圖顯著高於一、二年級。 3.影響飲酒行為因素的探討發現:與同學相比自己覺得較有偏差行為、對偏差行為的忍受程度愈高、自己對同儕壓力的感受性愈強、自我效能愈低、父母對孩子的 關心與鼓勵愈少、對父母管教的遵從度愈低、自己與同儕對飲酒行為的贊同愈高、同儕飲酒行為愈多、父母飲酒行為愈高、父母對子女飲酒的態度愈開放者,則愈有 飲酒行為。Item 影響臺灣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2-12-??) 葉美玉; 黃松元; 林世華; 姜逸群過去阿美族青少年的問題飲酒行為,心理社會因素之外,涵化被認為是主要因素之一。晚近的研究發現,阿美族是臺灣原住民族群涵化最深的一支族群,相較於布農 族、泰雅族與排灣族,也是問題飲酒嚴重性較低的群。本研究旨在以209位阿美族青少年為研究對象,利用結構方程式分析阿美族青少年飲酒行為的心理社會模 式,結果發現直接影響阿美族青少年問題飲酒的主因,包括同儕飲酒行為、父母情感依附、自我效能。至於涵化概念、父母飲酒行為與自我心皆非直接的影響因素。